第 132 章(1 / 1)

无限虐杀进化 一江秋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看了一眼小龙女,哈哈笑道:“杨兄弟,我祝你们白头偕老,福寿绵长。”

杨过一愣,和小龙女对视一眼,心中涌出一阵感激。

试想一下,当天下人都反对你们的婚事的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支持你,你心中对此人该是何等样的感激。

他对林亦一抱拳:“林兄弟,日后若有什么需要我杨过帮忙的,尽管开口!”

小龙女则对林亦道:“我和过儿都会感激你的。”

林亦向杨过和小龙女点点头,二人又深深地看了林亦一眼,随后在天下英雄那又是鄙夷,又是愤怒的目光之中,缓步离去。

他们二人一走,天下英雄又将目光移到林亦身上。

在他们看来,杨龙二人的行为,无异于***,现在林亦公然支持他们,这让他们很难理解。

郭靖被杨过气得面色铁青,对林亦的语气也不怎么客气了:“林兄弟,这事明明是过儿错了,你还要支持他,这不是害了过儿吗?”

郭芙本就心中不服林亦,此时抓住机会,指着林亦道:“杨过师徒做出这等禽兽之事,你还要支持他们。依我看,他们不是傻了便是疯了,你也不是傻了便是疯了。”

众人也都以质问的目光看着林亦。

林亦刚刚也只是诚心祝福杨龙二人,却不料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

但林亦可是活过一百多年的人,这一点场面还难不倒他。

被天下英雄质问的目光看着,林亦哈哈大笑,缓步下台。

一边向门外走去,一边朗声吟道:

“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诗已吟毕,他也出了庄子,翻身上了那匹瘦马。

在夕阳之下,悠然而去。

端的如世外高人一般。

在林亦脑海之中,系统的声音传来:

“这个逼装的,我给你满分!”

……

陆家庄之内,上千名英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虽然林亦刚刚做出的事让他们疑惑又有些愤怒,但对林亦的神机妙算,和林亦离去时的高人风范,他们都是惊奇不已。

猴子道:“林兄弟小小年纪,却这般神机妙算,当真奇人也。”

郭靖冷声道:“能力再强,武艺再高,行为不正,却让人不齿。”

黄蓉道:“不然,我看这林兄弟神机妙算,行为奇特,将来定有一番作为。”

正文 144 大诗人

林亦吟诗一首,仰天大笑,出门而去。

他知道,接下来杨龙二人就要迎来第二次分别了。

他得指点指点杨过。

然后就准备收拾一下,去绝情谷了。

因为下一次杨龙二人见面,正是在绝情谷。

不过他走了没有几步,后面却有人叫道:

“林兄弟留步!”

林亦收住马缰,回转头来。

就见一人追出庄子,原来是朱子柳。

林亦道:“朱大哥,找我有事?”

原本以林亦的年纪,是要称呼朱子柳叔叔的。

但因为刚刚那些人都叫他“林兄弟”,所以他也顺嘴叫朱子柳大哥了。

只见朱子柳显得很急切,拿出一杆毛笔,和一张纸来,问林亦道:“林兄弟,你刚刚念的那首诗,让人听了便豪气顿生,热血沸腾。我自问读尽天下书,却从见过这首诗。敢问这诗名为何,出自何处?”

林亦明白了。

这朱子柳不光酷爱写字,更爱读书吟诗。

在射雕之中,他和黄蓉文斗时,便可见一斑。

刚刚听到自己那几句诗,不跟上来问才怪了。

这首诗,是唐伯虎最著名的一首诗,名为《桃花庵歌》。

唐伯虎是明朝人,此时才是宋代,朱子柳自然没听过。

林亦想了想,笑道:“此诗并非出自哪本书,也非他人所作,乃是小弟拙作《桃花庵歌》。”

“咝——”

朱子柳不禁惊讶道:“林兄弟年纪轻轻,诗文中却有这样的豪情,真不过乃奇人也。”

林亦见朱子柳喜欢诗词歌赋,又擅长书法,绰号“天南第一书法家”。

他不禁心中一动,道:“我刚刚念的其实只是后面几句。”

“哦?还有前句?林兄弟可否吟来?”

此时英雄大会已散,那一千多人陆续出了庄子,有些人见朱子柳和林亦说话,便围了过来。不一时便围了三五十人。

虽然有这么多人围着,林亦却从容自若。

他清了清嗓,缓缓开口: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势,

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

彼何碌碌我何闲。

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在场的众人大多都不通文墨,自然不知道这首诗好与不好。

但有几个通得文墨的人,却都是一愣,随后细细体味此诗的意境。

片刻之后,有人眼睛一亮:“妙!妙啊!”

“此诗大妙!”

朱子柳更是双目闪着光亮,惊喜道:“好诗!林兄弟,好诗啊!有隐世高人的恬淡,又有状若疯癫的高傲。看似洒脱不羁,却又透出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意味。好诗啊!”

朱子柳这么一说,其他那些懂诗文的人,也都品出味来。

“此诗绝对是上等之作。”

“自李唐来,诗作佳篇迭出。到了我大宋,文士重词而轻诗,故而少有诗坛佳作。林兄弟这首诗,绝对是难得的佳作!”

朱子柳则直接低头书写起来。

虽然纸张铺在马背上,但写起来竟然毫无滞涩之感。

不到片刻,一副绝佳的书法作品便问世了。

林亦虽然只学书法一个月,但也看出这篇诗写得又似癫狂,又似恬淡,和诗的意境韵味相当契合。

引得周围众人一致称赞。

“这样的书法才配得上这样的诗。这样的诗只能用这样的书法书写。”

“诗亦绝妙,书亦绝妙,今天真是让我大饱眼福啊。”

林亦赞道:“朱大哥号称天南第一书法家,果然名不虚传。我要是能学得一星半点,就心满意足了。”

“林兄弟要学,我当倾囊相授。不如我们就留在这里,切磋诗书如何?”

林亦等的就是这句。

于是二人就留在庄上,每日探讨诗书。

林亦将自己知道的元明清的那些诗歌,逐日念给朱子柳。

实在不会了,就偷偷去出租屋里的电脑查一查——说来也怪,在任何位面,里面的电脑都是可以上网的。

朱子柳对林亦的诗歌造诣大为佩服。

同时他将他的书法技巧也教给林亦。

林亦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都十分惊人,有朱子柳这样的名师指点,进步相当之快。

朱子柳对林亦书法的天赋也是大为赞叹。

与此同时,因为那首《桃花庵歌》,林亦的诗名也传了出去。

天下英雄都知道江湖上有这么一号人物,人称“林兄弟”,诗算双绝。

林亦和朱子柳就在庄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