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庙前,永世不得翻身吗”看到w辅臣坐在自己面前之后,石磊替他到了一杯茶之后,就抢先开口说道,虽然石磊说话的语气并不是多么的严厉,可话语中那种正义的感觉,却让w辅臣辩解不出一句话,甚至,原本他想要开口指责石磊的那些话语,也被石磊给说的说不出来了。
看到w辅臣那哑口无言,满脸涨红的样子,石磊心中顿时又是一阵大乐,这也是石磊的一个计策,那就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面,这也是后世谈判学上面最重要的办法,想当年两党谈判的时候,我党就是利用这个办法,辩驳的对付无法开口,从而得到了天下民心士气。
当然了,如果石磊这个办法对付的是一些老狐狸,老油条一样的官僚的话,恐怕已经根本就没有用处了,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大义,都是狗屁,跟他们自己的好处比起来,都不算什么,可w辅臣却不同,对于来说,他现在还年轻,是年轻人就还是有血性的,任何时代,年轻人就是朝气跟骨气的代名词。
所以,虽然w辅臣感觉自己有千般理由,可面对石磊的指责,他却半天没有话说,要知道,对于他来说,自己身为汉人,却帮助满清人对付自己的同胞,抵抗朝廷大军,那就是不忠不孝,对于这个时候的人来说,你可以没有学问,也可以落落无为,可你却不能不知道礼义廉耻,如果连礼义廉耻都不知道的人,那是要被社会给排斥出去的。
虽然被石磊辩驳的半天无话可说,可w辅臣毕竟也不是一般人,所以最后他终于开口说道“石大人的话,让王某非常惭愧,虽然王某也知道有些事情,做出来是辱没祖宗的事情,可王某既然已经做了,那么就不后悔,并且,王某也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无言以对江东父老,所以只有以死谢罪,从而来洗刷自己的耻辱,只是王某却放不下洪洞城中那数万将士,这些将士乃是无辜之人,他们的一切都是王某所命,所以,王某希望石大人大人有大量,放过这些将士。”
听完w辅臣的话之后,石磊顿时就是一愣,他怎么也想不到,w辅臣居然是抱着必死之心来的,而这却根本就不是石磊想要的,他废了这么大的劲,就是想要招降w辅臣,从而为自己收拢人才,如果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w辅臣死去,他做这一切还有何意义。
“怎么,王将军想要一死了之,这真是让石某大开眼界呀,原本石某以为王将军是一代豪杰,所以才想要见见你,却没有想到,王将军居然是这么一个懦夫,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却不知道加以补救,反倒想要用死亡来逃避,看来,石某真的是看错你了,既然你想死,那么就走吧,省的在这里污了石某的眼睛。”石磊装作义愤填膺的开口说道。
果然,石磊这番跟打耳光一样的话一说,哪怕w辅臣性格在软,可身为军人,身上的血性还是有的,顿时猛地从椅子上面站起来,怒目圆瞪的看着石磊说道“王某一心敬佩石大人,却没有想到石大人居然如此污蔑王某,既然如此,王某就此告辞。”
看到怒气冲冲的想要转身离开的w辅臣,石磊心中顿时一乐,可脸上还是一副鄙夷的神情说道“话不投机半句多,既然王将军愿意背负着汉奸卖国贼的骂名从而遗臭万年,那么石某也就没有什么跟你多说的了,好走,不送。”
石磊的话一说完,刚刚转身的w辅臣,顿时停下了脚步,缓缓的转过身,脸上赤红的喘着粗气,这是他强忍怒气的结果。“石大人以为王某原因这样吗,可王某确毫无办法,当年投降满清,那是义父下令,王某身为属下,只能听令行事,而后帮助八大家组建军队抵抗明军,乃是为了家族存续,王某也想向石大人这样,驰骋沙场,驱除鞑子,扬我汗人天威,可事实如此,王某又能够怎么办,事到如今,就算王某真的想要洗刷往日的耻辱,可也已经来不及了。”
“不晚,一点都不晚,王将军应该听说过一句话,叫做朝闻道夕死足矣,只要王将军真的愿意弃暗投明,洗刷往日的耻辱,绝对能够做到,更加重要的是,现在国家动乱,异族横行,正是需要向王将军这样的人为国效力的时候,王将军又何必如此悲观呢”看到w辅臣此时的样子,石磊知道,关键时候终于到了,能不能顺利招降w辅臣,就看这一下了。
听完石磊的话之后,w辅臣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原本就是聪明人的他,很快就明白了石磊话中的含义,说实话,对于陕西明军他是没有什么抵抗的,毕竟两军交战,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战斗,而他原本之所以想要自杀,那是心中感到对于八大家的愧疚之情,可当他真的将民族大义跟愧疚之情放在一起的时候,孰轻孰重就清晰无比了,更加重要的是,刚才石磊的一番话也点燃了他心中那原本深藏的雄心壮志,想明白了这些之后,一时间他禁不住的愣在了原地,半天没有动一下。
303南京城破
快,快,快点,将这些金银细软都给朕装好,一点都不要留,否则的话,朕诛你九族,还有你们,都站在这里做什么,等死吗,还不快点帮忙,难道你们等着看那些满清鞑子攻进来吗“
南京紫禁城中,此时是一片慌乱,原本应该祥和,庄严的皇宫大院里面,现在却是一副末日来到的场景,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女,纷纷匆忙的跑来跑去,在穿着龙袍,看起来像是一座肉山的永历皇帝朱由菘的命令下,将所有看起来珍贵的东西,全部装进一个个硕大的木箱里面。
无怪他会如此紧张,自从黄得功战死,淮南城失守之后,满清大军就浩浩荡荡的向着南京飞奔而来,一路之上,因为受限制于地形的原因,从而行军缓慢,可经过半个月的行军之后,也到达了南京城外,幸好,对于这一切,内阁首辅马士英早有预见,提前将周围城池的驻军全部召集到了南京城中,虽然这些士兵多是一些无能的乌合之众,可毕竟从人数上面看起来还是颇为壮观的。
在加上南京城中还是有几个有见识的老将的,如此一来,才勉强守住了南京城,保证他暂时不陷落,可这也仅仅权宜之计,面对强大的满清大军,如果没有援军或者别的意外的情况发生的话,那么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