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的话,我一定会照顾他们的,这些您就不要担心了,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安心休养,长命百岁,好让儿子多孝敬您几年。”
看着逐渐远去的马车,石磊扭头向一边的柱子问道“柱子,我让你查的那个姑娘,你查出什么结果了吗”
对于朱薇媞,石磊的心中从来没有忘记,只是,一直碍于两人的关系,他一直没有机会询问朱薇媞的家世,而后,在他离开北京后,就委托留守北京的柱子调查朱薇媞的身份,可惜,这么长时间,却没有一点线索,怎么能够不让他感到失望。
听到石磊的话,柱子顿时有些为难,要知道,在方骏驰走后,就将北京城的一切都留给了柱子,而有了这一切,石磊吩咐的许多事情,他都能够顺利做好,可唯独这一件事情,却让他非常为难,虽然找一个人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姑娘就像是天上的仙女一般,这次长时间,他差不多已经将整个北京城给翻过来了,也还是没有一点线索。
看到神情暗淡的柱子,石磊就知道是什么结果了,虽然心中失望,可他也不能够因为这个就责备柱子,毕竟这种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完全是一个看运气的事情,现在找不到,也只能说他们之间有缘无分了。
希望这次重新回到北京城,能够在见到你,我要告诉你,我曾经许下的诺言,已经初见效果了。
不得不说,牛金星这个人,虽然自身毛病不少,可也确实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在他的推荐下,李自成用杜勋,杜之予等有一定地位的大太监,偷偷前往北京城中,然后这些太监利用自身的地位所了解的事情,或收买,或威胁,短短几天时间,居然让大半京营的将领,投降大顺军。
原本因为去年那场瘟疫而造成重大损失的京城三大营,在大部分将领投敌的情况下,很快就在大顺军的强势打击下,土崩瓦解,大部分士兵不是被杀就是投降,二十多万的京营三大营,连一天也没有坚持住,就彻底撤销消失于天地间。
当消息传开后,原本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李自成大军无法打破北京城的人,彻底心思了,许多大明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或者荣华富华,在大顺军还没有进入北京城之前,就已经提前做好了欢迎的标语,用以迎接大顺军,甚至许多投机取巧之辈,悄悄前往大顺军营投诚,热烈程度,用门庭若市来形容也毫不过分。
求收藏,求推荐,过年了,能够回家的朋友,都速速回家吧,看看父母,看看长辈,过一个团圆热闹的大年。
第一百三十四章北京城破
当北京城中,无数官员暗中投奔大顺军的时候,崇祯皇帝还坐在紫禁城里面,幻想着无数勤王大军,蜂拥而来,打破叛军的围攻,解救他跟大明江山于危难之时。
城外的大顺军,在解决了大部分京营士兵后,快速的向着皇城而来,当崇祯皇帝,听着城外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的喊杀声,打斗声的是时候,心中隐隐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
在这种心思的影响下,当他迅速的跑到皇城的城墙上的时候,下面那恐惧的情况,让他瞬间眼前就是一黑,差点昏过去,要不是身边的王承恩眼疾手快,他早就倒在地上了。
就看到他原本以为根本就攻不破的北京城,现在已经城门大开,而沿途,除了少数官兵能够抵抗之外,剩下的大多数明军,不是狼狈逃窜,就是俯首投降,面对如此情况,崇祯又如何不感到痛苦,悲凉。
清醒过来的崇祯,疯狂的敲着报警的铜钟,可惜无论铜钟发出怎样的声响,也掩盖不了那冲天的喊声,更加没有一个士兵,大臣前来救援。
看到如此悲凉的一幕,崇祯无奈的扬天怒喊道“内外诸臣误我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天意如此,人力又能奈何”
一番哭嚎,崇祯帝慢慢的向回走去,一路之上,一边捶胸顿足,痛哭失声,一边缓缓前行,一时间,一个亡国之君的悲凉心情显露无疑。
当崇祯皇帝写完了人生第五份罪己诏之后,天光已经大亮,此时已经到了第十八日清晨,虽然坐在皇宫深处,可那喊杀声已经清晰可闻,仿佛就在耳边,看着手中的罪己诏,崇祯静静的等待着灭亡的一刻。
“陛下,快快想法逃出去吧,内城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守城都督李国祯已经带着守城的官兵逃得无影无踪了,锦衣卫也已经死伤大半。”当崇祯皇帝还沉浸在幻想中的时候,一个大太监匆忙从外面跑了进来。
听到大太监的话,崇祯皇帝,神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对于这一切,他早就有所了解,对于那些欺上瞒下,为了利益而不惜泯灭一切人性的官员,崇祯早就已经看透了。
“逃,现在这种情况,朕又能够逃到哪里呢,再说了,我大明江山绵延两百多载,到了朕的手上,虽然辛苦十七年,却无德无能,导致天下大乱,现在逆贼已经攻破京城,朕即使逃走,将来又有何面目面对天下百姓,列祖列宗,算了,就这样吧,当年,成祖建都北京城,就是希望天子守国门,今日国将不国,朕这个天子也不如一身相殉,好了,承恩,准备一下,朕要到宴请众位爱妃,以答谢她们这些年的厚意。”崇祯帝像是突然间看开了一样。
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周皇后,袁贵妃以及长平公主朱薇媞,太子朱慈烺等妻儿,崇祯心中一阵心酸,端起一杯酒,仰头一口喝完后说道“朕自从登基之后,为了国事,甚少于你们一起吃饭,没想到到了现在这种时刻,老天还能给朕这么一个机会,也算对我朱由校不薄了,这是朕最后一顿饭,也是你们最后一顿饭,因为朕无能,导致你们受此耻辱,朕愧对你们,也对不起天下无数百姓,这些帐,朕也只能够等到下辈子来还了。”
原本就心中惊惧异常的众人,听到崇祯皇帝的话,更加惊恐,再也忍不住的纷纷啼哭起来。
看到这些啼哭的妇人,崇祯帝无奈的摇摇头,随即,转身旁边的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照,定王朱慈炯拉到身边,看到最大才十三岁的幼子,崇祯帝心中更是一阵悲哀,可事到如今,他也毫无办法,只能抚摸着他们的脸蛋,然后悲愤的说道“皇儿们,你们要记住,今天是我们大明朝的耻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