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伴读(1 / 1)

大将军的小娇娘 坤仪 3578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251章 伴读

  元梧紧跟着道:“二姐姐心里实则也不想姐夫那么快便纳妾的吧,不试试看又怎知不可能,宫里的御医医术是最好的,暂且先别急着下定论。”

  顿了顿,她又道:“即使最后仍是要纳妾,那也要纳一个对自身没有威胁的,否则,往后内宅岂还有太平的时候。”

  元蓁说的有道理,且看今日尉褍对元枚的呵护,两人之间定然是有感情的。

  元梧这番话,若是以前的她定然说不出来,倒更像是严嬷嬷的作风,是严嬷嬷教给元梧的吧。

  元蓓也道:“就是。再不济就抬了二妹夫原先的通房丫鬟,绝不能松口纳了良家女子。”

  尉褍未娶元枚之前的通房丫鬟,尉夫人为防儿子读书被左了心思,都是特意挑的面貌不出众,至多只能算是清秀之姿的丫鬟,娶了元枚之后,这两个丫鬟也只在元枚身子实是不便时才侍寝,并不得宠。

  抬了这两个丫鬟总比纳了良家女子要好。

  元枚环视了圈几个姐妹,都站在她这边为她考虑为她着想,又想自己心里确是自从知晓夫君要纳妾后便不再轻快。

  她狠了狠心,道:“好,那我便先拒绝了去,有劳姐妹们为我费心了。”

  这便是同意了她们的法子。

  元蓓就望向元蓁,道:“三妹妹哪日去提前唤上我。”

  元梧有孕就不去了,元拂嫁的是元勊欣赏的一位来京赴考的学子,如今与尉褍一般在翰林院任职,闻言就细声道:“二姐姐,我口才不好,身份气势也不够,就不去给你添乱了。”

  元拂如此,可以理解,她性子向来畏缩,且自前次杨姨娘闹出那事后,她在元蓁面前,总觉要抬不起头,再也未曾与元蓁单独待在一处,如今若不是恰好是新年团聚时节,她也不会坐在这儿。

  元枚知晓元拂的心思,她二人闺阁之时就说得来,如今各自的夫君又同在翰林院任职,来往便更多,没有多问便点头应下。

  元蓁没有多费唇舌再去劝导,她曾说过那事已过去,元枚、元理透也亲自劝过,可元拂倒是意料之外的固执,除非她自个想通,否则说再多也是白费力气罢了。

  散席后,元蓁和顾氏二人抱了早已睡下了的祯哥儿和璨璨回大房,闲话般说起此事。

  顾氏听了,叹气道:“我却是不知此事,枚姐儿也未同我说起,你二婶……唉,许是往后你二嫂和梧姐儿的孩儿出生后,她有事忙活,便会渐渐淡忘放下了吧。”

  元蓁明白,二婶彭氏因着元妊的事,始终留有心结,纵然是元妊咎由自取,可那到底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

  顾氏不知元妊失踪的真相,她紧了紧怀里外孙子祯哥儿的小兜帽,又道:“既是你二婶不管,你们姐妹便相帮一场,让枚姐儿若是需要什么药材手里头紧缺不便的,就跟府里头说一声,奉恩公府还养不起不成。”

  尉府的根基并不在京城,尉褍是留京任职后接了自己的父母来京罢了,且尉府早已不如以往,尉褍这一房的产业并不多。

  元蓁便就应下。

  母女俩走在半道,遇到了前来接妻儿的楚巽,他今夜喝了不少酒,神思却仍算清醒,先行与顾氏行了礼,这才接过元蓁怀里的璨璨。

  顾氏见状,心中甚慰,就将祯哥儿交给女儿,笑道:“夜深了,回桃夭院去吧。”

  夫妻俩目送了顾氏离去,楚巽又接过儿子,左右各抱了一个慢慢往桃夭院走。

  桃夭院一点也没变,顾氏定时有安排了下人洒扫,且一早就让人烧了地龙,就怕女儿回来时坐了冷板凳。

  将一双儿女安置妥当,夫妻俩这才回房洗漱相拥睡下。

  翌日,元蓁醒来时身畔已没了人,楚巽已是进了宫,而旁边的房里,却隐约传来女儿活泼的笑闹声,是顾氏在照看一双外孙。

  元蓓等人住了一夜便各自回了夫家,元蓁住了两夜也随楚巽回了长公主府。

  分别时刻,顾氏抱着外孙女,格外不舍,璨璨不知要回府,小胖胳膊也紧紧搂着外祖母的脖子,顾氏爱怜不已,就更舍不得了。

  “让璨璨留下吧,过两日我再给送回长公主府去。”璨璨不挑人带,还不爱哭,顾氏喜欢得紧,想必留两日不成问题。

  元蓁直哭笑不得,女儿当真是人见人爱了,特别会讨人欢心,只才三日这便让外祖母对她念念不舍。

  “娘,璨璨还小,半夜醒了不见了熟悉的人哭闹起来可要吵得您们不得安宁。”

  顾氏听了,仍是不舍,亲了下璨璨肉嘟嘟的脸蛋儿,道:“我带了你们兄妹四人,还不会哄孩子吗?”

  元蓁无奈,元勊轻咳一声,本想帮着闺女解围,可转眼见着妻子嗔怪的眼神,只得装聋作哑,女儿不宜住太久,像极了女儿的外孙女能住下也好。

  如此一想,元勊张口的话就变成了,“蓁儿你尽管放心,璨璨在这,你娘定能照顾得很好,我明日里就手书一封给亲家公,相信亲家公和长公主殿下不会见怪。”

  楚三老爷和长公主几日不见孙子孙女,也会挂念。

  元蓁没法子,望向女儿璨璨,小女娃只朝她笑得粲然,也不知是当真没有意识到即将和父母分离还是真的无所谓。

  叹了口气,只得转身离去,原本心里还盼望着女儿会舍不得她,意思意思叫唤几声,哪知直到她迈过门槛也没动静传来,情不自禁回眸瞧了眼,却见她极为牵挂的女儿早已被娘亲顾氏手里的小面糖人吸引住了注意力,根本没有望向她这儿。

  回到马车上,楚巽见着只小妻子一人上来,不由问道:“蓁蓁,璨璨呢?”

  楚巽格外疼宠璨璨,元蓁一听,内疚极了,将方才话别的经过说了遍。

  他适才先上了马车安顿祯哥儿,没成想一着不慎,竟就因此弄丢了宝贝女儿。

  元蓁握着他大掌,安慰道:“只才两日,很快便过去了,璨璨在公府里不会有事。”

  楚巽又岂是担心女儿出事,就是不舍罢了,还未离开,他已挂心不已。

  默然了会,鹰眸微凝,“韫兄是时候生个女儿了。”

  元蓁:“……”这是能说生就生的吗?

  再是不舍,楚巽也只得吩咐马车离去,谁让他拐了岳父岳母大人唯一的女儿,如今岳父岳母大人也来拐他的宝贝闺女了。

  回到长公主府,楚巽主动担下了做主让璨璨在公府多住两日的事。

  长公主不疑有他,孙女儿确是格外惹人喜爱,她平日里都能见着,顾氏却是许久才能见一面,她并不是不通人情之人。

  祯哥儿和璨璨还未如此分开过,祯哥儿显然也不习惯,平常总能听见妹妹咯咯的清脆又欢快的笑声,霎时安静下来,小脑袋转了好几次,估摸着就是在找璨璨。

  “这小子倒是比璨璨重一些,也壮实一点,平日里也不见陪璨璨玩,如今璨璨不在,倒找起来了。”楚巽抱不了女儿,改而抱儿子。

  元蓁坐在他身侧,轻轻靠在他肩头,笑道:“你是偏心璨璨,祯哥儿可乖了,每次都会回应璨璨,只是你瞧见的少罢了。”

  楚巽心中自也是疼爱自己的长子,只是女儿那般讨喜,他情不自禁就会偏向了女儿,且,在儿子面前,他要树立的是威严沉肃的威信,自是不能太过宠着他。

  元蓁到底也是挂念还小却独自在外留宿的女儿,每日里都让窦嬷嬷给女儿送东西,要不就是小玩意,要不就是她常穿的小衣裳,实则这些奉恩公府又怎会没有。

  顾氏瞧不过眼,即便不舍,在第三日的时候还是让左以伈将璨璨送回了长公主府。

  抱着久未见着的女儿,元蓁抱了就舍不得放手,璨璨小没良心的,见着元蓁只觉高兴,咯咯直笑,愣是瞧不出一丝有想念自个母亲的意思。

  祯哥儿见着妹妹回来,扒着元蓁衣摆就想往上爬,想瞧瞧妹妹,跟妹妹待一块,玹哥儿亦然,这几日他已是习惯了与小表妹一道玩,很是开心,就想黏着璨璨。

  左以伈见了,笑道:“璨璨这几日玩得很是开心,也不哭闹,就是老夫人也有几分不舍璨璨离开,你大哥道是妹妹得空就多送了璨璨回公府里住。”

  元蓁就看了眼怀中的宝贝女儿,女儿太过得人疼也是件令人烦恼的事,不由就脱口而出前几日楚巽所说的话,道:“玹哥儿快要两岁,嫂嫂和大哥何时再要孩子?”

  她娘显然盼着娇软可人的孙女儿啦。

  左以伈端丽的面容一红,神色有些赧然却并未回避此话题,道:“夫君和我并未特意不怀孩子,但这种事,许是缘份未到吧。”

  生了玹哥儿后,她的身子也调养了过来,但就是没有再次怀上,应是还未曾到时候吧。

  元蓁便安慰道:“嫂嫂不着急,我娘也不会怪你的,你瞧我和大哥不也差了好几岁。”

  左以伈明白,笑着点点头。

  稍晚些,楚巽回来见着女儿在榻上追着祯哥儿爬来爬去,心中一喜,上前将之拦抱在怀,问一旁笑看着他们父子女三人的元蓁,道:“何时回来的?”

  “上晌时候嫂嫂送回来的。”元蓁亲自浸了巾帕帮他净面擦手,问道:“宫里有事?今日晚了回府。”

  楚巽闻言,神色微顿,道:“去了一趟东宫。”复杂地看完乖乖坐在他身边的儿子,他又道:“倒不是有何大事,只太子殿下提了句,待祯哥儿长大了些,便做了皇长孙的伴读,一道在宫中读书。”

  元蓁没想到随口一问却得来这么大一个消息,甚为惊讶,继而却是黛眉微蹙,道:“祯哥儿还不满周岁呢……”

  且他们打算着往后要离开京城,又怎能让祯哥儿做了皇长孙的伴读?她不能让儿子小小年纪便与他们相隔千里!

  且世人都知晓,既做了伴读,往后几乎就是定下了是皇长孙一派,这......元蓁都不敢往下深想。

  陆璟颢此种作为,意欲为何?

  “夫君如何说的?” 元蓁着急问道。

  楚巽安抚地拍拍她手,道:“蓁蓁莫急,我只先含糊了过去,往后是如何一个情形还不好说,我又怎会贸然答应。”

  元蓁这才大大松了一口气,坐在他身边抬手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瓜,瞧着儿子酷似楚巽的点漆般的黑瞳,纯然澄澈,心中微暖,抱了儿子在她腿上,疑惑问道:“太子殿下怎地忽然提出这个主意?”

  楚巽已是帮着他办了许多事,他仍不放心吗?竟还要扯上他们的儿子,是想多个保障还是想以此为威胁?

  楚巽就道:“一来皇长孙往后定然也是要招伴读,二来许是见着咱们祯哥儿格外沉静吧,伴读除却陪着皇长孙读书习字,还要能够时刻嘱咐着皇长孙刻苦读书,能陪着皇长孙玩也能谨守伴读的职责,督促好皇长孙。”

  如此说来,祯哥儿确实是极为合适。

  只......元蓁却仍抱有一丝希望道:“孩子还小,还未定性。”

  如今又如何看得准孩子往后的性子,又岂能知晓往后会成长成如何模样。

  璨璨不知她最喜欢的娘亲爹爹为何突然就不笑了,在楚巽怀里探着身子伸了小胖手想去摸摸元蓁的脸,“啊啊”唤了两声,似安慰又似轻哄。

  “蓁蓁瞧,咱们的女儿多懂事。”

  元蓁暗暗缓和情绪,就像楚巽说的,还有时间转圜,她不要着急。

  如是想着,她便又扬起了笑靥,璨璨见了就开心地拍了小手掌,真真是父母亲的小棉袄,贴心又温暖。

  元蓁抱起儿子,又握住女儿璨璨的小手,道:“夫君可不能让咱们的儿子离开我们身边。”

  皇长孙三岁便要开蒙,虽说孩子大多都是这个岁数开蒙,但祯哥儿却是在府里头开蒙便可,进了宫伴读,只怕就要住在宫中,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府一次,那么小的孩子,她如何放心得下?

  蓁蓁极是重视一双儿女,楚巽比谁都清楚,便郑重应下,道:“蓁蓁放心,我也不会答应让儿子小小年纪便承担那些不该承担的事。”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