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3 章(1 / 1)

凤回巢 寻找失落的爱情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打算如何处置?”

昨天晚上的醒悟和反抗,仿佛给太子妃多年来的隐忍憋屈打出了缺口,言语之间也没了以前的小心翼翼,冷笑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殿下当然是要护着自己的儿子。否则,也不会急着要了她的性命!”

顾莞宁轻声道:“母妃不必生气。其实,这也是早有预料的事。于侧妃被赐死,父王已经颇为痛惜,哪里舍得再将安平郡王折进去。”

不过,这也由不得太子。

当流言铺天盖地而来,连元祐帝也惊动的时候,太子想装聋作哑也不可能了。

正说着话,太子来了。

……

“儿媳见过父王。”

顾莞宁弯腰行礼,姿势优雅好看。

不过,太子根本无心欣赏,冷着一张脸道:“顾氏,你来的正好。孤有话要问你!”

顾莞宁一脸坦然镇定:“不知父王有何事相询?”

装模作样!

太子冷哼一声:“孤有什么事要问,你岂能不知道?何必装糊涂!云墨的事,是不是你从中唆使的?”

没等顾莞宁吭声,太子妃便抢着说道:“殿下,臣妾昨天晚上就说过了,此事顾氏根本不知情。一切都是臣妾所为。殿下要怪,就怪臣妾好了。”

太子聚集了一整夜的怒气,立刻就冲着太子妃来了:“你给孤闭嘴!孤问的是顾氏,你在一旁听着,不得插言!”

太子妃上前一步,据理力争:“殿下这哪里是询问,一张口就是叱责,分明是已经下了定论。既是如此,何必还要再问。”

太子看着一脸义正辞严的太子妃,心里忽然觉得荒谬。

这还是以前那个唯唯诺诺的闵氏吗?

为何一夕之间,她就像变了个模样?神色间,竟隐隐和顾莞宁有几分相似……哼!一定是顾莞宁在背后怂恿唆使,闵氏的胆子也愈发大了起来。

再这样下去,那还了得!

简直是要反了天了!

太子沉下脸:“闵氏,孤不想和你计较。绝不是怕了你。你给孤让开!”

多年积习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彻底改过来的。

看着太子阴云密布的脸孔,太子妃头脑一滞,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身后响起顾莞宁清亮悦耳的声音:“父王既是要亲自问儿媳,母妃就稍稍让一让吧!”

太子妃下意识地让了开来。

太子:“……”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说的话竟不及顾莞宁有用了?

……

比起太子妃强自硬撑的坚强,顾莞宁就显得镇定从容多了。走上前两步,和太子相对而立。

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势,几乎瞬间就将太子压了下去:“父王为了云墨一事愤怒,质问儿媳。只是,此事儿媳之前确实不知情。”

太子吐出三个字:“孤不信。”

顾莞宁一脸遗憾:“父王不信,儿媳也没办法。”

太子:“……”

太子妃看着太子被堵得一口气上不来的脸,心中无比快意。

还是顾莞宁口舌犀利,只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堵得太子哑口无言。

是啊!反正都是上下嘴皮子一碰,毫无证据的事。相不相信,又能如何?

“事情已然至此,生气愤怒也无济于事。不如想一想,该如何收拾这个局面。”

顾莞宁从不废话,一张口就直指要害:“父王已经处死云墨,不知接下来还有何打算?”

提起处死云墨一事,太子神色漠然,毫不动容:“云墨这个贱婢,应该被千刀万剐。这样轻易地处死,简直是便宜她了。”

太子妃对云墨同样恨之入骨,闻言立刻道:“殿下应该将她交给臣妾,让她受尽酷刑而死,才能解了臣妾心头的恶气。”

云墨身受太子妃恩典,却忘恩负义,背叛主子,投向于侧妃母子,向太孙下毒。这等恶毒小人,该被凌迟处死才对。

太子妃和太子难得在一件事上意见一致,彼此对视一眼,气氛倒是和缓了不少。

“孤昨天晚上去问过阿启,他说对玉佩一事毫不知情。看来,是于侧妃为了拉拢云墨,曾经暗中许诺。”太子态度软化,也算是出言解释:“云墨这才心生误会。”

太子妃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

傻子也不能信这样的说辞啊!

太子偏偏就信了!

简直就是明晃晃地包庇安平郡王!

顾莞宁用眼神拦下了太子妃的愠怒,然后张口说道:“父王言之有理。不过,此事我们虽然知晓,到底不便四处去解释。接下来一段日子,就让二弟在院子里待着。等流言平息了再出来走动。”

第四百零七章 流言

太子没料到顾莞宁这般好说话,颇有点一拳重重击出去,却打中了棉花的感觉……太子有点难以置信地看了过去。

顾莞宁温和地说道:“儿媳想着,此事少不得要传到皇祖父耳中。以皇祖父的脾气,怕是又要动怒,对二弟生出疑心。到时候儿媳自请进宫,向皇祖父解释,免得皇祖父对二弟生出误会。不知父王意下如何?”

太子:“……”

如此通情达理,如此深明大义,如此贤良儿媳,如此宽容长嫂。

他还有什么可说的?

太子清了清嗓子,张口道:“你有这份心意就好。”

顾莞宁又微笑道:“父王还有别的吩咐吗?只要有用着儿媳之处,儿媳绝不会推脱。”

……太子抽了抽嘴角,半晌才道:“有事孤自会吩咐你。”

然后,就没话了。

枯坐了片刻,有内侍来禀报:“启禀殿下,于御史递了名帖求见。”

于御史是当朝御史大夫,也是于侧妃同父异母的胞兄。素日和太子来往颇多,太子对精明能干的于御史颇为欣赏。相较之下,太子妃的娘家兄长可就差得远了。

太子一直偏爱于侧妃母子,和于家也不无关系。

于御史亲自登门赔礼,太子当然不能不见:“请于御史到书房稍候片刻,孤很快过去。”

内侍应了一声,迅速退下。

太子也顺势起身。

太子妃领着顾莞宁一起恭送太子。

待太子离开之后,太子妃立刻看向顾莞宁:“你真打算进宫为萧启辩驳?”

顾莞宁淡淡一笑:“有何不可?”不等太子妃追问,又说道:“皇祖父最是英明,一定会看出我的‘苦衷’。”

太子妃这才会意过来,越想越觉得此计极妙,笑着说道:“不知这流言要几日才能传开。”

顾莞宁眸光一闪,悠然笑道:“母妃放心吧!不出五日,流言必定会传遍京城。”

她为何说得这般笃定?

太子妃心里一动,下意识地看了顾莞宁一眼,想问出口,却又忍住了。

……

书房里。

年约四旬蓄着短短胡须的中年男子,一脸愧色地拱手道:“于侧妃犯下这等大逆不道的罪行,死有余辜。微臣实在无颜来面见殿下。”

这个男子,自然就是于御史了。

于侧妃是庶出,容貌承袭生母,美貌娇柔。于御史却肖似其父,其貌不扬,肤色略黑。兄妹两个乍一看,几乎毫无相似之处。

相差十岁,又是嫡庶之别,兄妹之间谈不上有多少感情。如果不是于侧妃嫁给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