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9 章(1 / 1)

凤回巢 寻找失落的爱情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碍吧!”

宫女只得再次去回禀,片刻后,又满面歉然地来了:“皇后娘娘今日也有些不适,请两位世子改日再来!”

这一回,便连城府颇深的魏王世子也有些恼了。

他们是正经的萧家子孙,和萧诩是嫡亲的堂兄弟。顾莞宁这么做,摆明了是没将他们两个放在眼底。实在可气可恼。

只是,再气也不能硬闯椒房殿。

两人愤然离去。

……

“娘娘刚才为何不出去见魏王世子韩王世子?”琳琅略略蹙眉,颇为忧心:“两位世子被拒之门外,定然恼怒,记恨于心。”

玲珑也满心不解地接了话茬:“是啊,琳琅说的不无道理。娘娘便出去,随意说几句将他们打发走便是了。”

为何这般强势强硬,故意激怒他们?

顾莞宁随意地扯了扯唇角:“这么做,才不会令他们对皇上生疑。”

琳琅玲珑听得一怔。

顾莞宁从不喜解释,见两人都未会意,难得多说了两句:“他们两人来椒房殿,既想亲自看一看皇上,也有试探之意。我越是强硬,他们越是忌惮,反而不会疑心。”

两人这才明白过来。

是啊!娘娘平日就是这样的性子脾气。今日若太过温和,只会让人觉得是心虚掩饰。这般冷硬不留情的做派,更镇得住魏王世子韩王世子。

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便是如此。

两人心悦诚服:“娘娘深思熟虑,奴婢佩服得五体投地。”

顾莞宁淡淡一笑,眼中却无笑意。

她有如此底气,是因为萧诩一直坚定不移地站在她身后。

否则,她身为中宫皇后,不得干涉朝政,如何对萧凛萧烈乃至一众朝臣有这等威慑影响力?

她还在这里。

她的萧诩,却不知身在何方。

……

顾莞宁对人心的把握,堪称绝妙。

魏王世子韩王世子无端“受辱”,心中确实恼怒。心里却不约而同地认定了萧诩病症没有大碍。

否则,顾莞宁哪来的底气这般待他们兄弟?

两人无功而返,众臣并未失望。

大秦储君萧天奕已来了金銮殿。

“……父皇要静心养病,不宜操劳国事。我身为人子,理当为父皇分忧。”

十一岁的少年储君相貌俊秀目光清朗:“从今日起,我会代父皇主持小朝会。有需要批阅的奏折,还像往日那般送到福宁殿。我自会批阅。”

储君这般有担当,令一众臣子们心中甚慰,无人有异议,一起拱手应是。

阿奕目光一扫,落在神色不愉的魏王世子韩王世子身上,温和又歉然地说道:“两位皇叔去椒房殿,想来是吃了闭门羹吧!这些时日,母后因父皇再次病重心情不佳。还请两位皇叔多海涵,不要放在心上。侄儿代母后,向两位皇叔陪个不是。”

说完,郑重地抱拳行礼。

魏王世子韩王世子只得侧过身子,避开储君这一赔礼:“哪有这般严重。皇嫂心中忧虑,我们心中都明白,岂会见怪。”

阿奕闻言松了口气,欣然笑道:“两位皇叔胸襟宽敞,令人钦佩。”

魏王世子韩王世子连连自谦,心中各自憋了一肚子闷气。

顾莞宁的强势冷硬令人恼怒生畏。年轻的阿奕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软刀子用得恰到好处!

如此一来,他们两人这口闷气,不咽也得咽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教子

有储君坐镇朝堂,浮动的人心,迅速平稳下来。

阿奕说话行事颇有其父风范,对着众臣十分礼遇。不骄不躁,虚心有礼。遇到不懂不会之处,并不吭声,只默默倾听记下。偶尔出言,也颇有见地。

众臣看在眼底,俱觉欣慰不已。

身为臣子,能遇到温和贤明的天子已是幸运。再得遇这等温和有礼好学上进勇于担当的储君,更是三生之幸。

说句诛心的话,便是天子一病不起,也后继有人。

不过,阿奕到底还年轻,从未批阅过奏折。几位阁老不忍将此重担压到阿奕身上,索性轮流在宫中当值,辅佐指点储君批阅奏折。

首辅王阁老一把年纪,最年轻的崔阁老也不算年轻。每日陪着自己在福宁殿里熬夜,阿奕心中十分感动,私下对顾莞宁说道:“母后,几位阁老轮流住在福宁殿里,陪我熬夜批阅奏折。实在令人感动。”

顾莞宁淡淡一笑:“他们这么做,也不全是为了你,更是为了防备我。”

阿奕:“……”

阿奕听得一愣,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母后为何这么说?几位阁老从未在我面前说过母后半字不是,反倒是对母后赞誉有加。”

顾莞宁瞥了天真善良的阿奕一眼:“他们又不是傻瓜,便是对我有不满,也不会在你面前挑唆。一旦传进我耳中,只会得不尝失。倒不如说些夸赞我的话,对我们母子示好。”

“他们当值留在宫中,是担心你将奏折带到椒房殿来,由我指点批阅。如此一来,朝政大事便会落入我眼中,也会受我操控左右。”

“他们这么做,正是防患于未然之举!”

……

阿奕愣了半晌没说话,眼底的笑容慢慢退却。

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他的感动和欣喜,现在看来,显得苍白无力而可笑!

顾莞宁看着大受打击的儿子,心中暗暗叹口气,低声道:“阿奕,你还年轻,哪里斗得过这些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臣子。”

“别说你,便是你父皇,登基之后,也用了几年时间,才完全掌控朝堂,令众臣心悦诚服。你想做到这些,还早的很。”

“你也别太过将此事放在心上。不管如何,他们为国朝尽力总是好事。他们这般防着我,也在情理之中。”

阿奕忍不住反驳:“母后一心一意为我好,何须提防!他们这般防着你,和防备于我有何区别?”

顾莞宁听得心中阵阵暖意。脑海中忽地浮出久远的前世。

前世,阿奕年少登基,她身为太后,自要全力辅佐儿子。她一心为朝为国为儿子,却未想到,儿子心生畏怯不满,和她日渐疏远离心……

这一世,她没有重蹈覆辙。

她没有权倾朝野之意,没有争权夺利之心。朝堂之事不出乱子,她便不多过问。阿奕张口相问,她耐心作答。阿奕不问,她也不多言。

退步相让,换来的是阿奕的亲近和尊敬。

便如此刻,阿奕便因臣子们的“防微杜渐”忿忿不平!

顾莞宁微微一笑,伸手轻拍阿奕的肩膀:“阿奕,这天下是你父皇的,将来是你的。臣子们因我性情冷厉果决,忧心子弱母强,更忧心我会借此将手伸进朝堂,掌控朝政。他们也是一片忠心,你不必介怀。”

“我不会动怒生气,只会为你庆幸欢喜。”

“你切勿因此对他们心生嫌隙。他们对大秦忠心,是你父皇得力的臣子。如今你代你父皇上朝,自要善待他们。”

阿奕渐渐冷静下来:“母后说的是。刚才儿子太过冲动了。”

顾莞宁继续说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