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5 章(1 / 1)

我的末世领地 笔墨纸键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媲美超凡的存在,否则王都不至于固守一地。

封印南希的神秘势力,很可能也属于那个世界,让唐禹比较在意。

除了实力的提升外,这段时间,唐禹一直忙于领地的基础建设,嗯……还有幸存者的思想教育。

后者最为重要,关系着念能的产出。

而基础建设也与领地繁荣息息相关。

源能已经全面取代了电能,一方面是电能在当下输出不稳定,很容易短路,电路板出现故障等等,而源晶供能则稳定得多,并且源晶蕴含能量极高,哪怕只是一单位源晶,都能媲美上百瓦的电能,只是大多数庇护所对源晶的利用率极低。

而绿荫,

在半个月前,源能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8%,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源力灯,源力家具。

这一点,北庭基地市做不到,古灵皇都做不到,就连号称机械之都的沃伦多,也极少有整座城市通火通明的情景。

「绿荫日报」「绿荫生活报」上,提及最多的,就是一个全新的职业,“源力工程师”。

源力工程师旨在研制让普通人也能使用的符文产品,或者说源力产品……一些低端产品上并不需要镌刻符文,仅仅是对源力的开发运用,有不少由原先的电子产品改造而来。

源力灯、源力投影仪、第二代便携式源力通讯器等等,都是「源力工程师」兴起后的研究成果。

不同于符文师,不需要画符,只要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就行,门槛低,普通人也有能力通过「助理源力工程师」的考核,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另外,领地现在的小孩子也不少,虽然十二岁以上才有可能觉醒,却可以提前打好基础,包括以前的文化教育,这些都是人类的传承、精神,不能断绝。”

沉思了一会,唐禹将命令传达出去,“是时候建造一所修炼学院了。”

第495章 世界树学院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文化,因为信念,因为精神,因为传承生生不息……

为了生存,人或许可以不折手段,但倘若失去了底线,只为活而活,那便不是人,而是野兽。

末世数月,唐禹附身在夜魇傀儡身上,也走过不少地方。

绝大部分区域,都在秩序之外,幸存者艰难求生。

有为了一片面包杀人全家,有的人亲手掐死自己的骨肉,有强大觉醒者屠溅整个聚居地,只为发泄……

弱肉强食的确是最本质的丛林法则,但若再过几年,几十年,哪怕还有人活着,恐怕也记不得曾经人类的文明,将彻彻底底回归原始社会。

异族窥视,人类到底能不能见到百年后的太阳,他也说不准。

然而有些事,总要有人做。

兴建一所学院,短时间内或许没什么用,几个月、几年后,却能替领地培养不少人才。

唐禹找来陈海平和市政部的高级官方,一番询问后得知,绿荫城内,目前拥有三家孤儿院,每一家都收留数百名十二岁以下的孩童。

十二岁往上,已经不在孤儿院收养的范围内,不过绿荫给十六岁以下青少年提供的补助较多,只要不是好吃懒做,哪怕是孤儿,也可以生活下去。

“加起来十二岁以下的孤儿,还不到两千人吧,这么少?”

唐禹问,要知道单单绿荫城,这座浮空陆地上,就生活着超过百万的幸存者,还在源源不断增加,加上临东四地,防御圈内人口超三百万。

“我们绿荫的幸存者,要么来自于周边的大型庇护所,更多的,则是自己跨越荒野赶来,这些人多是觉醒者,其中哪怕有孩子的,也不是孤儿,而且这些能带着十二岁以下孩子来到绿荫的队伍,一般都实力不弱,不差钱……”

顿了顿陈海平继续道,“之前我们也针对年少的孩子开设了一些文化课,但一来不成规模,二来哪怕是免费的,也少有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学点。

普通人家的孩子,虽然有额外补助,能吃饱,但哪家不想多赚些钱呢?哪怕小孩子无法在劳工中心注册,也总有一些手工活计可以做,他们更愿意让孩子赚钱贴补家用。

那些觉醒者的孩子,则更愿意教导自己孩子战斗的经验、技巧,比较富有的,已经开始让自家孩子浸泡稀释后的淬体液,希望将来自家孩子可以赢在觉醒线上。”

陈海平苦笑着摇了摇头,“反倒是因为这些觉醒者常常外出任务,一去就是好几天,年龄较小的孩子无人管照,在劳工中心找保姆,很多人又不放心,毕竟现在缺乏足够严格的信息审核,来绿荫之前的经历,倘若幸存者自己不说,没有人知道。

所以后来市政部下多了几家托管所,那些年幼的孩子被寄养时,我们倒是找了一些幼师教导。”

陈海平说完,唐禹点点头。

托管所、孤儿院,都拥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已经是学院的雏形。

他想要建造一所修炼者学院,所教导的,不仅仅是武,还有文。只学武,将来再强,也只是个莽夫,文武双全,才能当得起新时代的人才,何况文化课程的学习,本来就有开发脑力,增长见识的作用。

但可以有侧重点。

比如,设立文科班和武科班。

经研究,最早的觉醒年龄是十二岁,但一般在十六岁以下,觉醒率都比较低,越早自然觉醒,说明天赋越高。

“觉醒药剂虽然没有副作用,但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服用药剂提前强行觉醒,却有可能伤到根基,这样,学院拟招收十六岁以下的学生……”

唐禹巴拉巴拉将自己的想法道出,具体细化,自然交由市政部的专业人员。

很快便拟定了具体细则。

学院选址在绿荫城外,唐禹直接划了一片两三千亩大小的空地,这还只是初期,将来可以继续扩大,哪怕浮空大陆面积不够了,他也可以继续捏土造陆。

旨在打造最一流的修炼者学院。

目前武科只开设基础班,等到第一批学员毕业,就顺其自然开设高等班级,一条龙的教学,为领地源源不断培养强者。

就像圣城的修炼者学院,从中走出的天才,不仅实力强大,而且可靠、忠诚,更能成为人族的中坚力量。

“文化课的师资力量,你们抓紧时间招募,武科的,一部分调用武馆导师,一部分从各大兵团中抽取……记住,这些导师的选拔,能力只排在第二,品德,才是第一。”

这品德,不单单只思想品德,更是要心向绿荫。

只有一批对绿荫归属感极强的导师,才能教导出一批同样归属感、认同感满满的学员。

这些话,陈海平以及市政部高官,不需要他说得多明白,都懂。

“学院的名字应该叫什么?”

有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