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了医术啊。”
村民们议论纷纷,不过村子里出了一个小大夫总是好事,以后一些小病小痛就没必要跑到大集去抓药了,至于大病大痛,那还是去找老大夫安全些。
于是满宝开始有了别的病人,虽然都是一些小病,比如咳嗽了,比如流鼻涕,再比如啪叽一下扭了脚、手之类的。
满宝开了药方给人去抓药,大部分人都是把药方一收,就问满宝有没有什么偏方之类的。
这种小病小痛,谁会费钱去买药啊?
他们要是去买药,那还不如顺便去老大夫那儿看病呢。
所以药方收了,他们却没打算去抓药,等熬一段时间,看看病能不能好,要是不能好,也等重一点儿再拿着药方去抓药,正好省了看病开方的钱。
满宝当然知道大家的这个坏毛病,因为她爹就有这样的坏毛病。
家里只要不是她娘和孩子生病,大人的一些小病小痛基本靠熬,用老周头的话说,咳嗽了多喝热水就行了,润润嗓子,过几天就好了;
流鼻涕了,多喝热水就行了,流上几天就好了;
扭了手脚,那更是连热水都不用多喝,只要多休息,过几天也就好了。
所以满宝一边给他们开药方,一边叮嘱他们去买药。
当然,绝大部分的村民都是当面应得好好的,转身该干嘛去还是干嘛去了。
满宝唉声叹气,只能看着他们离开。
不过总会有拿着她的药方去抓药的人,这时候她就会特别关注效果,因此也积累了不少开方的经验。
要不是满宝还小,老周头都想在自家支一面旗,直接开个小医馆了。
不过这件事不急,毕竟闺女还小,老周头觉着现在最急的是周五郎的婚事。
他都相看一年了,从去年秋收过后开始相亲,结果到现在还没定下婚事。
眼看着六头都能迈着小短腿跑到厨房自己找吃的了,他却还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老周头都快要急死了。
钱氏也急,却坚持不肯乱结亲,“那没有合适的就是没有合适的,你让他怎么娶?”
老周头就抱怨起来,“这王媒婆也越发的不靠谱了,介绍来的姑娘怎么都差着些?老五不比老四能干啊,他自个的私房都不知道攒了多少了,怎么就不给介绍些好的?”
“谁说没有好的,”钱氏瞪了他一眼,低声道:“这种话你可别往外说,小心跟人结仇。”
她解释道:“好几家姑娘都不错的,只是跟五郎跟人合不来而已。”
老周头瞪眼,“咋合不来了,你儿子还想娶个天仙回来呀?”
“这话你去问他,孩子没看对眼,娶回来你去跟她过呀?”
“呸呸呸,你这说的什么话?”
屋外的满宝溜到周五郎身边,蹲在他身侧道:“五哥,爹娘又为你的亲事吵架了。”
周五郎就忧伤的叹了一口气。
满宝很奇怪,“你不是早嚷着要娶媳妇吗,娘也说介绍的姑娘好,你怎么都没看上?”
“胡说,谁说我没看上的?”周五郎委屈的道:“我没看上的少,明明是人家没看上我和娘没看上人家的多,可不能把锅都甩我身上。”
满宝就好奇的问,“那五哥,你喜欢啥样的?”
周五郎想了想,脸色微红,“至少得俊一些吧,也,也不要多俊,就比我俊就行。”
满宝点头,她也喜欢长得好看的。
“然后人不能太懒,我干外头的活儿,她就得会家里的活儿,所以她得会做饭洗衣裳打扫这些活儿。”
满宝点头,这些她五哥也都会,所以要求五嫂会也没啥。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周五郎道:“就这么多,不过她要是喜欢我,那就更好了。”
“这么简单的条件都没找着?”
周五郎忧伤的叹气,“是啊,要么是娘觉着他们家不好,要么是觉得人姑娘不好;要么就是人姑娘家觉着我们家不好,或是人姑娘嫌弃我不好。”
“其实我看不上的也就三个而已,那是因为一个有点儿懒,一个有点儿丑,一个则是脾气太坏了。”
“可这一年,你已经把附近几个村子适龄的姑娘都看得差不多了吧?你还找不着媳妇,五哥,你不会娶不上媳妇了吧?”
周五郎身上的幽怨气息都快成实质了,他从十四岁开始攒钱娶媳妇,到现在都五年了,结果他钱有了,房子也有了,竟然还娶不上媳妇!
周五郎委屈,“满宝,明年我就二十了,过了二十就更难娶上媳妇了。”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请大家收藏:()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更新速度最快。
------------
第498章 我孙女咋样(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陆归一直在跟祖父学习医术,只是资质有限,他看了一下,自觉自己也只能开出祖父那样的药方来。
所以他以为祖父让他来请满宝,是请满宝过去看病的。
满宝也这么认为。
可到了老大夫家,老大夫却好好的坐在前堂看病的地方给人抓药呢。
看见满宝,便招了招手道:“过来,过来,帮我抓两味药。”
他笑道:“年纪大了,动不了喽。”
满宝跑过去,却是下意识的看了陆归一眼,她记得他们家以前都是他帮着抓药的。
陆归也想上前,不过祖父叫的是满宝,他便犹豫了一下,站着没动。
满宝这才上前拿了药方帮忙抓药。
等把病人送走,老大夫这才捂住嘴巴咳了两声,把满宝招到跟前说话,“来,帮我开个方子。”
满宝听话的摸脉开方子,老大夫看着她的药方,叹息道:“满宝啊,你学医多少年了?”
“三年了。”
老大夫便又抬头去看他孙子,幽幽的一叹道:“这学医也是需要天赋的,你的天赋好啊。”
满宝挠了挠脑袋,学医不就和读书一样吗?
读了,懂了,自然就会了。
老大夫活了这么多年,满宝年纪又小,她心里想什么,脸上基本能看出来,心中不由一堵,也真是奇怪了,老周家是怎么生出这样的娃娃来的?
明明他们家还世代行医呢。
老大夫道:“我祖父以前是药铺里的药童,给人抓了十年的药才能跟在坐堂大夫身边学着看一看脉,又学了七八年,后来天下乱糟糟的,他便回了家,当了许多年的游方郎中。”
老大夫道:“我爹也是四处游走的郎中,就在这一二乡镇村落中给人看病,一直到我,方才能在家中坐堂看病,可惜啊~”
老大夫道:“我那儿子没有学医的本事,连认字都不太行,每次一读书头就疼,我这大孙子倒是还学得进去,但比起我还是差了一些。”
老大夫从案桌上摸出两本薄薄的书来,摸了摸后交给满宝道:“这是我们祖孙三代记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