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6 章(1 / 1)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郁雨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了两声后叫道“爹,那,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那会儿我还小好不好,我现在可宝贝我儿子了。”

老周头道“看出来了,所以我才让你少花点儿钱,我问你,他这还没够百日呢,你给他买这么多布料干啥?还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玩具,不花钱啊?”

老周头恨铁不成钢,“你这才一个儿子呢就这么花,后头的咋办?”

周四郎扭捏道“我,可我现在只有一个儿子呀,后头的用他们哥哥的呗。”

“所以,我决定少给你,你就跟老五……”

钱氏咳了一声,瞪了他一眼后打断他的话,道“老四的花销是大了点儿,但钱都花在了媳妇跟孩子身上,也不算是乱花,就照着之前说好的分算了。”

周四郎虽然不知道之前爹娘说好的是多少,但他也听出音来了,他一定比老五他们这些没成亲的多!

而现在他爹想抠他的钱,于是他连连点头,很赞同他娘的话。

老周头不太高兴,老四花钱也太厉害了……

钱氏却觉得很欣慰,知道疼老婆孩子,难道以后老四还不会攒钱吗?

她瞥了老周头一眼,这是这人一辈子也学不会的,说起来,老四倒跟他小叔有些像。

在钱氏的坚持下,老周头只能屈服,主要是他不想当着孩子们的面儿吵架,他觉得这样太有损他的威严了。

剩下的则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周喜的钱一直是自个拿着的,而老五老六的钱都在满宝那儿呢,这两兄弟除了偶尔会和满宝拿些钱去县城里买点好吃的,基本没有大的花销。

在存钱这条道上很有老周头的风范。

话说完了,老周头便开始分钱,他很不舍的摸了摸身前的银锭,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老大,你给你弟弟妹妹分去吧,你和老二老三一家十五两,老四十两,剩下的,一个五两。”

钱氏就补充道“老四,你刚成家,只有一个儿子,家累不重,所以我和你爹才决定给你十两,比你三个哥哥少些。等你以后孩子多了,自然就一样了。”

周四郎喜滋滋的点头,好歹没让他爹扣去五两不是?

老周家上下都喜滋滋的,他们是真没想到爹娘会把这些钱分给他们。

走到把钱一一分给弟弟妹妹们,周五郎和周六郎一点儿也不掩饰他们的钱是满宝拿着的事儿,拿到手上后摸了好一会儿,周六郎甚至还悄悄的用牙齿咬了一口银锭,这才依依不舍的交给满宝保管。

满宝自己也拿了一锭,笑得眼睛都要眯起来了。

大头几个孙子辈的看着羡慕不已,作为孙辈,他们暂时还没有分钱的资格,于是他们转身走向自己的爹娘,表示要摸一下银锭。

周大郎几兄弟很大方的把银锭分下去,让他们摸个够,只不准咬。

摸而已,又不会少,正好让孩子们长长见识。

农家小福女

农家小福女

------------

第439章 顺毛驴

分完了钱,钱氏又从布包里拿出一锭五两的银子,递给周喜道“这是先头老四成亲跟你借的银子,还你了。”

周喜笑眯眯的接过,“谢娘。”

钱氏欣慰的看着她道“后儿就是端午,今年家里进了这么大一笔钱,你和你嫂子们进城去逛一逛吧,买些鲜亮一点儿的布料,回头让你三弟妹教你裁衣。”

几个儿媳妇一听要进城,都忍不住看了各自的丈夫一眼,小钱氏直接撞了周大郎一下,方氏则是捏了一把周四郎。

周四郎还没来得及开口,周大郎便已经先问道“娘,后儿我们都进城?”

老周头看向老妻。

钱氏则是先看满宝,“满宝,后儿你要不要去?”

满宝失落的道“先生说端午不放假。”

钱氏便点头道“那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

孩子们欢呼起来,儿媳妇脸上也露出灿烂的笑容。

钱氏笑道“老三家的,老四家的,你们把孩子留在家里吧,那么小的孩子带出去,万一受了风邪就不好了。”

钱氏冲何氏伸手。

何氏立即把怀里的五头给婆母。

钱氏笑道“孩子周岁前,都不准出村。”

老周家的儿媳妇都知道这个规矩,就是方氏都知道了,因为她刚出月子的时候想要抱孩子回娘家看看,结果钱氏没放人,说她要实在想回娘家,那就让周四郎送她回去。

早去早回,但孩子却不能带出村。

不仅不能带出村,百日前,连村里稍远一些的地方都不能去。

尤其是屋后的山那儿,前段时间农忙时,何氏背着五头把鸡食搅拌出来,但家里没人,她便任由鸡叫着也不送到后屋去。

她若是去,必是把五头留屋里或是交给她照看才行。

用钱氏的话说,外头远的地方都有邪气,大人上课,幼儿却是不能沾染这些邪气的。

这是他们钱家多少年口口相传的育儿经。

老周头闷闷不乐的坐在一旁,钱氏就与他道“你跟孩子们一块儿去城里看看吧。”

老周头不高兴的道“不去!我进城去干啥?”

钱氏无奈的道“去给我买两身布料,这天儿眼看着要越来越热了,你给我买点布料回来做衣裳,给你自己也买两身,再给满宝买些头绳,这孩子总不会自己绑头发。”

老周头重新高兴起来,问道“你想要啥颜色的?”

“我还能穿啥颜色的?你看着买吧,再给我买点儿线……”

老周头听得认真,一一记下后就从钱氏手里接过了一锭银子,他看着银子问,“买那么点儿东西,怎么还拿银子去?”

“你忘了,咱家的牛还赊着呢,你去了县城最好去看看,能不能把赊的钱给还了。”

满宝立即道“娘,那个我来还吧。”

钱氏还没说话,老周头便道“不用,不用,这牛是给家里用的,怎么能让你还钱?”

老周头现在底气特别的足,“家里又不是没钱,你那五两银子自己收着,以后要是买书啦,买笔墨纸砚都用得着,对了宝儿啊,你现在还是用庄先生给抄的书?要不咱自己买算了……”

“不要,”满宝断然拒绝,“先生说他就喜欢给我抄书,因为他给我抄一本书,我要还两本,他转手就能再送给俩人。”

“现在还有人跟庄先生买书啊。”

“有呀,现在地里没什么活儿干,我们上完早课以后先生就会让我们去教室里上课,会有以前的师兄来旁听。”

有时候没人来,庄先生便会在再下课后把课堂移回小院儿,但有时候教室里也挺凉快的,庄先生懒得移来移去,便让他们过去小院儿把茶具等搬到教室里来,

自从只教他们这三个学生后,庄先生便放松了许多,很喜欢边喝茶边给他们上课。

老周头听着,觉着庄先生人真是特别好,尤其端午这样的节日竟然都坚持上课。

于是老周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