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5 章(1 / 1)

娇女种田,掌家娘子俏夫郎 郁雨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钱氏做的蒸肉,肉香味很霸道。

钱氏带着小钱氏几个和刘老夫人郑氏白太太一桌,根本就没有满宝的位置了,她只能转身去和白善他们坐在一起。

白大郎年纪最大,率先夹了一块粉蒸肉给白二郎,一脸和蔼的道:“二郎,下个月就要考试了,今天多吃点儿。”

白二郎就也给他夹了一块肉,“大哥,你也多吃点儿,听说去年你距离上榜就差两名了。”

去年进士取得少,只取了十二个,一般落榜的不会排名,但国子监有关系,便打听了一下参考学生们的答题情况,就有阅卷老师说起白大郎很可惜,因为他距离取中就差两名。

不过白大郎并不是很伤心,因为他前面还有一个人更惨,距离取中只有一名,那个人叫王艺,是太学的学生,和白大郎同一届,当时消息传出时俩人都差点儿吐血。

不过白大郎到底没有吐,因为他看到了更惨的王艺。

白善和满宝一看,立即也殷勤的给他们夹各种肉,直接把碗给填满,“是要多吃,这一次你们都要努力,争取考中。”

白善觉得白大郎应该问题不大,因为他去年就差点取中,经过一年的沉淀,应该更厉害才是,而且……

白善压低了声音道:“今年取士名额会比去年多一点儿。”

每一年取士的数额都是不同的,取多少进士是吏部根据现有的数据和去年到今年的官场变化计算出来的。

比如益州王一系被清算后第一次开科和第二次开科取用的进士就比往年多,因为官场损耗了就得填补。

白善在御前行走,没少听大人们和皇帝谈论这些事,内幕消息知道的多,不过他也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说起进士考,他也就只有这一点儿鼓励而已。

白大郎和白二郎心领神会,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心里都很激动,取士多了,他们的机会就更大了,特别是白二郎,他的心有点儿虚,他是知道自己的,他比他大哥还差着好远呢。

周立君也和他们同桌,见他们都聊完了,她便说起自己的话题来,“小姑,我在东坊里看中了一间铺子,想买下来。”

满宝一怔,问道:“那里铺子很贵吧?”

周立君点头,“我谈了许久,但还需要八千六百七十两,少一两都不行了。”

白善几个也都吓了一跳,问道:“什么铺子这么贵呀?”

“主要是在东坊里,那一条街卖的都是绸缎和胭脂水粉,京城有名的银楼也都在那里,所以很贵。”

满宝问:“买来做什么?”

------------

第2472章 算账

周立君目中生辉,道:“卖家里做的药膏,润白霜和祛痘的那些霜。”

她道:“小姑先吃饭吧,吃完了饭我给你算一笔账。”

满宝不由问:“我们家里现在有这么多钱吗?”

“公中没有,”周立君道:“现在家里公中的钱大部分在四叔手上。”

但周四郎现在草原上,对了,向铭学也跟着周四郎去草原上了,才去了一个月呢,现在估计还在草原上收各种货物呢。

他至少得九月底才能回来。

所以周立君想要各家拿出钱来,这事儿小姑要是同意,那就成功了一半。

满宝问:“公中现在有多少钱?”

周立君:“三百多两。”

不少了,毕竟前段时间周四郎上京城来时就把账本拿出来将去年秋后到今夏赚的钱都拿出来分了,现在公中的钱还是这几个月卖药膏,以及饭馆经营应该归到公中的钱。

满宝想到今年她分到的钱,以及她带回来的那些宝石香料换的钱,顿时大气起来,“行,买吧。”

满宝给周四郎的那些宝石香料,周四郎连辛苦费都没留,基本上卖出去多少钱就给她带回来多少钱。

先在京城卖,后来一路南下,去益州赚了一圈,将手上的东西全都出手,赚的钱可不少。

加上周满今年从公中分的钱,更多了。

不过周立君怎么想着买铺子呢?

要知道他们现在外面租了一个专门做药膏和各种霜膏的院子,老客户都是直接上门购买,有时候还带着新客户呢,他们赚的并不少。

吃过饭,周立君就捧了一杯茶和周满在院子里说话,“本来五婶她们做的有限,京城里能买得起这些润白霜和祛痘膏的也就这些人,所以我想着用不着买铺子,但这段时间因为种牛痘,来和我们买淡印药膏的人多了许多,甚至还有外头的药商特意找上门来,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铺子,还得是一个好铺子。”

满宝琢磨起来,“可我们就只有这几种霜膏,会不会太少了?”

周立君道:“我以前也觉得少,但现在不觉得了,这两年用我们润白霜的人可不少,不仅娘子用,一些郎君也用呢,特别是祛痘膏,销量很好,所以我想着能做好这几样也很不错,而且以小姑现在的能力和年纪,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方子的。”

满宝觉得有道理,于是点头,“行吧,我要出多少银子?”

周立君道:“我算过了,这些方子都是小姑你给的,因此你拿一成的银子,其他各房,我单算一房,那除去您这一房就是七房,一家分担一成三的成本认领一成的份额。”

满宝一怔,“一房一成?”

周立君点头,“不错,一房一成,那一共是八成,剩下的两成算公中的,每年分红都要留下一成经营铺子,剩下的一成给爷奶。”

也就是说,他们七房负责分担公中的那份。

满宝想了想,没反对,“其他房会答应吗?”

周立君就笑道:“只要小姑你答应,那其他房就会答应。”

大伯和大伯母是不用说了,他们肯定跟着小姑,她娘不用管,她可以说服她爹,三叔会听爷奶的,四叔五叔六叔和小姑最要好,也不会反对。

周立君笑道:“到时候我立好规矩,四婶和五婶可以去铺子后面做管事,专门管着熬制药膏的事,每个月就拿工钱。”

这样大家也都没闲着,照样能算钱。

满宝问:“你预计一开始投入的成本是多少?”

周立君迟疑了一下便道:“一万两。”

满宝这么壕的人都忍不住咋舌,实在是太贵了。

“我倒是没什么,其他房会愿意拿出这么多钱来吗?”

她觉得这就差不多掏空各房的家底了。

虽然这几年周四郎赚了不少钱,一年一趟刨除所有的成本后大概能赚个大几百或者一千多两,满宝记得账本上记录的,前年算是赚得最多的,一下赚了两千八百两,但那时候是周四郎冒险买了珍珠,但后来他就不再做这个生意了。

一来是怕做得太大要改商籍;

二来,进珍珠的确要更危险的。

然后这么多钱是分成好多份的,毕竟大家都有份子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