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糖画
虽说,于姚大海而言,画糖画并不费事儿。
可问题是熬化糖块需要时间,等待刚画好的糖画冷却,也需要时间。细致的画好一副糖画,更加需要时间。
大部分游客在看不到成品糖画什么样的情况下,是不会浪费时间专门等姚大海现画的。
有这个时间,他们不如去旁边两个买糖画的摊位上,买了现成的糖画,然后快些进入景区早点看景,或者快些离开这里早点儿回家。
会耐心留在摊位前等姚大海现画的客人,大部分都是回头客,只有一小部分是被那些回头客拿到的糖画,惊艳到了的新顾客。
因着这些个缘故,平日里姚大海的摊位总是客人最少的那个。
不过,虽是如此,但若细算下来,姚大海每天卖出去的糖画总数目,却是一点都不比另两家的少。
尤其是今天。
摊位后有阿诺尔买的那副糖画作为活招牌,来来往往的游客纷纷一个劲儿的往姚大海的摊位前围。
姚大海手不打顿的忙了近两个小时,一连画出了足足好几十幅糖画,才算忙完了傍晚这段游客下山高峰期。
这期间,阿诺尔和封以临始终呆在摊位后方空地等着。
为防站的累了,封以临还去了不远处卖马扎子的摊位买了两个小马扎,用于坐着歇脚。
而且,他俩也没闲着。
封以临稳坐小马扎,处理了近两个小时的工作。
阿诺尔亦是稳坐小马扎,安安静静的用这近两小时空闲的时间,看完了一整本《华国民间糖画技法详解》和一整本《制糖原理》,以及一整本《华国传统工艺:糖画发展史》。
若在加上之前在车上看的那几本与糖画相关的书籍,那么他这一天便是看了足足不下十本书。
以他的精神力强度,一天看上十来本书只是小意思而已,对他本身几乎起不了任何负面影响。
若不是他一边看一边还要查对一些专业词汇是什么意思,顺带彻底理解了那本书到底是在讲什么,莫说一天看十本了,便是一天百本他也能看得完。
当然,这个看完的意思只是字面上的意思而已。看得完却不一定能理解了,接下来他还得花上至少三天时间,用于理解那些书上所述的内容。
说到底,他之所以能拥有有这种能力,只是因为他的精神力等级足够高、强度足够强悍而已。
所以他才能一目十行乃至百行千行,终至花最短的时间快速的看完一本乃至多本书。
而且不仅是他,包括他所有的同族——伊诺克族(精神体族),只要精神海无伤无痛,就都能轻而易举的做到这种小事儿。
这也算是他们的种族天赋了,旁人羡慕不来。
咳……扯远了。
话说回来。
得亏了节目组的后勤工作做得足够好,一个也没让那些看直播的观众摸过来。
也好在封以临的乔装技术足够强,来来往往的游客没一个认出他俩的。
否则的话,他俩呆在这儿这么久,非得引起轰动不可。
黄昏时分,早已没了游客再往山上去,同时,下山的游客数目也渐渐少了起来。
姚大海送走摊位前最后一个排队等糖画的客人,便利索的收拾起了家伙什,往车上装,
阿诺尔和封以临见状忙收起小马扎,上前帮忙。
姚大海也不阻止,直待所有的画糖用具全部装上了车,他才随手抹了把脑门上忙出来的汗水,出声说道:“你们俩等了这么久,到底是有啥事儿想和我谈?”
阿诺尔一边接过封以临递来的湿巾擦手,一边笑吟吟的回话说道:“自然是有很重要的事,想和您谈谈。”
“实不相瞒,如果没弄错的话,我就是您之前说过的那位,误人子弟的木雕师。今天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实际上乃是为了代表”我是民间艺术接班人节目”,邀请您参加下一期节目拍摄。”
一听这话,姚大海愣了愣,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了他一番,方满脸怀疑道:“你就是那个木雕师?看着不大像啊?我家二小子经常看他拍的那期节目重播,我认的他长什么样,你长得可不像他!”
“您看这样像了吗?”这会儿周围已经没什么人了,阿诺尔也无需再顾忌被路人认出来,索性直接取下眼镜,用一张新的湿巾擦掉了脸上的妆容伪装。
“像了像了!”姚大海看着恢复真容的阿诺尔,脸一拉,没好气道:“你还真是他啊!”
“是。”阿诺尔仿佛没看到他的脸色变化,仍笑吟吟的看着他,说:“对于您家二小子的事,我感到很抱歉。您看要我怎么做,您才肯应邀参加下期节目拍摄?只要我能做到,就绝无二话。”
姚大海惊讶道:“无论我说让你做什么,你都肯做?”
听他松了口,阿诺尔当即毫不犹豫道:“只要我能做得到,就绝不推辞。”
直播间内,观众们看到这里,都在猜测,姚大海会趁机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有人说他肯定会趁机狮子大开口,亦有人说他本来就不想参加节目拍摄,肯定会趁机提个阿诺尔做不到的要求为难他。
就在大家争得不可开交时,姚大海沉默片刻,终于开了口,但他说出的话,却观众们猜测的大相径庭。
只听姚大海道:“我家二小子觉得,糖画比不上木雕。他自从看过你拍的节目后,就非得认为,你的木雕手艺才是真正的传统工艺,我这个手艺最多只能算是民间绝活,上不了大台面。我很不服气。”
阿诺尔说:“这话严重了。在我看来,艺术不分高低,每一种艺术皆有其长短。如木雕和糖画,木雕虽能长久保存却只能用于观赏把玩。”
“糖画虽不能长久保存,却是既能用于观赏,也能用于食用。这两种手艺,皆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并不能相提并论。”
姚大海一拍大腿,激动道;“巧了,我也这么觉得。可我家二小子不这么认为啊!”
这话不好接,阿诺尔只能含蓄的劝慰道:“年轻人的想法大多有失偏颇,您也不必当真。”
听他这么说,姚大海心里顿觉舒坦了些,脸色也没那么差了:“其实,他要是真心想学木雕,我也不会反对。”
“老话不是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嘛。我也不是那种特别专制的父亲,没想过管着他一辈子,更没想过让他全然按照我的想法生活。”
“当年他想改行的时候,都已经十八岁了,也算个大人了,有资格决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无论是他说想学木雕,还是他说想报考艺术大学,去那找人拜师学艺,我都没阻止过他,只让他想清楚未来要走的路,再做决定,别让自己后悔就行。”
“而且,非但如此,在他一再确定要学木雕后,我还专门托人去大城市,买了一整套像样的雕刻工具送给他。我这么做,也算是支持他追求梦想了。”
“事实上,对于他要学木雕这件事,我也真的没反对过。由始至终,我就只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就是,让他就算是学木雕,也别丢了他从小练到大的祖传手艺。”
阿诺尔听到这里,附和了一句:“这么说,您确实是一位很开明的父亲。”
姚大海长吁短叹道:“我就是太开明了!不然哪会由着他说改行就改行。”
阿诺尔听他语气有异,不由主动问道:“他没做到您提的要求是吗?”
姚大海说起这事儿,就控制不住的心里直冒火:“是啊!他要是做到了,我哪还会气的说你误人子弟。”
“更关键是他不仅没做到,我提的那个唯一的要求,丢了祖传的手艺。而且还没有认认真真去的拜师学艺,用心去学他想学的木雕,白白浪费了三年的大好时光。”
“虽说我不做木雕,但我好歹也是个手艺人,深知做手艺不容易,那都是需要门道的。不管要学啥,都得拜个师父学才是正理。”
“不然,就是再聪明的人,整日搁哪儿自己瞎琢磨,就是琢磨一辈子,琢磨出一二三了,也琢磨不出四五六来。”
这倒是事实,阿诺尔颔首附和道:“您说的有道理,无论是哪种手艺,真正的技术都掌握在经验老道的手艺人手中。
“书面上记载的。以及以其他形式流传在外的技术理论,终归不够全面。一般人,自学最多只能入个门,若想专精,还是得拜师学艺才是正途。”
姚大海大为赞同道:“就是这个理儿啊!”
话落,他话锋突转道:“你知道,我家二小子他是因为啥,直到现在也没拜上师吗?”
这个嘛,阿诺尔还真不知道。
姚大海也不是真的要他回答,紧接着就自问自答道:“因为他没勇气去找他想拜师学艺的木雕师,跟人提拜师的事儿!”
阿诺尔:“……”这个原因,有点儿出乎他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