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真生名手中的国书,递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打开国书一看,上面将所有的事情写的清清楚楚,论钦陵的语气非常的卑微,几乎以一种非常卑微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大周的向往,还将自己的儿子噶尔真生名留在洛阳,学习大周的文化。
噶尔真生名其实就是论钦陵留在大周的质子,以表示论钦陵对大周的臣服,学习大周文化不过一块遮羞布而已。
武则天看到这封国书,高兴的合不拢嘴,这个论钦陵可比都松芒布结识趣多了,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最重要都是将洱海各部归回大周,这可是连太宗皇帝都无法完成的事情,竟然被她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对于武则天来说真的很重要。
武则天合上国书,说道:“你帮朕回复赞普,他的诚心朕收到了,从此以后,吐蕃将得到朕的庇佑,得到大周的庇佑”
“谢陛下”真生名跪了在那里,他来大周的任务算是完全了。
取得武则天的认可,取得大周的认可,才是他这次来的主要目的,至于和大周为敌,他根本想都不敢想,一想到那八千羽林卫在吐蕃是多么的强悍,是如何以区区八千人摧毁八万、十万吐蕃大军的时候,他就感到全身发冷,冷汗直冒
“陛下,不可”一名官员站了出来,对武则天说道,“陛下,论钦陵本是臣子,谋取赞普之位,是以下犯上,乃大逆不道,陛下如果不严加惩处,势必会天下大乱,朝纲不存,陛下啊”
“陛下,三思啊”不少官员跪了下来,他们恳求武则天收回成命。
以下犯上,谋取了王位,不管是哪朝哪代都是不提倡的事情,你想啊,这种事情一旦大力提倡,下面的人就会想,原来皇帝你都支持这么干,那我们这么干就没错了。
于是造反的开始谋划造反,夺权的开始研究夺权,势必将天下带入大乱之中。
都松芒布结看到这么多大臣跪在那里,请求武则天收回成命,心中暗自松了口气,有了这么大臣给武则天施加压力,没准武则天真的会派兵帮他讨伐叛逆,夺回吐蕃
大殿之中,近乎三分之一的大臣都跪在那里,请求武则天收回成命,其中还有一部分的宰相,这么多人的意见,武则天自然不能不听。
她看着下面的众人,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想朕收回成命,那朕要问你们,难道唾手可得的洱海各部就不要了么那里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大周百姓就不拯救了么”
“陛下”都松芒布结突然喊道,“只要陛下助臣收回吐蕃,臣愿意将洱海各部献上”
“陛下,臣认为都松芒布结建议可行,吾等出兵吐蕃,不仅可以向那些臣服于大周的各个小国显示出我大周兵力强盛,也可以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臣服于大周,就能够得到大周庇护,等到吐蕃再次归于都松芒布结,就是我大周威震天下之时” ,o
这名官员是谏议大夫谷德,他的一番话获得朝中不少大臣的认可,他们纷纷附和,大赞谷大人说的多。
谷德的意见听上去确实合情合理,没有任何的问题,是一名正直的大臣应该说的话。
大殿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众位大臣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谷德这句话说的有理,要是大周承认了论钦陵的赞普之位,肯定会有不好的影响,其他的小国也会因此心存芥蒂,他们肯定在想,我都诚服你了,年年进贡称臣,你不帮我们就算了,还会落井下石。
那这样一来,还有哪个小国会以大周马首是鞍啊。
陈耳突然跪下,大声喊道:“陛下,臣请陛下将这卖国求荣的谷德立刻推出去斩了”
陈耳的声音很大,很响亮,压过了大殿之中其他大臣的声音,他的话瞬间让大殿变得鸦雀无声,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氛围之中。
第278章 陈耳的质问
陈耳的话吓到了大殿中的大臣,大家都是在讨论政事,他突然一顶大帽子压下来,要将人推出去斩了,这还能愉快的一起讨论么
谷德是谏议大夫,掌谏议得失,每天干的时候就是说你这件事情是对的,那件朝政是错的,皇帝你这里是对的,你那里是错的。
这些都是谷德本职工作,而且他这个人风评还不错,在朝堂上还是有些口碑的,现在陈耳突然来这么一下,让人们觉得有些诧异。
谷德微微愣一下,对着陈耳鞠了一躬,说道:“陈将军,老夫一生虽然不敢说有大功于社稷,但也算是兢兢业业、诚诚恳恳,无愧于陛下,无愧于百姓。
而且老夫胆子很小,卖国求荣的事情是断断不敢做的,将军在御前说这话,可有证据如果将军污蔑老夫,毁老夫的清誉,
老夫就算一头撞死在大殿之上,也要自证清白”
一个官员走出来,指着陈耳的鼻子骂道:“大胆陈耳,我看你是和那个李东升学的,越来越无法无天了,谷大人是何许人也,众人皆知的清官、好官,为人正直不阿,卖国求荣,这话睁眼瞎话,你也敢说出来”
又一官员站了出来,对着武则天说道:“陛下,陈耳无法无天,污蔑朝廷重臣,如果不严惩,难以让天下人心服”
“陛下,请严惩陈耳”
哗一下,又有不少大臣跪下,本来大殿之中就有三分之一的大臣跪了下来,现在这么一跪,大殿之中有一半的人跪了下来,可以看出这个谷德的人缘还算不错。
陈耳也跪在那里,不过他上半身挺得笔直,一脸的正气,丝毫没有半分愧疚害怕之意。
在看谷德,站在那里,风轻云淡,脸上还带有淡淡的笑意,一点都不为陈耳的弹劾感到半分紧张。
因为他无愧于心,他做得每一件事情都是为大周考虑,为朝廷考虑,他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自己的良心,自然不要害怕。
武则天坐在龙椅之上,高高在上看着陈耳,说道:“陈耳,你不是言官,如果没有证据就这么胡言乱语,朕可是要治你的罪”
陈耳跪在那里,昂着头,看着龙椅上的武则天,一字一句的说道:“回陛下,吐蕃在太宗年间,就一直骚扰我国边境,杀我军士、屠我百姓,虽表面上诚服,但其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天师在臣出发前曾和臣说过,吐蕃就是一只狼,你让它一步,它就会咬你一口,如果你给他一棒子,它就会竖起自己的尾巴,将自己变成一条狗,向你摇起尾巴。
所以天师告诉臣,到了吐蕃,不要手下留情,能杀多少吐蕃人就杀多少吐蕃人,杀到他们胆寒为止,杀到他们一看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