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 / 1)

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一九四夕 290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08章

  ◎三更◎

  一个小时前,周庆党从毛巾厂出来,和同方向工友一块儿在公交车站等车。

  夏天等公交车比冬天好多了,热归热,总不会冻得手脚冰凉。

  几人等了好一会儿,终于见到五路公交车缓缓驶来。

  “终于来了!快快快,上!”工友们互相招呼着,纷纷往前凑准备挤上公交车,这趟没挤上去,下一趟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呢。

  周庆党也跟着挪了脚步,往前看看玻璃车窗里,里面黑压压的全是人,人头攒动,就是没看到售票员...

  突然一个女同志从一头挤过来喊话,招呼大家往里头走,周庆党一看,不是刘念华。

  “快啊,周庆党,愣着干嘛?”

  “我突然想起有东西忘拿了,你们先走吧。”周庆党看着几个工友说话。

  “行吧,那我们先走了。”

  公交车装满人,车屁股冒着灰白色的烟又走了。

  周庆党继续等在公交站台,眼巴巴盼着下下一趟五路公交车。

  十五分钟后,终于来了!

  他照样上前搜寻一番,在拥挤的人群中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周庆党抿抿嘴,嘴角带着笑意,费劲挤上了公交车。

  刘念华第一眼就看到了上车的周庆党,不过她很快别开了眼,神色如常地找每个新上车的乘客收钱。

  快轮到周庆党的时候,她没有挤过去,只大声喊,“后面的同志把钱递过来。”

  周庆党准备好的钱被前面的乘客传了过去,最后又传回来刘念华撕的票。

  到月牙胡同一共十三个站,周庆党直到下车也没和刘念华说上一句话,公交车车门再次关闭,载着满车人离开。

  刘念华今天是早班,这是她最后一趟跟车,到了终点站收车轧账,这才紧赶慢赶往胡同去。

  她还忙着给两个儿子做晚饭,回家路上,她脑子里已经在琢磨晚上吃什么。

  家里还有几颗大白菜,十多斤土豆,四个鸡蛋,七斤西红柿。

  上回托梁宝珍两口子买回来的西红柿大多做成了西红柿酱,只留了少许吃新鲜菜。

  “弄个鸡蛋羹,再做个西红柿面疙瘩汤吧。”走在路上,刘念华自言自语起来。

  不过,前方站着的一个人让她止住了脚步。

  周庆党正在胡同口前面的巷子口站着,是刘念华回家的必经之路。

  “华姐。”

  “周庆党...同志,你好。”刘念华神情自若同他打了招呼,不过眼神没看向他,只盯着他后面的墙。“我忙着给小龙小虎做饭,先回去了啊。”

  刘念华快步就想从周庆党面前走过,却又被他一嗓子叫住。

  “华姐,上回我说的话是认真的。”

  周庆党自打上次向刘念华表明心意后,就一直被她躲着,以前每次在院里碰到还打个招呼,自己和小龙小虎玩儿也是常有的事儿。

  可那回之后,只要看到小龙小虎和周庆党玩,刘念华就立马把两孩子叫走,并且千叮咛万嘱咐不许他们再和周叔玩儿。

  周龙周虎再喜欢周叔也没法,毕竟还是听妈妈的话最重要。

  周庆党知道自己可能吓着刘念华了,原本想慢慢等等,刘念华离婚没多久兴许不想再结婚,自己贸贸然表明心意会唐突了她。

  不过上次罗红梅要给她介绍相看对象的事儿,终究没让周庆党沉住气。

  “周庆党同志!”刘念华自觉已经避开了这人,还管着儿子也避着,要不是担心张婶儿起疑,她都想让小虎白天去许盛杰奶奶那儿待着,自己也给一笔钱和干粮,可是周庆党还是不消停。

  刘念华严肃着脸看向周庆党,他浓眉大眼,五官端正,当初刚返城的时候看着沧桑不少,现在竟然已经眉清目秀许多。

  她是知道的,有人打听过想找周庆党处对象,张婶儿拿自己当知心人,说过这些话,还说过儿子不听话,非不愿意找对象。

  哪知道他是这个心思!

  “我是个离婚还带两个娃的女人,也就比寡妇好点儿,你还没结过婚,干什么要和我扯上关系?”

  离婚已经是刘念华这辈子做过最勇敢的决定,虽说这一步迈得艰难。

  到现在,还有些大妈大爷背地里说她没本事管住男人,不过这些风言风语不在自己院里流传,就像是东家长西家短地出现旁人饭桌上,在大伙儿饭后摇着蒲扇歇凉的时候被人随口一说。

  可那又怎么样?到底也撑过来了。现在她不愿意自己再被大伙儿议论。

  一个离婚的女人和一个没结过婚的返城知青,指定要被编排。

  “华姐。”周庆党清楚她的顾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直没敢有所行动,“离婚的女人怎么了?这又不是你的错,你别管外头的话,你现在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辛苦拉扯小龙小虎,不比那些嚼舌根的长舌妇强?”

  刘念华没想到周庆党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浓密的睫毛颤了颤,抬头看向他,“那也是我的事儿,周庆党同志,你应该听张婶儿的,好好去相亲,找个志同道合的对象一块儿过日子。”

  张婶儿人好,可让她接受自己儿子娶一个离婚带两娃的女人,刘念华觉得自己和张婶儿这份情谊也会毁了。

  “志同道合?”周庆党站直身子,看着刘念华娓娓道来,“我当年下乡当知青的时候经历了太多,一辈子的苦都在那时候吃过了。后来好不容易返城,家里掏空了家底给我买工作,还欠了外债,我离家几年,觉得城里变化太大,处处都和我走的时候不一样,在我爸妈面前,我没法说,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觉得回来一趟像是个外来者,原本我很熟悉的一切都变得陌生。

  可是,华姐,我看见了你,你比我坚强,比我厉害,再苦再难也熬下去了,我每回看见你在灶台忙碌,一个人做那么多事儿,还要照看小龙小虎,我都想帮帮你,可是你好像又不需要人帮,再多事情你都一件件做好了。后来我也像你那样慢慢融入现在的生活,大杂院里别人都是有条不紊地生活,只有我们两个,在适应新生活。

  那时候,我每天早上出门前看到你对我笑笑,招呼一声吃了没有,我一天就满足了,干活也有劲儿了!

  刘念华同志,我觉得你就是我最志同道合的人,是我想结婚的对象。”

  刘念华被周庆党一番话震在原地,从来没有人对自己说过这种话,就连以前的周国平也没有。

  一瞬间,刘念华鼻头有些酸,她抿抿嘴,压抑住内心的情绪,苦笑一声,“周庆党同志,我离婚了还有两个孩子,你别犯糊涂!我们是不可能的!”

  说罢,不敢再看他的眼睛,匆忙跑了。奔跑的时候有风在耳边呼啸,刘念华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该想些什么。

  跑了一百来米,快到胡同口的时候,正好看见梁宝珍两口子骑着自行车在路边。

  刘念华收敛住内心情绪,勉强挤出个笑容,“宝珍,小许,才下班回家啊?”

  “哎,华姐,你也才下班啊?”

  梁宝珍看看身后不远处的周庆党,这人站在原地,没有动静。

  担心被人误会,刘念华率先解释,和周庆党撇清关系,“刚回来碰到周庆党同志,我还问了他,他厂里有没有瑕疵毛巾处理呢,可惜没有。”

  “哦哦,那我们回吧。”

  梁宝珍和许盛杰都从自行车上下来,对视一眼,同时发觉了不对劲。

  怎么突然叫周庆党同志?非常不对劲!

  不过三人回到大杂院后,许家的第二辆自行车很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许多人家一辆自行车都没有的时候,许家居然有两辆了。

  有人羡慕不已,钱晶晶围着一辆凤凰,一辆飞鸽的自行车看了半晌,和自己男人徐海嘀咕,“我们也抓紧攒钱买一辆吧!”

  “好,努力攒钱,争取早日买辆自行车!”

  当然也有人发酸的,罗红梅小碎步过来,看到许家的两个大家伙什,眼热又嘴贱,“宝珍哪,你们家怎么又买自行车啊!真是钱没地方使?该说不说,你们小年轻不会过日子,这结婚一年多买多少东西了。”

  罗红梅一直觉得梁宝珍是个败家娘们,偏偏周云还不管!许盛杰就像是个被狐狸精迷昏了头的男人,任由娘们败家!

  “罗婶儿,我们自家的钱想怎么花怎么花。”许盛杰直接一句话堵回去,堵得罗红梅差点嘴皮打架。

  “是,都是你们的钱,咱们肯定不能过问,就是这一家就两辆自行车是不是太小资做派啦,一点儿不艰苦朴素!我们可都是两条腿走路的,走路光荣!”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他们扣个帽子再说,罗红梅深谙占据道德或者舆论高地的重要性。

  尤其是享乐主义,小资做派都是要被批判的。

  梁宝珍拿着帕子擦擦宝贝自行车,这才扔回水槽搓洗,顺便回她话,“罗婶儿,我们买自行车才是社会主义做派啊,有了自行车上下班更方便,时间也缩短了,我们在厂里发光发热,贡献力量的时候也更有时间有劲儿,这怎么能是小资做派呢,这肯定是光荣的无产阶级力量嘛!

  一辆自行车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奋斗,更好地投身建设!”

  “宝珍说得对。”程彩丽抱着孩子帮腔,她嗓门大,院子里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罗婶儿,你家也赶快买一辆吧,不然光凭两条腿走路怎么奋斗啊?生产建设可就差你这一哆嗦啦,去晚了都赶不上趟!”

  “你!”罗红梅哪里舍得这个钱,再说了,自家也没有自行车票,“哼,我走路我光荣!”

  梁宝珍看着她酸得眼睛都红了,懒得搭理这人,挨个拍拍两辆自行车,心满意足,这可是自家大宝贝。

  三天后,她就骑着新的飞鸽牌自行车去高考估分填志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