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 / 1)

第101章

  施粥

  李昭醒来时,感觉头像撕裂开一样疼,踉踉跄跄地起身,谁成想直接一脚踩空,从床上滚了下来。

  听到动静的暗卫们连忙进屋查看,扶人的扶人,端粥的端粥,一时间这小小的屋子里挤满了人,还都是些李昭不认识的。

  “你们是?”

  李昭看着眼前的陌生面孔,有些疑惑地问道。

  “拜见太子,我们都是皇上派来保护太子的,谁成想还是来得太迟,让您受苦了!”

  “我父皇?”

  莫非是信送到了?李昭心想。

  “太子,您太久没用膳,太医说您现在只能喝点清粥。”暗卫把小碗递到李昭手里,有些哽咽,堂堂一国太子,居然现在沦落到只能喝粥的地步!

  “粥啊,快给我。”李昭连忙接过,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

  一旁的暗卫们见此忍不住落泪,没有滋味的白粥都能喝得这么香,太子究竟在这滇郡受了多少委屈啊!

  “你们哭什么啊?”

  李昭看着一群大老爷们在这哭唧唧,顿时有些受不了了,看了看手里的粥,问道:“难道你们也要喝?”

  一个有些暴躁地暗卫直接跪了下来,捶了捶地板,说道:“太子,您受苦了!吃完这顿,属下们这就护送您回京!”

  李昭舔干净了汤勺,说道:“还有没?再去给我盛一碗。”

  因为碗太小,一连喝了五碗,李昭这才有些饱,吃饱喝足的李昭看了看痛哭流涕的暗卫们,十分郑重地说道:“本宫不回去!”

  “太子,这里现在很危险!”

  暗卫们有些着急,他们这回的任务就是带太子回京,任务完不成,他们被处罚是小,太子的安危才是大啊!

  “本宫睡了一觉,总算想清楚了点,一味地自责自己其实什么用都没有,那些百姓还是在挨饿、生病,所以本宫决定要戴罪立功,再重建个更好的滇郡!”

  “你们是不是都被本宫的决心感动哭了!”

  李昭大笑出来,同时下定决心,就算滇郡的百姓这回再怎么骂他,他都不走了,他一定要让这里的百姓安居乐业,要让这里逐渐变得繁荣起来,要让百姓就算不过年过节也舍得吃肉!

  “太子……”

  暗卫们还想说些什么,李昭直接捂住耳朵,说道:“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然后又跑出屋子,喊道:“阿越,阿越,我改变主意了,我要当皇帝,你将来一定要辅佐我啊!你要不辅佐,我就咒你一辈子娶不着媳妇!”

  这也就是李昭,要是换了别人说这话,九族都不够株的。

  “太子就算不咒,逍遥王也不一定能娶着媳妇。”顾盛笑着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把画扇,潇洒打开,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

  “你是?”李昭疑惑地看着眼前有些奇怪的男人,自己认识这个人吗?莫非是阿越带过来的?

  东易一听怒了,直接摔了熬粥的铲子,气呼呼地说道:“我呸,顾盛,你想死是吗?我家主子怎么就娶不着媳妇了!”

  “我告诉你,我家主子有喜欢的女子,就是林……”

  “咳咳,东易,粥糊了。”东匕连忙上前捂住他的嘴,把他拽到了铁锅前,让他继续熬粥。

  “你拉我干什么,他敢咒我主子!”

  东易看着顾盛那张笑脸就想踹过去,有他这么做人的没有,居然咒他家主子没媳妇!

  “我怎么不知道我有喜欢的人?”

  东方越的声音响起,东易连忙推开拉住自己的东匕,老老实实地去熬粥。

  东匕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让他闭嘴他不听,这可就怪不得别人了!

  “阿越,我想好了,我父皇退位后,我要当个好皇帝,到时候封你做护国大将军……”

  还没说完,李昭就讪讪地笑了笑,说道:“我忘记你已经是大将军了。”

  东方越没说话,一旁的顾盛倒是凑了上来,笑着说道:“不愧是我主子,就是有抱负啊!”

  “你主子?”

  李昭有些惊吓,连忙躲远了点,说道:“你是顾盛,李谙小舅舅,怎么会成我的手下了。”

  “我给你找的,他现在只是庶民。”

  李昭看了看东方越,又看了看顾盛,“你确定他不会捅我一刀?”

  顾盛倒是没生气,继续走上前,说道:“太子,小的对你可是一片真心,天地可鉴啊,怎么会背后捅你一刀呢!毕竟我顾盛就算要捅也是当面啊!”

  “阿越,你看,我不要他。”

  东方越一把扯过李昭,扔到顾盛旁边,说道:“信我,他是个人才。”

  “我……那也行!”

  李昭有些委屈地点了点头,其实他倒不是怕顾盛捅他,他是嫌弃顾盛,因为真能把他恶心到吃不下饭。

  “主子,粥熬好了,放了好多米,熬得特别粘稠!”东易笑着把底下的柴火扑灭,他不会做别的,但是熬点粥还行,毕竟这也没什么难度。

  “李昭,今天你去府外施粥。”

  “阿越交给我的任务,保证完成!”

  李昭笑了笑,让那些暗卫把粥扛到门口,李昭蒙好面就去施粥。

  这边升起的烟火吸引了不少难民过来,都在府外堵着,闻着飘出来的米香味,难民们想打开门进去,但最后还是无果,只能干等着。

  终于,紧闭的门打开,有几个人蒙着面,小心翼翼地把粥扛了出来,难民们想伸手去抢,蒙面捂住口鼻的男人直接拔出剑,直抵他的喉咙,这时另一个蒙面穿着黄衣的男子说道:“粥,大家都有,不要急,排好队。”

  黄衣男子正是李昭,他把一碗碗的粥打好,递给那些难民。

  而此时府内的炊烟又燃起,东易还在忙着熬粥,难民太多,一锅粥可能不够。

  东方越看着忙碌的众人,陷入了沉思,施粥总不是长久之计,毕竟粮食总会有吃完的那一天,怎么样让百姓自给自足才是永远的王道。

  滇郡地方虽然不大,难民的数量却也不小,怎么处理还有点伤脑筋啊!

  京城内的林清音也忙得很,因为怕缠着的那些绿藤枯死,没法再种红薯,林清音就去求了皇后娘娘,让她把宫里烧琉璃的师傅借自己用用,刚好那片菜园子还空了一大块地,建个小温室,最后实现红薯自由。

  国公府的人没多管,就随林清音去折腾。

  古时候十三岁的女子理应相看夫家,但蒋依儿心疼闺女,所以不愿多加束缚。

  更何况还有阿依慕在,阿依慕绝不允许自己的女儿钱诺诺十五岁就成亲,说是最起码要等到十八岁,蒋依儿本来是去谈亲事,最后却被成功洗脑,觉得自己的女儿也不应该那么早就成婚。

  林家有女,一手琴艺,名满京城,且家世显赫,又何愁婚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