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不还有鹰号飞船在陪着它么?”老猫说,“这俩货应该相看两不厌,一直互相看到世界末日。”
唐跃扭头望着远处的鹰号飞船,下降级仍然稳稳地伫立在那里,就连唐跃也不知道鹰号飞船还能屹立多长时间,它由高强度的复合材料与金属构成,这些材料的瓦解需要极其漫长的时光,在鹰号飞船倒塌之前,它肯定就已经被风沙掩埋了。
被掩埋之后,鹰号飞船仍然将长久地伫立下去。
“你知道khodovarikh气象站和斯拉瓦的故事么?”老猫问。
“那是什么东西?”
“它曾经是俄罗斯伯朝拉河边的一座气象站,位于北极圈内,那是世界上最偏远的气象站,它距离最近的城镇都有直升机飞行一个小时的路程。”老猫说,“斯拉瓦是气象站中唯一的一个观察员,他在那座气象站内工作了十三年,唯一和他作伴的就是一只鹦鹉。”
唐跃愣了一下。
“后来有一位摄影师去khodovarikh气象站拜访了斯拉瓦,那是在2014年,斯拉瓦当时已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摄影师惊讶地发现气象站内的时间仿佛定格了——墙上贴着苏联时代的墙纸,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斯拉瓦使用摩尔斯电码与外界联络。”老猫接着说,“那根本就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只有一座旧灯塔,一个老人,和一只鹦鹉。”
唐跃想象着一个老人守着漫漫的长夜,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听着收音机中的广播,与繁华喧闹的外界遥隔冰天雪地千山万水。
在某些事物身上,时间总是流逝得很慢,光阴无法留下痕迹,比如说老人,比如说墓碑,在北极圈内甚至连昼夜更替也很慢,在漫长的极昼和极夜里,那个名为斯拉瓦的老者守着一堵墙,一只鸟和一座旧灯塔,过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活,安静淡然地留在原地。
“老爷子真牛逼啊。”唐跃轻声说。
“其实我觉得寂寞和单身是一样的。”老猫又捅了唐跃一刀,“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他没有想过离开么?”唐跃问,“那个斯瓦拉。”
“他是气象观察员么,气象观察员就是这样的职业,经常深入常人所无法抵达的恶劣环境中,比如说与世隔绝的极地观察站,或者驾驶飞机深入飓风的风眼,乘坐飞船到火星上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也是观察员,和斯拉瓦是同一类人,你们都是守望者。”老猫说。
唐跃一怔,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守望者?”
“火星之上,我们坐下来观看,我们将看到什么?”老猫高声说,“我们能看到一粒微不足道的浮尘——但你所爱的每一个人,认识过的每一个人,听说过的每一个人,历史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之上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历史上所有的欢乐与痛苦,千万种自以为是的宗教,各不相同的意识形态,千变万化的经济思想,所有的猎人与强盗!所有的英雄和懦夫!所有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所有的帝王与平民,所有恋人,所有父母与孩子,所有伟大的发明者与探索者,所有的政客,明星,领袖,所有的圣徒和罪人,都曾经生活与此处——一颗悬浮于阳光之中的微尘。”
老猫不知道在背什么台词,声音慷慨激昂。
“你看到的是地球,是全人类,是一切的道德与罪恶,一切的种族与肤色,你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守望全人类的人。”
唐跃抓起一把脚边的泥土,有点发怔,不知道该说什么,他觉得老猫委实有点抬举自己了……自己只不过是个幸存下来的无名小卒,何德何能就成为人类文明的守望者了?
老猫从来没有这么高看过自己,人类文明守望者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听上去还神秘莫测的头衔居然会安在自己头上,以往他在老猫眼里向来都是一无是处的造粪机。
“然后你就把地球搞丢了。”老猫拍了拍巴掌,“麦冬小姐,种子晾干了,接下来该干什么?”
唐跃差点心肌梗塞,这只猫三句话就把地球消失的大锅甩到了自己头上。
他坐在沙地上,身边是支起来的太阳能电池板。
唐跃每天都起得很早,经常坐在昆仑站的门前看日出,火星上的日出比罗布泊上的要稍小一圈,但是看上去更亮,这可能是大气散射的原因。
苏轼曾经在词中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思是无论身在何方,我们所看见的都是同一个月亮,虽远隔千里不相逢,凭月宫遥寄追思。唐跃此刻看到的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但那些本应和他看到同一个太阳的人却已经不在了。
他分明是个幸存者,但不知怎么,心中却生出自己遭到抛弃的感觉。
唐跃叹了口气,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来了,他拍拍屁股起身,返回昆仑站,准备继续种番茄。
·
·
·
作者君注:文中老猫台词出自卡尔·萨根先生的《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
第一百零二章(2)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昆仑站里,老猫和麦冬正在捣腾番茄种子。
“我们需要一个芽床,在番茄种子发芽期间让种子保持湿润,可以用浸湿的棉布或者纱布……唐跃回来啦?”屏幕上的麦冬看到进门的唐跃,打了个招呼,“电池板都搬好了?昆仑站上今天天气怎么样?”
“电池板已经搬好了,大晴天。”唐跃卸下明光铠的生命维持系统,丢在那儿让它充电,“在这鬼地方有一个好处,晒咸菜不用担心天上下雨,我要是萝卜干星人肯定喜欢火星。”
老猫找到一只铁餐盘,把十颗番茄种子摆进去,然后拆开一包医用纱布,用水浸湿。
唐跃从臃肿的明光铠里钻出来,找了个女孩看不到的角落,干净利落地脱掉了身上的衣服,披上保温毯,再次化身为火星山顶洞人。
老猫小心翼翼地用湿润的纱棉把番茄种子轻轻包裹起来,然后放置在餐盘里。
“种子发芽时记住温度必须保持在二十五摄氏度左右,低温对幼苗的萌发不利。”麦冬提醒,“经过催芽的种子,只要静待三到五天就能萌发了,种子露白之后你们就可以把幼苗栽进泥土中。”
“什么叫露白?”
“露白就是萌芽出头了,可以看到白色的胚芽。”麦冬解释。
老猫点点头,把包裹好的番茄种子放上架子,昆仑站的室温就是二十五度,这个温度很适合番茄生长,老猫搓了搓爪子,很有些兴奋,它很快就能看到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冒头了。
麦冬长出了一口气,种植番茄的初步工序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老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