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 章(1 / 1)

死在火星上 天瑞说符 2000 汉字|9 英文 字 2个月前

者是一个直径超过四米的巨大圆柱体,复合材料的硬性壳体,在猎户座飞船上它是乘员们的生活场所,猎户座系列飞船拥有与空间站相似的生命维持系统,活动空间相当充足,飞船上甚至有个小小的棋牌室,可以打麻将。

老猫拆卸下来的α,β以及γ号舱段都是服务舱,它们与联合空间站对接之后,自身的生命维持系统就可以作为空间站的备份。

麦冬用安全带把自己扣在服务舱的舱壁上,与β号舱一起移动,前方不远处就是希望号舱,对接机构已经准备就绪。

β号服务舱的外壁上印刷着巨大的蓝色英文字母:“peace”,就在麦冬的身子底下,女孩一低头就看到它了。

原来这段舱室是有名字的,它的原名叫做和平号。

仔细想想,无论是火星空间站还是猎户座飞船,每一个舱段其实都寄托了命名者们美好的期望,他们把这些舱室叫做希望号叫做和平号,然后用火箭把它们送上太空送上火星……人类把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送往一亿公里之外的陌生世界,希望它们能脱离现实的泥淖,在另一个星球上生根发芽,成长开花。

这大概也是我为之坚持至此的东西。

麦冬默默地想。

和平号舱与希望号舱碰撞,轻轻一震。

“β号舱捕获成功,捕获锁正常,对接锁正常!建立机械连接!”唐跃紧跟着汇报,“电力系统接通,电脑自检正常!”

“没有问题。”麦冬在现场观察。

她揪着舱外的缆绳,一步一步地往前攀爬,每爬一步,麦冬就得摘下安全索的搭扣,锁在前方的舱壁上。

在舱外活动还是相当耗费体力,尽管失重状态下重量已经不再成为负担,但零重力又会带来许许多多其他的问题,比如说不好控制自己的身体,工具总往意想不到的地方乱飘。

重力带来的是稳定,一把椅子放在地面上,你不推它就不动,但在失重状态下,这种天生的稳定荡然无存,麦冬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她的绝大部分体力都在努力维持自己的稳定和平衡。

β号舱段对接成功,联合空间站又往外长了一截,从今往后希望号实验舱就不再是空间站的边界了,和平号舱的容积比希望号舱更大,麦冬可以在里头打滚,滚来滚去。

接下来老猫将γ号服务舱——实际上是联盟号服务舱与发现号舱对接,咔嚓一下,联合空间站的内部总容积就扩大了三分之一。

“ok,ok,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老猫拍着巴掌,“麦冬小姐,你做得很好。”

至此,猎户座二号飞船上的三个主要服务舱已经拆除完毕,联合空间站的改装工作正式完成,剩下的四个充气舱段将不会与空间站对接,它们会作为缓冲气囊绑在鹰号登陆器上,而这将是第三步的工作。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飞行控制程序修改完毕,这台破电脑死了七次机,总算是把任务完成了。”老猫拍了拍工作站的机箱。

唐跃坐在边上,对这台劳苦功高的计算机投以怜悯的目光。

老猫就是个剥削劳苦大众的地主。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测试了,这个是降落前最重要的一关,我们要第一次来验证这个方法是否真正可行。”

“模拟测试?”唐跃问,“就跟我们当初在地面上时进行的一样么?”

在真正上天之前,猎户座一号的机组乘员们都参加了训练,酒泉是火星计划的训练中心之一,拥有一比一大小的猎户座飞船和联合空间站全套模拟设施,占地面积极其庞大,唐跃他们穿着厚重的舱外服在水池里沉沉浮浮,一遍又一遍地开舱门关舱门。

地面训练是任何航天计划必经的一关,不同的人训练科目不同。

像老王老汤那样的指令长职业宇航员,科目最多最繁重,不过这种人大多是老手,不是第一次上天,所以驾轻就熟。

“是的。”老猫点头,“除了不让猎户座真正进入大气层,我们要完全模拟整个着陆过程,从发动机的控制,到姿态的稳定,再到着陆时的状态,从头到尾全部模拟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制定应急预案。”

“你又要受累了。”唐跃叹了口气。

老猫一怔,“没事,不累。”

“不,我不是说你,地主老爷……我是在跟它说话。”唐跃指了指惠普工作站的机箱,“猫老爷,你怎么也好意思腆着老脸说不累?”

·

·

·

老猫挥舞着纸笔,戴上耳机,“来来来!全体都有!所有人进入工作状态,我们要开始第一次降落了!让猎户座进入大气层试试,看它究竟能撑多久!”

“第一次模拟测试。”

“简称一模!”

第二百八十一日(2)戈达德之墙

麦冬钻进鹰号登陆器,关上对接口的舱门,坐在指令长的椅子上,系上安全带,舷窗的挡板一一合拢,光线暗了下来。

“猫先生,我就穿着舱内服进行测试吗?”

“一模先穿着舱内服。”老猫回答,“目前的计划相当粗略,还有很多细节需要修改和调整,二模的时候再换成舱外服。”

“我明白了。”麦冬仰靠在椅子上,收紧安全带,“那我需要做什么?”

“等我们的好消息。”老猫说,“麦冬小姐,这就是你唯一需要做的事。”

在正式的降落过程中,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都将由电脑和猎户座飞船完成,剩下的百分之十由唐跃和老猫搞定,麦冬只需要待在登陆器中,努力保护自己。

毫无疑问刚刚出炉的飞行控制程序只是个雏形,并不成熟,老猫不指望能一次成功,模拟测试就是在试错,不断地试错不断地修正,发现问题就解决,直到它能担负起重任,将麦冬安全带下来为止。

老猫背着双爪,面对墙壁而立。

昆仑站的半边内壁上贴满了稿纸,纸上尽是密密麻麻的计算和图形,这些全部都是老猫与唐跃的工作结果,在过去制定降落计划的几天内,昆仑站彻底变成了一间航天工程研究所,一人一猫反复而激烈地争论计划中的每一个小细节,经常争着争着就对骂起来,他们在白纸上画图计算,然后把草稿纸贴在墙壁上,一个小数点都能讨论到深夜。

如果什么人有幸来参观昆仑站,看到这满眼的算式,大概会认为这里住着一个科学疯子。

后来唐跃把这面墙称作“戈达德之墙”。

麦冬没有见过这面墙,因为所有的汗水都在摄像机的背后。

自从大学毕业之后,唐跃再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刻苦地学过物理,他一阵恶补轨道力学,只为了能听得懂这只见鬼的猫究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