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那么好过的,尽管顾昭为出海做足了准备,包括淡水都准备了不少,可海上风险莫测,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
海军的领队也跟着进京的,他是燕沐手底下的一员副将,追随燕沐多年了,这次船队出海能这般顺利,将折损降低到最低,他的功劳也不可抹杀。
坐上海船没用太长时间便到达临近京城的一个海岸口,皇帝早派了人在此等候顾昭一行的到来,上岸后将货物装满了一辆辆马车,再由陆路进入京城。
当这支队伍从城门口入京时,可引起不少人的围观,海船靠岸时,这消息就送进了京城,所以众人等候多时了。
“看,那是顾大人,顾大人亲自带队进京了,顾大人还是那么好看,这些年下来也没多少变化,就是更具威势了。”
“看顾大人身后十几辆马车,这些马车上都装满了东西吧,那从海外得带回多少好东西啊,这回收获肯定不小。”
“我听说就连京城都有不少商人跑去姚城了,就等着从海运司里接手运回来的货物,就是时间太短,还没消息传回来。”也是,顾昭从海路,比起其他商人速度快多了。
顾昭连人带货一起进了皇宫,皇帝皇后和皇太女一家三口,以及不少大臣,都聚在皇宫里等着顾昭的到来,同时也想知道海外的更详细的情况。
“陛下,顾大人在外求见。”
“快快叫他进来。”
皇帝等不及地亲自走下来,那边顾昭为首,一行人进来见到皇帝就连忙行礼,皇帝亲自将顾昭还有其他人扶起,并开怀大笑。
“好,好!朕听说你们从海外带回来一种闻起来臭的水果,是不是真有其事,快抬进来让朕瞧瞧。”
顾昭失笑,没想到传得这么快,都到宫里来了:“陛下,是一种叫榴莲的水果,闻起来的确不雅,但口感很不错,只是不易多吃,容易上火。”
不用顾昭吩咐,后面宫人就连忙将叫榴莲的水果抬进来,并飞快剥开其中几个熟透了的,将果肉装盘,这一切都是在偏殿里进行的,做好后请皇帝以及众人去偏殿品尝,免得将这大殿都给熏臭了,人没办法待下去。
果肉一剥出来,这偏殿内便弥漫开一股难言的味道,皇帝发现有人拧起了眉头,还欢快地笑起来,显然大臣们的表情娱乐了皇帝,当然第一波品尝的人是宫人和御医,御医是检查能不能食用,不过因为带来的是当地人食用的水果,所以这应当没有问题。
第405章 赚翻了
皇帝都不嫌这味道难闻,还颇有兴致地尝了一块,尝过后夸了几句,这让下不了口的一些大臣,也只得狠下心也吃了一口,表情就跟吃毒药似的,然后跟着皇帝逃也似的出了偏殿。
偏殿中有其他水果呈了上来,都是没有异味的,比如菠萝就得到不少大臣的夸赞,不少人好这酸酸甜甜的一口。
其他箱子也陆续抬了进来,当打开后,殿内发出不少抽气声,皇帝也情不自禁地走到箱子前面,从里面拿起不同颜色的宝石看,还有那透亮的翡翠,最后那高大的珊瑚抬进来时,更叫人看直了眼。
“海外莫非宝石成堆?快跟朕说说海外的情况。”
张大人和唐大人是负责与海外人士接触及交换物资的,因而最有发言权,随后就由他们为在座各位讲述海外的经历,尤其是众人感兴趣的金银珠宝,各地情况不同,有的地方的贵族,看到他们拿出来的瓷器丝绸,毫不犹豫地拿出大块金子来交换。
两人的口才都很不错,一讲就讲了近两个钟头,中间灌了好几杯茶,要不是用膳时间到了,皇帝和众人还能继续听下去。
比如越往南走,气候越热,那里常年高温,就没有冬天的时候,因而那里的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甚至四熟,叫众人听得羡慕不已,那岂不是人人可饱腹,也用不着担心穿不暖的问题。
两人写的日志也留了下来,不过顾昭早让人誊抄了一份留在海运司,随后皇帝留了两人以及燕沐手底下的副将一起用膳,当然顾昭也是一样,没有他牵头,套来这么多银子,海运司也无法运转起来,更别说出海顺利了。
用完御膳后,皇帝就下了旨意,给带队出行的人都升了官,其他跟船出海的人也统统有奖赏,偕大欢喜。
顾家人和黎氏都盼着顾昭回来,不想顾昭进宫就待了这长久,出来时天都黑了,不过他们也没太过担心,知道皇帝肯定要详细询问出海情况,因而顾昭回府时,大家都已用好晚饭,知道顾昭不累后,又围着他问了一通出海的情况,这是如今满京城最关心的问题了。
就连宋泽也过来了,他想在京报上开一个关于海外报道的专题,所以等顾昭回姚城时,指不定还要多带一个人,也就是京报的工作人员。
顾昭他们出宫后,皇帝留了皇太女说了好一会儿话,顾昭带来的那些珍贵宝石还摆在殿内,之前有其他大臣在,皇帝还矜持些,这会儿只有女儿在跟前,不免流露出了些惊色:“朕没想到海外如此富裕,不对,不应该用富裕这个词。”
燕向熙也拿起一块翡翠把玩:“父皇说得不错,这些宝石对我们珍贵无比,可在当地虽然值钱,但应当没有珍贵到我们这般程度,听张大人唐大人的意思,他们那里虽然不愁吃穿,可真正富裕的人并不多,其他物产也不及我们大周丰富,我们大周才是地大物博。”
不然也不会送出去的瓷器茶叶还有玻璃制品以及肥皂那么受欢迎,受当地的贵族追捧,争相购买,所以燕向熙以为不可过于贬低自己,抬高对方。
“对,熙儿说得不错,不过海外也有不少我们大周缺乏的东西,正好可以通过海外贸易获得,海运司的建立,非常好!海军的建设也必须保持下去,如果将来碰上什么天灾,海外也是粮食的一个重要来源之地。”皇帝考虑得非常长远,这是他听到当地作物一年三熟甚至四熟后想到的。
“不错,甚至我们可以提前跟当地居民合作,让他们为我们种植粮食,等收获后再专门派船队去运粮。”
父女俩越谈越高兴,这次船队因为第一次出行,作为先行者是先出去探探路的,因而受顾昭叮嘱并没有走得很远,可就这般也让他们看到了海运司的前景,将来有条件走得更远,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海外消息,和各种海外特产。
第二日皇帝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