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文思书院,将来也要像顾大人一样做个好官,为更多穷苦百姓作主,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回去的路线和来时不一样,离开江南城后这一行直接往姚城去了,去姚城看望过黎二舅后,便从姚城那边坐海船北上,省得在马车上颠簸,大家都觉得顾昭这提议好,回京路上还可以见识不一样的风景。
黎二舅早早派了人在城门口等着外甥一行,也事先给他们安排好了海船。
顾昭他们在姚城停留了两日,黎二舅亲自放下公务带他和顾沐在姚城转了转,去看了盐场,还去了最好的酒楼品尝最鲜美的海鲜,如今姚城的日子越来越好,来往的商人都增加了许多,这一切都是因为海鲜罐头还有盐场带来的,不过这段时间以来黎二舅也一直提心吊担,怕外甥在江南动作太大,得罪的人太多,那些人会铤而走险对他不利,如今看到顾昭安好无恙地来到姚城,他这颗心才安了不少。
妹妹只有顾昭这一个儿子,黎二舅可不敢想如果顾昭出事了妹妹会是何种情形,只能说外甥和顾沐太过大胆。
两日时间一过,黎二舅便将顾昭一行送上等候在岸边的大船。
看到高大的可以出海的船只,顾昭突然问黎长朔:“二舅,海边这样的海船多吗?”
黎长朔摇头说:“不多了,周朝禁海运的时间不短了,因而这样的海船所剩无几,这些船还是舅舅为了运送货物给找出来的,陆路的运送不及海上方便,而且容易损毁,数量也有限。昭儿怎会想起问这个的?”
顾昭像是不经意地说道:“海运有禁也有开的时候,指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重新开海运,到那时,姚城会更加富裕吧,比起江南城也不会差多少。”
黎长朔说:“海上海盗横行,出海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这几条船也是因为沿着海岸线走,才会比较安全,否则也损失不起。”
顾昭说:“海盗这东西,越是怕他他越是猖獗,总有一天会改善的。”
黎长朔眨眨眼睛,总觉得外甥不像是无意中提起,难道真会有那么一天,因为这样想着,黎长朔便将造海船一事放在了心上。
顾昭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登上海船后便挥手跟二舅道别了,没过多久岸上的人便消失在他们视线之中。
刚上海船,大家都挺兴奋,包括顾沐也是如此,他同样是第一次坐海船航行在大海中,海面一眼望不到尽头,这感觉新奇得很,不过没过多久,就有不少人出现晕船症状,包括史茅二人也吐得唏里哗啦,好在船上的人有经验,早早备好了药,服用后他们的症状才稍微减轻些,但也没有最初上船时的那股活力了,一个个变成咸鱼干了。
顾昭和顾沐倒还好,时常跑到甲板上吹风看海景。
顾沐忽然问:“哥哥,你临走前跟二舅说的那番话我听到了,哥哥是希望朝廷开海运吗?”
对顾沐顾昭自然不会隐瞒的,点头说:“对,我是赞同的,木头你知道海外有些什么吗?”
“海岛?海寇?”
顾昭笑起来:“还有金山银山呢,还有另一片陆地,我没有骗你,是真的有金山银山,无主的,不过海运也不能毫无准备地贸然开,海寇的问题的确严重,所以需要先有一支军队来保护来往的商船,不过眼下陛下应该没有这个精力,可我相信迟早会实现的。”
就算一时半会儿实现不了,他也会想办法促成海运的开启。
顾沐眼里是满满的信赖:“哥哥说有金山银山,那肯定就有,如果朝堂上那些官员不同意建军队,那就由我来完成吧。”
顾昭笑着拍拍他手臂:“好,到时我们一起出海,去看看海外的风景。”
“好!一言为定!”
他们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不知道还有人特地在进京的半路上等着他们,顾昭顾沐对盐商的那番整顿,有些盐商赔得裤子都没了,这些人吃他们的肉喝他们的血的心思都有了,所以便想要孤注一掷,试图在半道上找人扮成劫匪劫杀他们,然而这些埋伏的人始终见不到顾昭他们队伍的影子出现。
最后消息还是传出来了,原来顾昭一行并没有走陆路,而是绕道去姚城改走海路了,可将那几个盐商气得牙痒痒,却又束手无策。
从海上再回到陆地,晕船的人像是重又活过来了,连同船上的货物一起运送到京城,当天就赶到了,看到那熟悉的高大城门,顾昭顾沐还没来得及感慨,就看到前来接他们的人了。
第315章 顾昭的去向
顾家和黎氏轮流派了人守在城门口,等着顾昭他们回来,这天终于将人接到,顾沐也先跟着顾昭去了顾家。
稍微洗漱后两人就递了牌子进宫,告诉皇帝他们回来了,然后就是等着皇帝诏见他们了。
进宫的旨意倒没传来,不过皇帝特地派了太监跑来一趟,让他们今天在家好好休息,晚日早朝过后再进宫说话,顾昭顾沐自然没有不依的。
看到顾昭顾沐两人安好无恙地回来,顾家二老和黎氏眼睛都红了,虽然顾昭时常写信回来,信里将江南的事说得轻描淡写,但他们有其他的途径知道江南的情况,哪可能真像顾昭说的那般轻松,其他不说,七年前的柳大人不就差点满门被灭,如今也就剩下柳琮一个。
宋泽和叶秀鸣从衙门回来后便第一时间来看望顾昭顾沐了,拍着顾昭的肩膀说他黑了,也瘦了,不过也高了,跟离京时变化不小,可见地方上果真能锻炼人,他们也希望将来有一日能到地方为官。
虽然想与顾昭彻夜长谈,不过他们一路劳顿,明日又要进宫,因而说了会儿话便告辞离开了,改日再聚。
第二日算好时间,顾昭和顾沐一同进了宫。
皇帝刚下朝,和姚首辅等人正等着他们,顾昭顾沐人在江南时都是事无具细向皇帝汇报清楚,所以两人在那边干了些什么倒不用再重复了,不过两人能做得这么干净利落,让皇帝有些意外之余也很高兴,否则他在京城不可能这么快就解决宁王父子。
年后京城砍掉一批官员脑袋,又摘了一些官员的乌纱帽,翰林院里也有批庶吉士补充进官员的队伍里,如今太平盛年,皇帝根本不缺人使。
皇帝高兴道:“顾爱卿在江南做得不错,爱卿在回来路上,可有想过回京后想去哪里办差?”
皇帝一高兴,大有六部让顾昭尽管挑选的意思,姚首辅在边上笑眯眯地看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