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一路科举过来,其实碰到不少人因为短视问题而痛苦,老花眼就更多了,否则老眼昏花一词从何而来。
当新一期报纸发行时,玻璃铺子旁边又多开了个入口供人出入,里面便是为患者配制眼镜的地方。
探花郎又发文章了,这本就是个噱头,无论是权贵还是老百姓,对此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读报点处,老百姓一听有探花郎的文章,其他的都不要听了,让读报的人赶紧先念探花郎的,他们就是想听探花郎的文章。
“顾昭的文章?他又在京报上发文章了?听说这位顾大人忙得很,居然还有空写文章?我来瞧瞧他这次又写了些什么。”这是想要挑刺的人,想挑顾昭的文采,似乎将顾昭踩下去了,他便能压顾昭一头。
“顾昭的文章?快快拿来我瞧瞧,这家伙每回都能弄出不小的动静,看这回又是什么。”这是保持了极大的兴趣。
便是那未婚的少年郎和闺阁千金小姐们都表现了浓厚的兴致,特地叫人从外面买来报纸,然后聚在一起看报探讨,凭顾昭一人,就能给京报带动不少销量。
结果顾昭的这篇文章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给人治疗眼疾的?顾昭什么时候会看病了?这眼疾是那么好瞧的?
“文章后面还写了地址,不正是那玻璃铺子么,去看看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新一期京报刚出来,就有不少人前来玻璃铺子凑热闹了,顾昭早安排了不少人维持秩序,给人检查视力配眼镜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的,徐松泉也特地赶来给顾大人捧场。
起初有人不太敢相信这什么眼镜就能治好眼疾,可当看到徐松泉这个示范后,终于有第一人大着胆子去检测视力顺带配眼镜了,当配好合适度数的眼镜时,这人惊唿起来,戴上后真的看清楚了,非常清楚,顾大人没有骗他们。
“顾大人当然不会骗我们了,有这个必要吗?”
“顾大人,这副眼镜多少银钱?”
“你选的这副镜架是最便宜的,总共半两银子。”
“这么便宜?”相对于玻璃制品还有那镜子的价格,这半两银子的眼镜太过廉价了,叫人听了不敢置信。
“主要是收些人工费,维持日常的开销,工部推出这眼镜并非想要获利,主要是想为大家解决问题,希望配了眼镜的人能多多宣传,让更多人知道眼镜的好处。”
“会的,顾大人仁义。”
连续好几日,京城上下都跑到眼镜铺子里看热闹了,多稀罕啊,而且还有不少人配了眼镜,半两银子真的不多,最后就连那视力没毛病的人也来凑热闹,顾昭只得让人给配了副平光眼镜,心说这是无师自通地赶时髦啊,可惜如今没那工艺和技术做墨镜,否则会更酷。
隔了十多天,燕向瑾和丁公子坐在玻璃铺了对面的茶楼,依旧能看到对面铺子外排了老长的队,看那视力表是不要钱的,所以有不少老百姓都来凑这个热闹,提起顾昭这位子爵也没有不夸赞的,就是他们所在的这茶楼里,茶客们也在谈论顾子爵的仁义。
一面手掌心大的小玻璃镜子,那也要卖好几两银子,可有两个玻璃镜片的眼镜,也才半两银子,哪里不知道顾昭根本就没想在眼镜上面赚银子,就为了让有眼疾的人都能配戴上眼镜。
燕向瑾看得听得郁闷之极,大有破罐子破摔的架势了:“这家伙还能搞出什么新鲜东西?到底有完没完了?”
燕向瑾郁闷,丁公子就更悔得肠子都青了,当初如果他能纡尊降贵地亲自接触顾昭向他示好,那时还在微末之时的顾昭,肯定会引他为知己,那如今这一切都不都是为瑾公子添加成绩的。
他也很想说上一句,顾昭这混蛋怎就这么能折腾?
“公子应当主动请缨负责南方的堤坝修建事宜。”丁公子提议道。
“那岂不是要远离京城?”燕向瑾不是没考虑过,这事做好了绝对会有口碑,而不是像现在都被燕向熙和顾昭得了去,但又担心人不在京城,更难掌控京城的形势。
丁公子声音放得极低:“依我父亲的意思,陛下这两年身体不大像要……公子还有时间的,而且倘若京城公主生产时发生了什么事,那与远离京城的公子能有什么关系?”
燕向瑾一想也是:“只怕陛下未必会同意。”
“眼下公主怀孕对公子是个好机会,否则这机会只怕陛下还会交给公主,这时候派其他过去未必能镇得了场子,需要一个身份足够的人,公子正合适,到时候也由不得陛下不同意。”
燕向瑾思量再三,决定搏上一回,而且江南那边他有根基,会比其他人去更加从容,只要将这事办好了,陛下再反对,其他大臣也会偏向他的,他就不信陛下能不考虑朝臣还有宗室的意见。
皇帝刚看了几天热闹,他老花不是很严重,但也凑热闹弄了副老花眼镜,当然这是工部的人进宫里替皇帝配的,可这两天朝堂上又闹起来了,皇帝又觉得头疼了,这些家伙怎一个个的都没顾昭来得舒心呢,就光会给他添堵。
水泥作坊在江南那边已经开建并生产了,可交由谁来负责,皇帝真的不能放心,这两日朝堂上三个向字辈都有大臣提起,各自都有支持者,便是不参与站队的大臣们,也觉得应该派个身份足够的人过去,镇住江南的那些牛鬼蛇神。
如果有皇子的话,当然皇子更加合适,可现在不是没有皇子么,公主不仅是女子,还怀着身孕,不说他们,便是皇帝也不敢将公主放出去啊。
燕向熙挺着肚子也在朝会上,不过被皇帝赐了坐,她一边抚着肚子一边听那些臣子的争议,这时皇帝看女儿太悠闲了,冷不丁地出声问道:“永福怎么看这事的?”
第274章 前往江南
三个向字辈和他们的支持者傻眼,问公主?公主跟他们是站在对立面的,可能从他们三人中挑选出这个合适的人选吗?
燕向熙笑了,其实如果可以,她真想亲自去一趟,可也知道不能拿自己身体和肚子里的孩子开玩笑,有点可惜的同时也不放心那三个,那三个过去只怕精力更多的放在拉拢江南官员上面,而不是真心实意修建牢固的堤坝吧。
她不放心这三人做事,他们的私心都太重了,所以燕向熙提议道:“父皇,论起修筑堤坝,没人比顾子爵更在行了,依儿臣之见,此事不如交由顾子爵负责,再由平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