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5 章(1 / 1)

带个惩戒去聊斋 梦里几度寒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所以这人听得清清楚楚。

他立马就明白,他的那个同伴是死了。

接着,那女尸走向了他的第二个同伴,继续吸收白光。

他的第二个同伴也死了。

等到女尸走向他的第三个同伴,开始吸收白光时,这人已经无法再憋气,也顾不得穿衣服裤子,夺路就跑。

那女尸杀了他的第三个同伴后,追了出来。

人在前跑,尸体在后面追。

一追一逃,那人忽然听到了木鱼声,就循着声音,跑到了一座庙门朱红如血的寺庙前,他疯狂敲门,出来的却是一个道士。

这人想要进去,哀求道士救命。

但道士却以他衣不蔽体拒绝,还关上了门。

而这时,那女尸已经追了上来,还好这附近有棵树,那人便绕着树,躲避女尸的攻击。最终,女尸用力过猛,一时不慎,双手十指插在了树干中,无法拔出,更动弹不得。

那人则是因为力竭,昏倒在地。

后来,那道士出来,用热水唤醒了这人。

这人捡了一命,逢人就说此事,这才传得在县内沸沸扬扬。

卓景宁听着这诡事,却是觉得耳熟。

“这是聊斋剧情当中吗?”

“尸变篇。”惩戒回答。

卓景宁点头,果然如他所料。

他不由皱眉。

这尸变篇并不算有多恐怖,但是……这里面疑点重重。

甚至前后矛盾。

一共四处。

第一,是四名赶车的进入客栈时,天色已晚,但却座无虚席,甚至客房都已经住满了人。这样的客栈,也唯有府试之时的郡城客栈,才有这般场面。可这尸变分明是发生在这隆冬县附近,这一个小小县城,能有如此客流量?

第二,儿媳妇死了,可客栈还在经营?这岂不是太过人情寡淡了?这可是一家人啊!虽说聊斋世界人性淡漠,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很冷漠,但发生在一家人身上,也未免太匪夷所思了!甚至,已经停尸两天了!若是情感淡漠,该早早入土才是啊?

第三,明明是一座寺庙,却出来一个道士。道士居道观,和尚住寺庙。这是聊斋世界,佛道能修行,都能成得道高人,所以所居住之地,也是修行之所,是山门,因此这一套规矩流传已久,泾渭分明。

这第四,是这道士拒绝收留那人,见死不救的行为能理解,但拒绝的理由是——衣不蔽体?

甚至随后在那人力竭昏倒后,这道士又跑出去救醒这人,这岂不是前后矛盾?

那女尸可就双手插在树干中,还在附近。之前不救,现在去救,是觉得这女尸没有威胁了吗?

离奇!诡异!

聊斋尸变篇,不见得是一个多恐怖的故事,但却足够离奇诡异。

卓景宁想了想,这尸变篇还有一段后续。

说的是那寺庙道士报官了,让人来查看。县令带人来看了,见到了双手插入树干的女尸,僵住不动,却没有尸变,只是死尸一具。

但女尸插手树干的双手十指,只靠一两人,却是怎么也无法拔出来。费了半天劲,好几人合力,才将女尸平放在地面上,带了回去。

一番查探后,找到了那客栈,在客栈里发现那三具尸体。

那个侥幸活下来的人因为害怕回到乡下后,说出去没人信,还让衙门给他开了一张公文。

卓景宁身处这诡异莫测的聊斋世界,却是不知道该从何等角度,去揣测这一个聊斋故事。他想了想,决定静观其变。

如果事后发展如尸变篇结尾那般,那么……这隆冬县孩童失踪案背锅的,算是找到了。

没有找到孩子,那么只能找个凶手,来堵住悠悠众口。

卓景宁深谙在清廷的为官之道。

有时候不需要真正的凶手,只需要找到个让大家伙都认为是凶手的就行。

真相如何,有时候真的不那么重要。

过了一日,果然有人来报官。

说是有一具女尸,双手插入树干,附近乡人畏惧,请他去做主。

卓景宁便带人前往。

挑选的时间,自然是正午时分,太阳最烈的时候。

一如尸变篇中那般,女尸很难拔出来,不过卓景宁却没有见到那一座有着道士的朱门寺庙,这附近只有一个村子,而且很破败。

卓景宁特意找来了村子里的村正,问了问,对方在这生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这附近哪有什么朱门寺庙。

这让卓景宁迟疑起来,犹豫着要不要换一个背锅对象,那个侥幸活下来的人,却是求上衙门,哭诉着请他开一张证明公文,好让他的乡里人相信这番话。

这人是白天里过来的,太阳还没下山。

卓景宁看着他的影子,便按照尸变篇剧情里的来,给他开了公文,证明他是无辜的。然后隔天就让衙役张贴告示,对外宣布,说有妖僧妖道作祟,掠走了此地的孩童。

那妖僧妖道所在的贼窝,是一座朱门寺庙,找到了那座寺庙,就能找到失踪的孩童,请附近乡邻发现了,线索,属实的话,衙门有重赏。

170、鬼怪报复(一更)

这张告示若是换做其他县令张贴出去,虽说没人敢说什么,但也没人信。

不过卓景宁这卓青天的名声在外,是他让衙役张贴的,加上又有尸变这一传闻,所以这隆冬县的人,立马就信了。

哪怕是还有所怀疑的,见身边人都信,三人成虎,再怎么怀疑也都相信了这番鬼话。

聊斋世界不兴网红这一套,没人会想自己显得另类。

哗众取宠,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不会带来多少好处。

隆冬县这积怨了两个多月的案子,就这么解决了,倒是让卓青天的名声又上升了一截。

不管怎么说,他们总算是有泄愤出气的地方了。

之前可是连半点线索也没有,都不知道是谁干的。

夜深了。

荒山野岭间,突然响起阵阵木鱼声,一座朱门寺院,忽然显露出来。

就像是被人从空气中画出来似的。

“这位卓县令不地道啊,这欺上瞒下的手段真当好。”

寺院中,有人在说话。

混合在木鱼声中,很难听清楚。

“所以说,那人不能救,任他自生自灭才是,可你不听我的。”

“初敲门时,那人一身死气,本是已死之人,但在女尸僵住后,他却浑身死气散尽,还过阳来,又活了过来。那时候,他是人,我不能见死不救。”

“也罢,你我本是执念化生,非人非鬼,半阴半阳,遵循死前执念,也是应当。”这人说着话就是一顿,然后语气瞬间变化,透着森森邪意。

“不过,这位卓县令,却是需要让他长个教训,我们是执念化生,安心当这救人的孤魂野鬼,但也不能平白被泼脏水,受了委屈。”

“这卓青天的名声,有夸大虚假,但确实做了不少好事。加上他是清廷官,杀官犯忌讳,所以不能杀他。不过,可以杀他的身边人,这也是清廷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