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刃说得信誓旦旦,皇帝信了,开口问道,“若真如此,李真人何以教朕?”
“不,史文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洞八仙,上洞八仙下凡,要开创一方道脉。而史文业便是为他们造势!”
“可恶,可恶至极,为了传教,置万民于水火不顾,此等行为,不配享香火供奉!“
听李刃一一说出真相,林噩这戏精顿时义愤填膺,大骂不止。
老僧圆业一副早只如此的模样,露出悲天悯人神色,口宣佛号。
“那么朕便拆了他们的庙宇,不许八仙立教,真人以为如何?“
皇帝试探着问道,脸色阴沉,当然,他也不可能全然相信了李刃。
“正该如此,此等心术不正之神,不配在人间传道!”
李刃点头,釜底抽薪,利用世俗的王朝的影响力,不许八仙立派,看人教气数怎么增长。
“三位高人,可是你们只说了瘟疫传播的原因,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皇帝不可能是傻子,不然也没法治理天下,很快掠过了这个问题,开口向三人问询。
林噩看了李刃一眼,拱手朝皇帝行了一礼,义正言辞道,“此事易尔,林某恳请陛下下令,修筑祭坛,请我神霄祖师下凡,可从根源上解决瘟疫。况且师叔祖在此,相信师叔祖会有更好的办法。”
圆业的说辞与林噩大同小异,无非也是请菩萨下凡,拯救众生。
皇帝面带不悦,隐而不发,看向李刃问道,“李真人,你的办法是什么?”
“自古有病便有药,史文业传播瘟疫,遍布天下,即使本座有神通,也无法一个一个救过来。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得东渡蓬莱,采百药救治众生。”
听李刃的说法与林噩和老和尚不一样,皇帝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问道,“蓬莱在何处?”
“海外有仙岛,名曰蓬莱,只是海上风波恶,阻碍重重,非人力所能及也!”
“好,就算李真人说的都是事实,那朕如何相信你能够东渡蓬莱采回百药?”
说到现在,皇帝对李刃三人还是不大放心,虽然李刃已经表现出了过人之处。
“此事简单,本座有神通无数,可以给陛下展示!”
李刃笔直站着,不冷不淡,看得林噩和老和尚汗颜。
“那就有请真人展示神通法术了”,皇帝点头,他也想看看李刃的神通到底有多大。
“此地过于狭小,还请陛下移步,到殿外观看”,李刃说着出了大殿,不露两手,皇帝是不会放心了。
像林噩和圆业老和尚这种修为,让他们施展法术也闹不出多大动静,但是李刃不一样,一旦施展,风云变色都是等闲。
出了大殿,到了广场上,皇帝周围除了老太监之外还带了几十个侍卫。
林噩与老和尚紧跟着,他们对李刃的修为和神通也很感兴趣。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以李刃的修为,随便展示了两手,便让皇帝惊为天人。
林噩与圆业老和尚更是惊骇得合不拢嘴,他们也是修行中人,感受到那惊天动地的威势,哪里还不知道李刃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就是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确实,这些人也没有想错,李刃真比那些样子货神仙要强得太多,毕竟是曾经一剑斩杀十万天兵天将的男人。
“李真人竟有如此神通,是寡人不敬了,朕这就宣告天下,册封真人为国师,东渡蓬莱采百药拯救万民!”
皇帝看向李刃的目光完全不一样了,之前只是好奇,现在已经变成了敬畏。
至于皇帝身边的太监,侍卫更是夸张,甚至不敢多看李刃一眼,生怕亵渎神仙。然而李刃真不是神仙,他是那要把神仙拉下神坛的异端。
抬了朝天空望了一眼,李刃转身,嘴角露出一丝琢磨不透的笑意。
八仙东渡,看你们快还李某人的动作更快,东海上的险恶风波,一剑劈开便是!
林噩跟在李刃身侧,此刻的他是完全相信李刃身份了,热情的不得了。至于那个老和尚,基本没他什么事了,李刃也没有去关注。
现在就安心接受皇帝的册封,然后带着朝廷水军东渡蓬莱。
第八百零六章 册封国师
炎炎夏日,即使是清晨,也让人感觉燥热。
金銮殿中,往日济济一堂的文武百官,竟然只剩下了三百人不到。
瘟疫一事,愈演愈烈,不光是贫苦百姓受到感染患病,官位不够高,官运不足的官员士大夫也被瘟疫感染。
这也是皇帝如此的急迫的原因,瘟疫的问题一日不解决,皇帝便一日无法安心。
“陛下,瘟疫越来越严重,如今已经民怨沸腾,再不解决,恐江山社稷不稳呐!”
站在百官前列的当朝宰相持着象牙玉笏,表情严肃开口向皇帝进谏。
“是啊,汴梁城内已经人心惶惶,如此以往,怕是会引起动乱啊!”
“前些日子寇大人已经病逝,再这样下去可还得了?”
“陛下,臣建议开坛祭天,请求上苍恩泽,以救万民于水火!”
文武百官纷纷发言,没有一个人神态轻松,这个时候,早已没有了勾心斗角,所有人都在为瘟疫头疼。
换做往日,听到这些言论,皇帝一定会大发雷霆,怒骂百官废物,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今日皇帝表情却很轻松,看着殿中百官一个个开口,眼中有一丝自得之色。
“肃静,朝堂之上,岂能如闹市喧哗,诸位都是国之栋梁,不妨听听陛下的想法!”
刚开始皇帝还有兴趣听百官进言,但是百官交头接耳,一开口就停不下来,听久了皇帝自然会不耐烦。在皇帝的示意下,老太监捏着尖锐的嗓子喝了一声。
果然,老太监这饱含着雄厚内力的喝声把满朝文武百官的声音都压了下去,大殿顿时安静下来,群臣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端坐龙椅之上的皇帝。
“诸卿皆乃朕之肱骨,忧国忧民,这一点朕很欣慰。瘟疫四起,民不聊生,已然成为朕之心结。不过幸得上苍庇佑,汴梁城得降仙人,下凡解苍生厄难。诸卿不必担忧了,朕已有决断!”
皇帝一开口,大殿之上鸦雀无声,这就是属于皇帝的威严,一国之运加身,凡人忤逆不得。
等到皇帝说完,文武百官表情不一。有的欣喜,有的皱眉,更有的将信将疑。
“陛下,神仙之说向来虚无缥缈,事关黎民众庶,不可儿戏啊!”
当朝宰相已经七十多岁高龄,历经三代帝王,是正儿八经的三朝元老,辅国老臣,论威望甚至比皇帝更甚。
此方世界虽然神仙多有显迹,但也不是人人能看到的。
宰相活了七十多岁,宦海浮沉,幼时饱读圣贤书,中年苦钻治民之道,坚信子不语怪力乱神,对神仙怪异之说向来持批判态度。一国皇帝把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