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去大洋彼岸寻找一个逃难所。
当然,她们遇到了江之寒,被加持过光环的主角,命运多多少少有了些改变。但她们坚守的东西,想要反抗那些“上位者”的决心从没有改变。所以,当我看到很多读者把林晓评论成就是一个女混混的时候,还是很为她 不平。当然,这多半是作者写作功力不足的原因。
关于温凝萃,阮芳芳,或者曲映梅,她们没有遭到过林晓她们那样大的挫折,但人生之中也有错误的选择,或者是迷惘的时刻。但同样的,她们也有自己的坚持,并且努力的为自己的坚持在奋斗。
要说yy,我想这是这本书最yy的地方之一。这里有一群漂亮,有才情,灵魂称得上高洁的女子。不是说现实中没有这样的存在,但要成群结队的遇到,无疑是一种奢侈的梦想。
她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弱点,不成熟,错误的抉择,或者命运的亏待。但在这一切之上,在作者眼里,她们都称得上是可亲可爱可敬的角色。
回到主角身上,不少人不能接受江之寒在这一年的自私,幼稚,反复,或者说是纠结。先的先,在这本书的设定中,基本上他就是一个极其早熟的高三男生。请注意关键词,极其早熟,但仍然是十七八岁的青春期少年。如果你不接受这个设定,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即使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三十出头,经过挫折,甚至在商业领域或者自己的本行是出类拔萃的了不起的人物,同样可能把感情的事处理的一塌糊涂,更何况江之寒乎?
在江之寒身上,我希望写出一点点的复杂性。社会的主流舆论越来越多的宣扬,财富和成功意味着一切。但实际上,在奔向财富和成功的路上,江之寒也失去了很多,有些他自己也没有察觉。他改变了很多,有些让他变得越来越不可爱。但人总要长大,而长大并不都意味着好的东西生。引用早餐俱乐部里那个女孩儿偏激的话,长大的过程,就是我们的心死去的过程。不完全对,但也不完全不对。
江之寒的第一段感情,强在完全投入,绝对信任,和纯净无瑕,是我们曾经的终极梦想,但它弱在过于完美,过于理想化,所以一旦被外力击打,脆而易碎。心中的期望越高,破碎以后裂痕就会越狰狞显著。
他的第二段感情,则完全不同。从一开始,就没有完全得到自己的肯定,所以才会有反复,有背叛,有纠结。
如果你以上帝的视角来看纠结中的男男女女,他们也许很可笑,甚至不可信。但不幸的是,他们都不是上帝,他们生活在那里,能看到的只有那么远,能驱动他们的除了理智还有情感和冲动,作出的决定当然有对有错。
其实很多时候,并说不上对错。选择了,经历了,承担自己选择的快乐或是痛苦。很多的时候,痛苦的失去,回头看也可能有甜蜜的回忆。曾经拥有,也是难求的缘份。
265 新的台阶
三天以后,江之寒就要离开中州。、去体验一个全新的地方和全新的生活。曾几何时,大学生活是一个多么梦幻的未来。现在的江之寒虽然对它的期望值不再那么高,但几分期待总是有的。
让江之寒高兴的是,在他离开之前,终于看到新项目的正式启动。
暑假过了不到一半的时候,江之寒就找到温校长(现在正式的头衔还是温代校长,但去掉那个代字应该就是这几个月的时间了),向他展示了一个庞大的开计划。
从某种角度说,江之寒和他的敌人,前任宁校长有着一样的看法。中州七中位于市区最繁华的地域,离市中心商业中心不到十分钟车程,离市委市政府也不到十分钟路程。这些年来,七中在中州市区和近郊的重点中学中一直只能算二流,最多不过是准一流,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符。
中州市区和近郊的重点有很多种说法,曾经有人称五大重点,这些年最流行的是说“七大重点”,包括一中,师大附中,实验中学,育才中学。北山一中,八中,和七中。在这七所重点中,一中,师大附中,和育才中学通常被认为是第一档次的,而七中不仅在第二档,还通常被认为和八中一起是敬佩末座的。
在这个高考挂帅的年代,大学升学率,重点大学升学率,国内顶尖大学录取人数,和文理科状元通常是衡量一个学校水准的在主要标准。这几年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影响力渐大,竞赛获奖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衡量标准。无论是哪种标准,七中都稳定的排在五到八名,一直被其它的几个学校压得抬不起头来。
宁校长以前谈起这个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为什么我们落后于一中那几个学校,因为我们没有顶尖的老师,也没有顶尖的学生。而长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或者是良性循环)。学校的升学率越高,声誉越高,初中考高中的中考中,最顶尖的学生就更多的涌向那些学校,他们的录取线就更高,总体来说收的学生平均基础就更好,三年下来,很可能升学率就会更高。
要改变这个趋势。宁校长提出的观点就是,七中需要最顶尖的老师。顶尖的老师可以把差不多的原料做出更好的菜。在他的观点基础上,江之寒加了一点:我们需要最顶尖的学生。如果有了更好的原材料,再加上更好的厨师,做出更好的菜的机会就会大大的增加。
怎么从其它的顶尖学校手上去抢这两样最稀缺的资源:顶尖教师和尖子学生?江之寒提出的建议很简单:钱。
就一个字,钱。
要把最好的老师从其它学校挖过来,七中唯一能拿出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就是更高的报酬,而经济刺激是最现实的也应该最有效的。现在的制度并不禁止老师的跳槽,江之寒没有提太多具体的建议,因为在这方面温校长显然是真正的专家,他知道哪里有可能挖到最好的老师。
用同样的办法,江之寒建议学校可以引诱中考的顶尖学生选择七中,采取的形式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名称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很多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家庭经济环境一般或者较差,一定数额的奖助学金对他们会极大的吸引他们。从教学环境来说,七中比其它顶尖学校也许差点,但差距并不是那么明显。
这两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