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9 章(1 / 1)

最长的一梦 小鱼联盟 2000 汉字|8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一个短期致富的途径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肯定越来越多的人会跳进来,完成对一个上升市场的持续支撑。到什么时候,它可能短暂过涨了呢?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偶然听到一个经典的答案,不禁拍案叫绝。那人说,到了你门口卖冰棍卖茶叶蛋的人都在说,听说股市投资能赚大钱,我们要不要去试试的时候,差不多就是时候出来了。这,其实也暗合了威廉姆斯大师所说的长期投资中人买我卖,人卖我买的那个风格。”

冯承恩很仔细的听着,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说得好,人买我卖,人卖我买。”叹了一声,“可是,不是谁都做得到这个呀。”

两人聊了聊股市,时间过的飞快,只觉得一会儿的功夫,顾望山已经推门进来了。

江之寒替两人互相作了介绍,便上了菜。

冯承恩吃了两口,翘起大拇指,说:“不错,很正宗,不错,不错。”又对顾望山说:“小顾,你晚来两分钟,没听到之寒刚才关于股市的精彩论述。我看,比很多报纸上写评论的专家简单深刻。”

顾望山笑道:“我每个星期都要聆听他的教诲,耳朵都起茧了。”

冯承恩举起酒杯,说:“不知道为什么,和两位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见面就是缘分,来,干了这一杯。”

吃过饭,冯承恩问道:“接下来安排什么节目?”

江之寒笑道:“andre,早知道你有此一问,所以给你找了个行家来。我晚上约好了还要去拜访荆教授,就不能陪你了。”冯承恩和有些香港人一样,喜欢别人叫他的英文名字。

冯承恩说:“那不如改天,我还要呆个七八天呢。学校里好像没什么意思,我在中大转了十分钟,居然一个靓女都没看到。”

顾望山说:“andre,改日不如撞日,我给你讲,拉上他反而不好玩。这家伙,有人管着的。”

冯承恩拍拍桌子,说:“忘了忘了,罗婶的侄女是你女朋友吧?我在香港见过一次,是个靓女,关键是身材好。”

顾望山接话道:“关键是他这个人喜欢找个人管着他,所以谈股市你也许和他很投契,讲这个一定是讲不拢的。”

冯承恩笑道:“我们可以改造他嘛。”

顾望山点头说:“好,我试过好久了,没什么成效。如果两个人一起努力,应该有些希望。”

在笑声中,江之寒和顾风在饭店门口道了别,目送他们上了大奔,去领教灯红酒绿中中州的风月生活去了。

江之寒坐上出租车,给伍思宜打了个电话。

伍思宜知道江之寒一个人的时候,颇有些欣喜的说:“你没跟冯少爷出去鬼混啊?他们家几个少爷可是出了名的风流性子,一个赛过一个的。”

江之寒笑了笑,“我找了顾大少爷陪他鬼混去了。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他们俩正好门当户对。等会儿办完事,我还是回来找你鬼混好了。”

伍思宜呸了一声,嗔道:“谁稀罕?”却是掩不住言语间的开心。

(多谢支持;新一周不在强推上了,希望还能保持分类推荐的前十六,留在榜上。求一下推荐)

有些同学群情激奋啊,请不要代入太深:)

243 毕业留言

第二天到了学校,楚婉从抽屉里拿出基本很厚的精美装订的日记:“是楚明扬昨天晚上送到学校来的,毕业留言册。,他说,其他的人大半都写好了,如果你下周一之前能给他拿回去就最好,实在没时间,晚一点也行。”

江之寒捧着厚厚的几本留言册,思绪飘了开去。

高中三年,真的到了尾声的地方。因为高考以后,很多人都会出游,然后是各奔东西,兴许好久都不再见面,所以毕业留言这件事被稍稍的提前了一些时候,在四五月份开始就到处传开了。

楚婉撇撇嘴,说:“你七中的朋友都挺有钱吧,留言册都是这么厚的级精装本的。我这段时间忙的,连这事儿都忘了。”

江之寒说:“要不要我给题个词啊?”

楚婉把笔记本翻到最后一页,递过来,说:“就题这里吧。”

江之寒想了想,正儿八经的写道: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与楚婉同学共勉

江之寒

楚婉偏着头,看他一笔一划写完,把笔记本拿回去,娇笑道:“我拿回去收起来,就等哪天你出名了,我好拿去卖钱。“

下课回了四合院,江之寒先给冯承恩打了个电话,客气的问候了几句。又给顾望山打过去。

江之寒问顾望山昨晚如何,顾望山笑道,有大老板负责买单,玩的当然很尽兴,冯承恩一个劲说中州果然名不虚传,自古是出美女的地方。江之寒说,你们俩看来是对上眼了,以后有机会多交流交流吧,这小子虽然还在读大学,毕竟家族财产摆在那里,以后出来合作的机会很大,也算是一个长线投资了。

约好了周末再去状元楼晚餐,江之寒便挂了电话,把测验题放在一边,想先解决留言的问题。

第一本翻开是陈沂蒙的。这个好打,江之寒深知陈沂蒙一向生性疏朗,对这些东西不是很在意,便随意写道:

沂蒙,愿我们的友谊永不褪色。

第二本是薛静静的,虽然对她前两天在聚会时的表现颇有些不满,江之寒倒不是那么小气的人。他略略想了想,便写道:

静静,我一直坚信,也真心祝愿你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会越来越好。

高中同学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仍然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接下来这一本是楚明扬的,江之寒倒是费了一番心思。和楚明扬最初友谊的开始,就是初中时听他谈论了一番宋词,觉得他是一个很特别,而且有趣的家伙。以江之寒的了解,楚明扬多半对毕业留言这样的东西很上心。他咬着笔尖,想了很久,最后写道:

十年同窗,一生挚友

与君情谊,地久天长

摇了摇头,不算太满意,不过再折腾也不见得比这个好。男生之间嘛,意思到了就好了。江之寒总是这样认为的,真正的情谊不是用嘴说出来,用笔写下去的。

翻开最后一本,当然,是避也避不开的倪裳的。

江之寒从第一页慢慢翻起,看同班的和同年级的同学给倪裳的留言。这其中,有很简短的,有很公式化的万事如意,谢谢帮助,也有几百字的记叙文,讲曾经一起经历的故事,当然还有洋洋洒洒一两页的抒情散文,充斥着华丽的赞美言藻。

江之寒翻看着留言册,看每页下面的名字,也勾起了他的回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倪裳和他讲的那些学校的往事,和其他人的互动,和她自己的酸甜苦辣。

江之寒翻到有字的最后一页,偏着头了一阵呆,拿起笔来,毫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