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7 章(1 / 1)

最长的一梦 小鱼联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上,而从高处冲下的激流,带着巨大的动量,要考验行走间的平衡。江之寒深吸一口气,往前踏出一小步,等到脚踩实,人站稳了,才走出下一步。他感受了水的冲击力,自认站的住身子,心里已经踏实下来,一步一步,缓慢的但坚定的往前趟去。

还有两步就到了对岸的时候,突然大家一片尖叫“小心”。江之寒眼角余光扫过,左边上游冲下来一股巨流。他凝住心神,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脚上,稍微的蹲了下来。下一刻,江之寒感觉像被有形的锤子击打了一下,他身子晃了晃,总算是稳住了。水的力量竟至于斯!

爬上岸,江之寒把绳子的另一端在对岸的树上拴了一个死结,仔细检查了一番,便原路趟水回来。把着绳子,走起来确实又轻松不少。

江之寒走上岸来,对崔玲妈妈歉意的笑了笑,说:“先斩后奏了,实在是时间紧迫,还请您不要介意。”

崔玲妈妈略带责备的看他一眼,不说话。

中年男子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说:“好样的,不过即使是这样,像刚才那样一股激流过来,我害怕趟水的人受不住,就算有绳子,也可能抓不稳,被冲下去。”

江之寒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摸着下巴想了一阵,眼睛一亮,说:“你还有绳子么?”

中年男子说:“还有两根短些的。”

江之寒说:“那就成,把两个人绑在一起,我带他们过去。”

中年男子点头说:“这法子好”,去自己包里拿了绳子出来,又说:“那就让女人们先过吧。”

江之寒回头招呼沈桦倩,“师姐,我先带你过去。”

沈桦倩听话的走过来,把包背在身上,中年男子用绳子把两个人的腰捆在一起,打了个结。沈桦倩的两只手伸到前面,环住江之寒的腰。

江之寒说:“闭上眼睛,我们出了。”

沈桦倩娇笑着说:“我哪有那么胆小,这还挺刺激的。”

她湿透了的身子紧紧的压在江之寒的背上,柔柔软软的,几乎没有一丝缝隙。对于江之寒,这本是很刺激的事,但他现在一心想着过溪流的事,却没福来享受这亲密接触的别样感觉。

江之寒一手扶着绳子,调整着脚步往前走。沈桦倩口中喷出的热气就直直的打在他的脖子上。忽然间,沈桦倩叫道:“大浪来了哦。”下一刻,江之寒微微蹲着身子,握紧绳子,感觉到水冲击在身上的力量。

沈桦倩很开心的在身后说:“好有意思。”

江之寒没好气的说:“你以为是在坐过山车吗?”

沈桦倩像小女孩儿一样咯咯笑了两声,“这个可比过山车好玩多了。”

会儿的功夫,已经成功的到了对岸。走过这一遭,江之寒更为熟练而有信心。返回对岸,第二个带的是崔玲。

把绳子系好,走到岸边,江之寒说:“别紧张,一会儿就过去了。”

崔玲在身后说:“为什么要紧张?挺好玩的呀。”

江之寒差点儿吐出一口鲜血,他过溪流的时候,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恐出了什么状况,身后的女生们,无论年龄大小,都把这当作娱乐来着。

走到溪流中央,崔玲忽然在背后问道:“听说……你转学了?”

江之寒恨不得拍她**一下,说:“大小姐,拜托过一会儿再聊天好不好。我们现在不是在玩过家家,很危险的。”

接下来把导游吴小姐,和崔玲母亲两个个女子分别带了过去,有两个身强体壮的男子和那位中年男子选择了自己扶着绳子趟水。剩下几位胆子小一点的,江之寒也把他们一一带了过溪。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的功夫,一行十几人终于度过了最后一道关口,往山下的住处走去。

到了住处,大家一片欢呼,颇有些劫后余生的感觉。崔玲几个人住的是附近的农家小院,隔的也不远。那个男人就是他们专门找的当地的导游,今天若不是他在旁边一个废弃了的简陋房子里找到绳子,江之寒也没办法把大家都**来。

大家忙着各自回到房间,脱下湿透的衣服,擦一下身体,然后换上一套清爽的行头。

江之寒换好衣服,躺在床上,伸了个懒腰,四肢摊开,就想睡一觉。一路的跋涉,再加上在激流里来回十来次的带人,即使以他现在的体质,也是有些吃不消。

迷迷糊糊不知道睡了多久,就听到有敲门声。

江之寒坐起来,揉了揉眼睛,开门一看,崔玲站在外面。

崔玲说:“我妈叫你去吃晚饭,说要感谢你。”

江之寒说:“好啊,哦,我还有一个朋友。”

崔玲说:“我妈说了,一起去。”

两人便朝沈桦倩的房间走去,江之寒说:“对了,老早的时候,我们和二班踢决赛,你替我们加油来着,一个人在那里叫,三班进一个。我一直忘了,应该当面向你致谢来着。”

崔玲说:“还想着输了那场比赛?”

江之寒说:“当然不服气了。”

崔玲笑道:“你别谢我,我总是同情弱者的。”

江之寒调侃说:“你最同情那位,有没有擦出火花来?”

崔玲红了脸,嗔道:“等下你可不能在我妈面前乱嚼舌头,听到没有?”过了片刻,忽然又叫起来,“快看。”

崔玲指着远处的山顶,风雨过后,一道彩虹横跨在半空。

年好)

152 状元楼与宫廷菜

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很有道理的。,出游一趟回来,江之寒觉得心情畅了,心境宽了,几个困扰自己的问题也有了些头绪,比整日枯坐在陋室里真要强上不少。

自从转学事件以后,江之寒和父母的关系冷了下来,在家里呆的时间少了很多(经常在老爷子的四合院打时间),去书店的时间也少了。一方面,江之寒最近确实忙于股市这边的事,书店的经营已经不是他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父亲表现出了他执拗的一面,上次事件以后对江之寒总是不太理睬的样子,而出乎江之寒的意外,母亲也没有主动来找他长谈。

坐在回程的车上,江之寒回想起这段时间生的事,心里不得不承认父母已经是极其开通的人了。试想一下,如果是倪裳跑回家,突然说自己要从七中转到四十中,还不肯说具体的理由,她的父母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把这个事加到任何一个自己的朋友身上,他们的父母恐怕都没有自己的父母那样好说话。

想通了这一节,江之寒越愧疚起来。他深知母亲是个极要面子的人。如果说起儿子从市里的重点七中转到声名狼藉的四十中,又说不出具体的理由,一定觉得在亲友面前是件极丢脸的事情。父亲恐怕也是如此吧。

回到中州是下午时分,江之寒下了车,就去菜市场买了菜,回家做好了,算好父亲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