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4 章(1 / 1)

金庸绝学异世横行 御剑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过换到叶清玄的角度来看,这世人所认为的“大丈夫”,与他心中的“大丈夫”完全不是一码子事。世人以为,“大丈夫当杀人”,更深信“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世人眼中的英雄、大丈夫,在叶清玄看来不过是个屠夫或是神经病,实难想象,一名武者只是遇到一个出言不逊的人,就要激愤得上去砍了人家全家。虽然现实中这种人委实不少,比如刚刚示好的对象,李道宗的亲伯父——“一代剑神”李慕禅,他便是个可因一言而迁怒全家的屠夫,而且还受到世人的敬仰,但叶清玄无论怎么心里暗示,也做不出这么变态的事情。

而叶清玄心中的“大丈夫”却并非如此,在叶清玄的心中,“大丈夫”有许多种,有为国为民的,有急公好义的,有嫉恶如仇的……但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嗜杀如命的。

而被叶清玄欣赏的,是一种“大丈夫处世,当结纳四海英雄”的人生态度,比如《天龙八部》里的萧峰,那便是他最为欣赏的大丈夫,至于张无忌的固执、杨过的小心眼、令狐冲的故作洒脱等等,都显得太过小家子气了,就算是“为国为民”的一代大侠郭靖,在叶清玄眼里也显得迂腐了一些,只有“豪气干云”的萧峰,才是叶清玄心中的大英雄。

当然,如果这个大英雄不是那么苦逼命运的话,就更完美了。

叶清玄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结拜的众兄弟,很奇怪,这些兄弟当中,虽然个性、爱好尽皆不同,在在骨子里,几乎都有那种豪气干云,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深厚义气,如今仔细回忆起来,分外觉得不可思议。

不说别人,就说现在身边的如花大和尚,便是个看似愚蠢,其实是大智若愚的强者,不说别的,就凭他在武道上的悟性,就说明他绝非愚蠢之人,但就是这样人物,竟然甘心本属于他自己的神兵“天下无魔”,就这么在自己手上随便使用,而没有丝毫的怨言,甚至提也不提,便说明他本身是个豪气冲天的好汉子。有时叶清玄扪心自问,如果自己跟如花和尚的身份对调,都不见得能放下心思,任由别人支配自己的神兵……那可是神兵!

经此一想,叶清玄分外觉得自己兄弟的珍贵,也为自己能够得到如此友情而庆幸不已。这是叶清玄前世一生都无法得到的真正信任。

【126】武道之论

彭飞廉观望昆吾山,心中虽然对这突然复辟的昆吾派不太感冒,但对这一方天地,委实羡慕非常。

其中最为雄伟的便是昆吾大殿。

昆吾大殿坐落于天湖北岸,背靠昆吾峰,四重楼的构造,高有五十米,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三层汉白玉台阶,殿前有宽阔的平台,俗称月台。

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一十八座三角铜鼎坐落四周。当中一座骑鹤仙人,手中拖着一只玉蟾,正是昆吾派的开派祖师玉蟾真人。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月台向前探出,形成蜿蜒曲折的廊桥,跨入天湖中数十米远,尽头之处,一座楼亭,正中有赑屃负碑,鳞甲栩栩如生。这一片,白玉雕栏,湖水如碧,倒映天地一片清明。

整座大殿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更是巍峨雄浑,气象完全。

昆吾派的建筑,只有此大殿述求庄重与威严,成为周遭建筑群的核心建筑,其他的建筑群都是因地制宜,与周遭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让人感叹万分。

远处山巅,一道瀑布从天而降,落在半山腰上的殿宇旁边,好似白龙倒挂,界破山青,雾毅冰纨,珠喷玉溅,月台四周,更有古松盘舞,虬枝如龙,似欲飞天而去,望天空,白云若骨,撑空擎穹,奇峰独秀,移步换形……只是这一路走来,落目处,便已处处皆是奇景,引人入胜之至。再加上泉响松涛,古籁清洪,好鸟幽禽,鸣声细碎,耳目之间,已是应接不暇。

昆吾大殿之后三里许,有一石台,原本是昆吾峰前一座小小的石山,被鲁伯通巧施妙手,改造成一处祭天祈愿的高台,取名“问天台”。

问天台直上三百米,一座白玉栈桥飞渡,与昆吾峰半山腰上的“真武殿”连在一起。

崖上“真武殿”,上载危崖,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来自昆吾峰顶的雪水融化成瀑布,自真武殿左侧倾泻而下,一时玉碎珠溅,凉意袭人。

此时彭飞廉已命门下弟子在问天台下守候,而自己独自一人,携刀来到了问天台下。

不远之外,除了昆吾派上下弟子数千人凝聚在练武场上,遥望着两位先天强者,还有被邀请来的数十位武林名宿前来观战。

整个神武大6之上,先天巅峰强者的对决,次数绝对有限,几乎每一次都会吸引大量的武者关注。

斗恶山庄与昆吾派一战,一样如此,昆吾山城中早在数日之前,便聚集了大量前来看热闹的武林人士,更有受邀请的武林名宿见证二人的公平比武。

问天台的对面,天湖岸边的九曲白兰亭中,便站立着不下十数位的武林名宿,其中“南龙山庄”的韦笑天,“铁脚仙”刘道贞,“臂圣”杨伯展,“铁山神”徐昌等人都是当年帮助昆吾派重夺山门的老朋友、老面孔,此次楚灵虚接受“斗恶山庄”挑战,这些人自然都前来观礼,外加给昆吾派壮个脸面。

至于其他人等,其中有彭飞廉的亲朋故旧,还有就是四海阁的高级录事,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在另一侧的临水亭中的一队人马,一个个带着圆帽、穿着官靴的朝廷内侍打扮,外围的身穿褐衫,上面印着飞鹰图案,而正中间一个端坐在太师椅上的人物,却是一身橘黄色的蟒袍,正端着一盏茶在那里细品。

周围所有黑白两道的武者都离这群人远远的,因为这些人不是什么好鸟,乃是朝廷三司中最不招人待见的“御侍监”的太监。

问天台高三百六十五米,由下往上望去,天色宛如一条翠带,盖在上面,时有白云飞渡,仙鹤成群。境地幽妙,气象雄深,真是生平所仅见。

正值彭飞廉举头仰望之际,一声缓缓的叹息从问天台上缓缓飘落下来,楚灵虚的声音不用吐气扬声,却字字清晰地在彭飞廉的耳边响起,仿似这位新崛起的昆吾派掌门,正在他耳边呢喃细语一般:“彭兄既已到此,何不上台一叙。唉,我多么希望彭兄此来是找我喝酒谈心,分享武道体悟。只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