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的实力,就算是得到了,最后也一样守护不了。
半个小时后。
洪易和珞云来到了云空阁后门,发现这里停靠着许多的豪华马车,不时有锦衣华服的大人物进出。
在人群中,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有两人,一个仙风道骨的中年道士,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洪易虽然不认得他们,可是看众人纷纷为他们让路,就知道身份非同小可。
珞云低声说道“那道士是方仙道的领袖萧黯然,他身边的老者则是画圣乾道子。传闻方仙道请了乾道子,为他们画道祖图。”
“哦,他就是画圣乾道子!”
洪易眼中精光一闪,认真地看着乾道子。
作为当今名声最盛的画道大家,乾道子的画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他曾画一幅猛虎图,把人活活吓死。
当然,洪易之所以如此留意乾道子,是因为他前些天在洪玄机书房里,看到了一副梅花,就是乾道子画的,赠送给父亲洪玄机,和一个叫梦冰云的女子。
这云空阁的儒道圣人像到底如何,他不知道。
但是洪易却非常清楚,那副梅花图却是极具神韵,仅仅欣赏了一番,就让他道法大进,从出窍跨入夜游。
可以说,那副梅花图不仅是书画,更是一门修道之法。
随着人群,洪易和珞云走入了云空阁。
画像展示放在后院,挂着一面墙上,周围用护栏围着。而在护栏两侧,还有着四名身着劲服的大汉,目光警惕地守护着。
因为人太多,自然不可能拥挤在一起,因而需要排队,每二十人为一组,每次限定一盏茶的时间。
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了洪易,他和珞云一起,跟在了萧黯然和乾道子之后。
在看到画像的刹那,洪易浑身一震,眼睛露出震惊之色。
“这,这是李大哥!”
洪易心中震撼,他没有想到名震玉京城的儒道圣人像,竟然就是李逸之。
不过想到李逸之那如龙似凤的书法,他心中也就很自然接受了。
同时他心中暗忖着,或许也唯有李逸之那样的绝世人物,才能够画出如此画作吧。
他心神沉浸于画中,感觉有无数的朗朗诵读声,在耳边响起。
眼前更有无数的儒家经意,在一一浮现。
洪易心中一动,他在脑海中快速存想出李逸之画像,整个人就陷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中。
像是智慧重启一般,往日里被尘封的记忆,都纷纷涌现了出来,那怕是婴儿时期的记忆,一幕幕宛若就在眼前。
许久,洪易才从那种玄之又玄的境界中退出,他感觉神魂蠢蠢欲动,在急速壮大着,有种要出窍的感觉。
他连忙压制着,这里可不是神魂出窍的地方。
同时,洪易心中也是惊喜不已,他没有想到观想李逸之画像竟然还有如此神效,不仅道法突破,踏入了日游境;更是发掘出了自己被尘封的记忆,可以过目不忘。
他目光一瞟,注意到了画像旁的竞价牌梵家,七百万两。
嘶嘶!
洪易深深吸了口凉气,这可是七百万两银子啊,整个侯府一年的收入,也就三四十万两而已。
珞云低声赞叹道“果然不愧是儒道圣人像,我感觉我似乎要开悟一般,思维从来没有这一刻清晰过。可惜了,如果我神风国能够得到,必定可以培养出无数人才。”
洪易深深点了点头,这画像最大的作用便是开悟,启发人的智慧,完全可以作为镇国之宝。
从精武英雄开始
第两百十七章:暗杀
乾道子眼中满是赞叹之意,他传音给萧黯然,道:“此画意境之深远,我不如也,那怕是传说中《过去弥陀经》上的大佛,我想也不过如此吧。萧宗主,你们要画道祖图,最好能够找到此作画之人,兴许可以把你们的元阳道法,推到《过去弥陀经的》的层次。”
阳神世界的两大修炼体系,如果说武道炼体是唯物主义,那么道法炼魂,就是彻底的唯心主义。
道法道法,先道后法,道为根本。
而什么是道?
道,玄之又玄,是一种无上的意境,也是一种心境。
修炼道法,首先要观想,而观想之形的强弱,便在于其本身的道,或者是本身的意蕴。
就比如说《过去弥陀经》。
为什么此经可以让人神魂不灭,就是因为大佛中有过去不灭的蕴养。
只要领悟了这种意蕴,那怕是神魂破灭,只要能够紧守最后一点心神,观想大佛,便可以重聚神魂。
也因而修道炼魂,其根基就在于练心。
只要领悟了大道,修道便犹如吃饭喝水般容易,如果没有领悟,那自然是寸步难进。
这也为什么,真正读书人只读书,不修道的原因。
因为天地大道尽在书中,只要掌握了,那么修炼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就像是中古诸子,皓首穷经一辈子,不修炼则以,一朝修道,便可直接闯过七次雷劫,成就造物主。
而李逸之的画像中,便蕴藏着一股深远的儒道意境,可以令人开悟。
这也是洪易观想了李逸之画像后,不仅启发了智慧,更是道法大进的原因。
萧黯然心中振奋,轻轻点头,道:“稍后我便前去询问这云空阁的主事人,关于这画作者的信息。”
方仙道乃是当世大道派,受大乾王朝册封。
他们修炼的元阳道法,拜的是元阳道尊,传说中这方天地,便是由元阳道尊开辟的,并演化了世间万物。
单从意境上来说,元阳道法甚至还在大禅寺三经之上,毕竟这天地都是元阳道尊开辟的。
但实际上,方仙道的道法最多属于一流,根本无法和各大圣地相比。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他们观想的元阳道尊,在意蕴差了些,无法体现开天辟地,演化为万物的意境来。
修道修道,道为根本。
元阳道尊图意蕴不足,自然也是就无法发挥出道法的最大威力。
铛!铛!
一盏茶的时间转瞬即过,旁边有敲锣计时的人。
洪易和珞云不舍的从画像上移开了目光,随着人群离开。
走出了云空阁,珞云眼中神往地说道:“也不知道此画是由何人做所,如果能够亲自拜见求教,那该多好啊。”
洪易想了想,还是说道:“公主,其实我便认识作画之人,只是可惜不知道他居于何处。日后我再次见到李大哥时,必定为你引荐。”
对于珞云,他心中很是感激,不仅赠送了自己扳指,还帮他应付了赵夫人。
珞云惊喜不已,连忙道:“洪易,你竟然认识作画之人,那太好了。那日后,还要请你帮忙引荐。”
“自然。不过如果你想请李大哥作画的话,那我恐怕就没有这个面子了。”洪易说道。
珞云笑道:“能够拜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