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李逸之只是给了天下万民一个选择的机会,至于能不能把握住,最终是龙还是虫,却全看他们自己。
因而对于李逸之来说,他并不用担心自己完成不了。
在完成武道信念的转变后,李逸之就感觉神魂无比的清爽,像是被洗净了尘埃的镜子,一朝光明绽放。
他心念一动,神魂便破壳而出,落在了窗外。
这次不再是看不到的阴神,而是显现而出了,如同真人一般。
“这是,显形境!”
李逸之欣喜一笑,一朝明悟,让他道法再次大进,跨入了显形境,而且还是显形大成。
因为无数的日光照射而下,竟全部附着在了他的神魂上,让他的神魂越来越亮,越来越耀眼,并且还散发着无比灼热的热量。
李逸之看到他脚下的地板被烤黑了,不远的木质墙壁散发着焦味,似乎要被点燃一般。
“宝日光王身!”
这是过去弥陀经中记载的一门道法,在达到显形大成的这一刻,他就自然而然地可以凝聚出来了。
李逸之没敢持久,生怕把院子给烧着了。
于是他念头一散,无数日光瞬间散开,宛若一团团炙热的风,吹遍了整个院子,落叶全被烤焦。
神魂归窍,李逸之又重新睁开了眼睛。
道法大进只是个意外之喜,关于如何天下布武,李逸之却是需要细细斟酌一番,步步为营,不可一蹴而就。
与原著中的洪易完成宏愿不同,李逸之不需要去准备什么龙牙米之类的灵米,只要传下练气之法就可以了。
毕竟天地间充斥的无尽元气,就是最好的修炼能量,纯净无暇,取之不尽。
但是天下布武,却不是简单的传下功法就完事了的。
因为天下间无论是朝廷,还是宗派世家,都不会允许普通百姓也能够修炼成武圣,甚至是人仙。
因为他们是统治阶级,是既得利益者。
如果天下百姓人人都是武圣,更有无数的人仙,那他们还怎么统治天下,搞不好自己就先要玩完了。
这也是如今天下,各门派对自身功法控制严格的原因,绝不会允许上等功法泛滥。
就比如成就武圣的练髓之法,基本上只有圣地,和那些大宗派拥有。
甚至,大乾王朝开国之初,更是发行了残缺版的武经和道经,其目的就是准备用来误导,甚至是残害百姓。
只不过,估计是怕引起民愤,也害怕有人完善残缺的部分,所以没几年朝廷就把所有书籍都回收了,更是严令民间不许私藏。
因而,李逸之如果只是传出些基础的功法,各方或许并不会太在意,甚至会追捧、借鉴。
但,他要是敢直接传下乾坤典,恐怕天下人都得群起而攻之。
到时候那怕他李逸之再厉害,也是有死无生。
毕竟这阳神世界,还是隐藏着大量的高手,远不是他现在可以对抗的。
所以,李逸之准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先传出虚丹境和先天境以下的功法。
等这些功法广为传播后,再传下虚丹境和先天境的。
而虚丹境巅峰和先天境巅峰,大约就相当于普通武圣的实力。
到了这个阶段,大势已成,天下间没有人再可以阻拦。
李逸之再传下血丹和金丹之法,便可以完成宏愿。
因为血丹之上,李逸之也没有道路了,需要他再去开创。
有了初步的规划后,李逸之便考虑着如何实施。
最快的办法自然是开武馆,广收弟子,同时这种做法也是名正言顺,不会被人认为是别有用心。
然后弟子们再分散到全国各地去开设武馆,如病毒般扩散。
如此不出三年,便可完成天下布武。
“唔,想要在玉京开设武馆,花费可不小,如今看来,还是得先赚钱才行是。”李逸之暗忖着。
虽然在青狼山洞,他得到了不少金银。
可是这些钱连购买这座宅院都不够,就更别说开武馆了。
想到赚钱,李逸之瞬间就想到了他的老本行,那就是卖画,也是来钱最快的。
不过这一次,李逸之却不准备去给别人画像了。
因为在看过过去弥陀经上的大佛后,他一直有些心痒痒,想要全力作画一副,看能否与之相比。
而画像人物,自然是儒道圣人,原形则是他自己。
李逸之本身就精通儒学经意的,到了这个世界后,更是通阅了诸子经典,对于儒学的认知,完全不逊色于儒道宗师。
这阳神世界可谓儒道的天下,他自然要好好包装一番自己,也以便更好地天下布武。
这就像是中古时期的诸子,教化百姓一样,属于正道。
有大义在身,自然无往不利。
←
→
第两百十五章:寄卖
城东,独院。
李逸之倾注了全部的心力,花了十天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画作。
此时,他感觉浑身疲惫,感觉比厮杀了一场还要累。
不过,虽然心神憔悴,但是看着自画像,李逸之却是脸露笑容,欣喜不已。
因为在神韵上,这幅画像已经无限接近于大佛了。
看着它,就宛若有无数儒家经意化为了朗朗诵读声,在人耳边响起,可以令人明悟。
虽然说在神韵上,比之大佛还有些不足。
但在细微上,却自然是他的自画像胜出,人物形体纤毫毕现。
如果用放大镜观看,甚至可以看到皮肤上的细微褶皱,如千沟万壑。
特别是在画像人物眼中,更是倒影着无数典籍、文字,形成一片儒道经意的海洋。
卷好画像,李逸之就往床上一倒,很快就陷入了沉睡之中。
第二天上午,日上三竿。
李逸之缓缓醒来,他感觉精神饱满,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
起床后,他带着画像便出门了,来到了文昌大街,准备找一家书店寄卖。
按理来说,画作寄卖,最好自然是找字画店。
只不过,李逸之的自画像定义为儒家圣人像,唯有儒士才能够真正明白画像的价值,也最能够卖出个好价钱。
文昌大街是玉京城独特的大街,一条街上全部都是卖笔墨纸砚,各种书籍、字画、印章的,足足有二十多里长。
同时也有许多店铺客栈,都是专供每次科考,各个来玉京科考的举人居住的。
找人打听了一下,李逸之便来到了最大的书铺云空阁。
这云空阁不仅面积极大,足有三百多平方,并且是上下四层,乃是玉京城最大的书铺。
在一楼两侧靠墙壁的地方,是一排高高的的书架;而中间部分,则基本上是人腰高的低矮书架,上面同样堆满了密密麻麻的书籍。
李逸之刚走进云空阁,就有店员快步迎了上来,热情地询问道:“不知道公子需要什么方面的书籍,小的引导您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