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1 / 1)

从精武英雄开始 第一长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斗,否则没落是迟早的事情。”

宋师道忙点头,道“是,父亲。”

…………

十天后,洛阳。

时隔三个多月,李逸之再次回到了洛阳。

在皇宫地一座偏殿中,他把王通、田文、石龙、李靖、沈落雁、翟让、寇仲、徐子陵、鲁妙子、高守义、薛镇等文武大臣,召集了过来。

王通等人看着宋缺和宋师道,眼中闪过疑惑之色。

虽然宋家是盟友,可毕竟也只是盟友,这次可是他们朝廷的内部会议。

李逸之环顾了一圈众人,说道“这次召集各位,是有件重大的事情要宣布,不过在宣布这件事情之前,我先说另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已经在冥冥中感应到了,未来我登基之日,便是我武破虚空之时。”

殿中的文武大臣们一脸懵逼,感觉像是在梦中一般。

他们面面相觑,然后又看向李逸之,希望对方是在开玩笑的。

可是,李逸之那一脸认真的样子,让他们知道,这恐怕是真的了。

只是,这也太扯淡了吧,竟然是武破虚空,这岂不是就是飞升仙界嘛!

这殿中的文武大臣中,真正的武者并没有几个。

对于他们来说,皇帝不好好处理政事,反而想着求仙问道,那就是昏庸的开始。

魏征一脸正色地站了出来,高声道“国公,自古以来,仙道便是虚妄,那怕是秦始皇也未追寻到,还望国公以国事为重,莫要被小人蒙蔽了。”

说到这里,他还把目光看向了宋缺。

很明显,魏征认为李逸之‘疯了’,肯定是受了宋缺的影响,而宋缺也肯定心怀叵测。

有着魏征带头,立时有许多文武大臣纷纷劝言。

李逸之便是未来的皇帝,也是他们将来荣华富贵的保障。

要是李逸之不做皇帝了,那接下来的皇帝,可不是他们辅佐的,岂能够封赏他们。

宋缺只是静静地站着,半闭着眼睛,似乎根本没有听到众人的攻讦。

宋师道就没有那个气度了,面色发黑。

“好了!”

李逸之沉喝一声,声音如闷雷般,在众人耳边炸响。

他目光锐利,在群众身上扫过,说道“武破虚空之事,自古便有,从来不是神话传说。并且,我争霸天下也是为了练武,目的便是破碎虚空。因为我的武道便是国道,练武和争霸天下是一体两面。因而,国道既成,我的武道同样也会大成,不可能再停留在这个世界。”

众文武大臣心中震惊,如果武破虚空不是神话,那人世间的富贵追求还有什么意义?

毕竟,相对于悠久的生命来说,权势富贵实在是不值一提。

李逸之没有等他们回神,继续说道“为了保持朝廷稳定,同样也为了王朝的延续,我准备实行新的政治制度,那就是皇帝选举制…………”

花了一个多小时,李逸之把所谓的皇帝选举制简单地解说了一遍。

相比于李逸之将要破碎虚空而去,这个皇帝选举制更让人震撼,许多人的眼睛都快凸出来了。

因为自古以来,便是父传子家天下。

其他人别说造反,那怕想一想,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是要杀头的。

而即便是上古时代的禅让制,那也是帝王选人,而非众人选举。

“乖乖,这真是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啊。”寇仲咂舌。

大殿之中,所有人的心思都活跃了起来。

既然皇帝靠选举,那为什么我不能够做皇帝?

那怕是自己没有机会,也可以把子孙培养起来啊,将来也不是没有机会。

于是,几乎没有任何异议了,李逸之的决定被集体拥护了。

李逸之见众人都没有异议,于是继续说道“为了保证新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下一任皇帝由我直接指定,由宋缺宋阀主担任。而宋阀主也答应了,将把岭南完全融到朝廷里面来。”

众人自然没有意见,也不敢有意见。

毕竟,宋缺的威望足够,又献出了岭南,也算是‘功劳卓绝’。

从精武英雄开始

第两百零三章:《乾坤典》

时间悠悠,转眼间又是三个多月。

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天下虽然平静,没有什么战事发生,但却也是风云变幻。

因为洛阳的制度改革,牵动了天下无数人的心神,那怕是外域各族,也是纷纷密切关注着。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制度,把皇帝曾经高高在上的威严,给彻底打下了云端。

毕竟皇帝可以选举产生,自然也就没有了所谓的神圣性。

同时,这种新制度的诞生,也像病毒一般在全天下蔓延,让各方势力的首脑纷纷痛恨不已。

特别是李唐,李渊更是恨得咬牙切齿。

因为洛阳的制度改革,让关陇各门阀世家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前景和希望。

皇帝能够被选举出来,那他们这些老牌贵族,没有理由培养不出一个皇帝来啊。

既然如此,那他们又何必去费心费力地,去支持李家人做皇帝?

也因而,关陇世家们和李家之间,出现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痕。

他们不再积极支持李家了,甚至还开始暗中收拢力量,扯起了李家的后退。就是希望李逸之能够早一点打进关中,好完成天下统一。

李唐如此,窦建德的夏国也好不了多少,甚至更加糟糕。

因为窦建德是平民出身,本身就没有什么底蕴,全靠山东世家的支持。

如今山东世家们,也和关陇世家们一个心思,着眼未来,希望培养出个皇帝来,自然是希望窦建德早点完蛋。

李逸之在接到锦衣卫的密报后,也是有些意外,哭笑不得。

他没有想到自己搞个制度改革,竟然直接动摇了窦建德和李渊的统治基础。

不过,此时他已经没有心思去理会了,因为这制度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极难,各种问题的出现,让人可以崩溃。

好在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他终于在洛阳及周边完成了制度改革,接下来就是向全国推广,复制经验了。

到了这个阶段,接下来的制度改革就不需要他再主持了,交给宋缺等人即可。

因为这段时间的制度改革,让他感受到一股更加磅礴的大势加持到了他的身上,那怕他是几乎没有修炼,修为也在蹭蹭的往上涨,已经到了突破的边缘。

李逸之心中不由明悟,推动时代朝前发展,意义要远比安定天下要深远得多。

于是,他把宋缺等人召集了起来,说道:“诸位,我的修为将要突破,需要闭关一段时间。接下来你们全力配合宋缺,完整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如果届时我还没有出关,对外征战之事,也全权由宋缺配合。”

宋缺等人自然没有意见。

…………

洛阳,国公府。

李逸之进了密室中,他盘膝坐在蒲团上,内视丹田。

丹田之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