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 章(1 / 1)

从精武英雄开始 第一长江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为我们李逸之好欺辱不成,可以把我们的赌约视若无物?”

师妃暄没有反驳,只是平静地说道:“慈航静斋传承数百年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岂能够因为一个赌约,说解散就解散的。”

“不要把自己标榜的太高尚,一个连赌约都不能够遵守的人,还跟我谈什么解救苍生,简直是可笑。我现在懒得跟你多费唇舌,日后自然会有跟你们算总账的一日。”

李逸之冷笑,他摆了摆手,看向解晖道:“多余的废话我也不多说,同意归降,日后我会充分考虑你们各方的利益。不同意,我今日便先杀尽你们,再甩大军攻入巴蜀。”

“你!”

解晖惊怒不已,他没有想到李逸之这么不客气,好歹他也是宋家的姻亲啊。

其他人则是惊恐不已,浑身发颤。

他们此刻都感受到了李逸之的霸道,根本不给他们选择的机会,要么生,要么死。

可是,面对李逸之的威胁之语,却没有人敢发作。

实在是双方,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

师妃暄也同样惊怒,她冷笑道:“楚国公,这就是你的行事手段,如此霸道,和杨广有何区别!”

李逸之眼神冷厉起来,道:“师妃暄,因为你是一个女人,我对你多有忍让,莫非你真以为,我不敢杀你不成?”

看着李逸之眼中毫不掩饰的杀机,师妃暄脸色微微苍白。

行走江湖近一年,凭借着慈航静斋圣女的身份,以及自身国色天香的容貌,她无论到那里,都是世人追捧的对象。

甚至是李逸之,虽然处于敌对关系,也对她算是颇受礼法。

这让她差点忘记了,李逸之可不是个守规矩的人,真惹怒了他,对方肯定会毫不留情的出手。

解晖惊怒过后,也只能够心中哀叹,躬身拜道:“我独尊堡,愿意归降。”

“我川帮,愿意归降。”范卓也忙拜道。

巴盟首领奉振脸色难看,可是此刻也唯有弯下了腰来,苦涩道:“我巴盟愿归降。”

“我等愿意归降!”

其他各方势力的首领们,纷纷躬身拜道。

师妃暄脸色变幻不定,最后只能提着色空剑,灰溜溜地离开了独尊堡。

如今巴蜀归降,李唐将双线作战,压力大增。

她必须尽快赶回去,和师傅梵清惠等商量,接下来该如何遏制李逸之。

巴蜀的归降,如一颗巨石投入到了湖泊中,掀起一层层巨浪。

这让刚刚迁都到了洛阳的朝廷,威望立时大增。

李逸之坐镇成都,在秦叔宝率领十万大军赶到后,他再次把解晖等人召集了起来。

首先便是封秦叔宝为行军道总管,收编巴蜀军队,全权负责军事。

只有收编了军队,他对巴蜀才会放心。

解晖等人也知道无法阻拦,只能够乖乖配合。

随后,李逸之封了解晖为巴蜀刺史,算是投桃报李,也算是一种拉拢,这让解晖心中的怨气消散了不少。

其他如川帮首领范卓,巴盟首领奉振等,也都各有封赏。

总体来说,李逸之现如今是主抓军事力量,其他方面虽然对各方皆有限制,但也给了相应的补偿。

会议之后,李逸之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坐镇成都。

一方面是支持秦叔宝收编军队,另一方面也是在协调各方关系,同时也等候从洛阳委派过来的官员。

时间如白马过隙,转眼间又是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到六月初。

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和梳理,巴蜀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新朝廷之中,李逸之也在众人的相送下,离开了成都。

这段时间里,李逸之除了忙于政事外,其他时间都是在修炼,特别是重新整理修炼体系。

这次整理,不仅是要把《长生诀》的精要融入道新功法中,还有把他的全部所学,也一并融入其中。

李逸之想要编撰一部类似于《天魔策》的宝典,包罗万象。

新功法名称叫着《乾坤典》,如今差不多完成了主体部分,即修炼之法。

修炼之法以炼体之法为主体,在总纲上融合了《长生诀》,具体修炼之法上又融合了如《真武玄功》《冰玄劲》《推山掌》等。

要知道李逸之这一年多来,随着大军的开疆拓土,他可是收集了大量的功法,这些都是他编撰《乾坤典》的养料。

在完成修炼之法之后,自然就是各类武技,乃至秘法、神通。

不过,想要完成这些,需要大量的时间。

同时,考虑到不久的将来,可能是今年,也可能是明年,他将破碎虚空而去,关于下一任的继承人,李逸之也不得不提前开始考虑了。

因而,在离开成都后,李逸之并没有急着回洛阳,而是朝东南而行,准备前往岭南宋家。

第两百零一章:岭南山城

五天后,岭南山城。

李逸之的忽然到访,让宋缺等人很意外。

李逸之说道:“宋叔,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要与你单独谈谈。”

宋缺心中有些疑惑,他点了点头,道:“那我们去磨刀堂吧,”

“好!”

随后,李逸之便和宋缺离开了。

看着两人的背影,宋智等人都是疑惑不已。

也不知道是什么大事,不仅让李逸之亲自前来了,还要单独和宋缺谈。

宋鲁扯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你们说,会不会是李逸之想要重谈联姻的事情?毕竟就算是他要破碎虚空而去,也总得留下个子嗣吧,”

宋师道眼前一亮,随后又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他倒是好了,拍拍屁股走人,日后玉致岂不是要孤苦一生了。”

宋智哭笑不得摇头,说道:“你们想多了,恐怕是另有大事。还有师道,李逸之到来的事情,千万不要告知玉致,免得她又胡思乱想。”

宋师道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磨刀堂。

这是宋缺练功的地方,空间宽敞,两侧墙壁上,各挂着十多把造型各异的宝刀。

对面靠墙处,放有一方像石笋般形状,黝黑光润,高及人身的巨石,为磨刀堂本已奇特的气氛,添加另一种难以形容的意味。

李逸之和宋缺盘膝在蒲团上,相对而坐。

宋缺沉声道:“逸之,有什么事情,你现在可以说了。”

李逸之微微一笑,道:“宋叔,我这次找你来,是关于我武破虚空而去后,皇位该由谁来继任的事情。”

宋缺皱眉道:“你是想让我支持你选定的继任者?只不过,你可否先告诉我是何人,否则威望不足,无法服众,即便是有我的支持,搞不好也会弄得天下大乱。”

李逸之笑了笑,并没有说是选定了谁,而是说道:“其实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自秦始皇一统六国以来近千年,我们中原王朝似乎总走不出一个怪圈,那就是开国时皇帝英明,国力强大,可以开疆拓土;可是到了朝代末期,则皇帝昏庸,不是重臣叛乱,就是百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