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9 章(1 / 1)

夜不语诡异档案 夜不语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也看不清楚样子。应该算很可爱吧,但当时我却直觉的感到一股寒意,三伏的天气里,又冷又怕的差些将爷爷不多的头发也扯了下来。

大致来说,这三种传说都和养马河有关,里边的许多特殊方式,也只在养马河流域流传。应该在曾经的某个时段,发生过什么现在已经无法考证的真实事件,所以才照旧了现在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性’。

我从回忆中醒过来,心里不知为何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微微迟疑了少许,这才打开文件袋,将里边的资料‘抽’了出来。

没过多久我便将上边的东西看完了,皱了皱眉头,我苦笑了下。这份资料不长,只有寥寥3页,上边提到的事情大概都一样,说的是养马河畔最近十三年来有许多在河里淹死的孩子,在确定死亡后的第三天突然活了过来。

当然,也不算是完全活了,医学界秘密的对他们进行了观测,那种‘假活’状态很短,只有10秒钟的样子,并且完全不带有心跳和脉动,脑电‘波’也没有任何反应,根本就是死人的样子。但是那种状况也不能算是单纯的肌‘肉’收缩造成的条件反‘射’。

因为那些死后几天,又活过来十多秒的孩子,猛地睁开眼睛,嘴里不知道在咕哝着什么话。然后便彻底的死掉了。

有人将那些尸体说的话录了下来,居然惊奇的发现,每个尸体的发音,声线都完全一样。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在说同一句话!

但究竟是什么话,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定论。这是巧合吗?不可能,古埃及曾有一句谚语说,第一次的相同叫做幸运,第二次的相同叫做巧合,而第三次的相同就是必然。不会有任何东西相同了三次后仍然是巧合。资料上记载,自从引起了医学界以及其它各种生命和神秘研究机构的注意后,这种对死亡录音的记录就没有停止过,现在至少已经有了接近六十多个案例。这么多的案例都呈现了相似的结果,那么究竟预示着什么就不得而知了。我苦笑的更大声了,这个赵韵含,每次出场都别出心裁。不过,她还真的非常清楚我的底细和喜好。送这种礼物给我,难道我还能拒绝的了吗?不可否认,我是真的感觉好奇了起来……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三途川 上

带着百分之四十九的不安,第三天一早,我还是和赵韵含去了养马河。-此前,我通过二伯父夜轩联络到了辰京大学,也确定了民俗系大三确实有个叫做赵韵含的‘女’学生。在学校给我传真过来的照片里,我却看到了别外一个人。

照片里的赵韵含是短发,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右脸颊上还有一颗硕大的偏离位置零点零零一毫米的美人痣。实话说,虽然她长得不是惨绝人寰,但是也够惨不忍睹的了。再傻的人也判断得出,出现在我眼前的赵韵含,和民俗系大三的赵韵含,根本就是两个人!

车上,我将那张照片递给正在开车的某位美‘女’看,她只是瞥了一眼,毫不在意的笑道:“小夜,这就是你不对了。居然会跑去调查人家。”

“解释。”我嘴里淡淡的吐出两个字。

她嘟了嘟嘴巴:“最近我去了韩国一趟,跑回来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晕倒!她以为自己在骗鬼啊!如果现代的整容术可以把人从天可怜见的恐龙,彻底变成绝世大美‘女’,恐怕韩国早就人满为患了。

我也懒得再揭穿她,既然这家伙不愿说真话,也不介意她满身神秘的‘阴’影里再多描黑一点。只要和她在一起时间多了,哼,总有一天我会搞清楚。

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车窗外的景‘色’不断模糊的划过。不久后出现了一条宽10多米的白‘色’河流。‘激’流不断的冲击在河‘床’上,发出‘啪啪’的刺耳响声。

“小夜,你看那块碑。”赵韵含突然停下车,指着不远处的石牌道。

我抬起头,视线里立刻充满了碑牌古老的身影。这个石碑立在这里已经不知道有几百年了,满身爬满了黯绿‘色’的苔藓,不过上边的字还算清晰。整个碑面上刻着硕大的三个字:‘三途川’。

有趣。我带着好奇心态走下车,来到石碑前。几百上千年的风吹雨淋,似乎并没有将碑上的刻痕完全剥掉。整个碑是用附近养马山上出产的一种大青石雕刻而成的。看得出雕工非常的‘精’细,应该是出自当时的名家之手,只是找遍了整个石碑都找不到作者的名字。

碑整个高度约有2公尺,石碑下压着一头古怪的生物。我蹲下身子,这才看清楚,那怪物长着长长的鱼身,上半身是人的形状。它撇开尖利的牙齿,强壮的身躯上披附着青‘色’的鳞甲。左手拿着一把奇形怪状的茅,右手举着一张人面的盾牌。看起来十分狰狞恐怖。

看情况,这东西应该是一种水中妖怪。难道是夜叉?

我皱着眉头用手‘摸’了‘摸’妖怪的脑袋,然后摇了摇头。不对,虽然确实很像夜叉,但绝对不是夜叉。这种妖怪,自己从来就没有在任何书籍文献上见到过。

一旁的赵韵含见我满脸疑‘惑’,轻声解释道:“这就是金娃娃。”

“金娃娃?”我诧异的回头盯着她:“这么说,这个三途川,也是养马河的一条支流?”

有文献记载,养马河流域一共一百公里,然后在养马村附近分为了四条支流,最后流入长江。

赵韵含赞赏的点点头,问道:“阿夜,你知不知道什么是三途川?”

“当然知道。”我的视线又回到了那个古怪的金娃娃像上:“所谓的三途川,最早最清楚的流传是在汉代。据说是奈何桥下的那条河,每一个死掉的人,如果要进入枉死城,就一定要渡过三途川。

据说在汉代之前,三途川上还没有奈何桥。人死后,鬼魂进入枉死城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乘上一个穿着黑‘色’蓑衣,戴着黑‘色’斗篷的小鬼的船,然后接受三途川的审判。如果你生前罪大恶极,就会舟毁人亡,眼巴巴的看着脚下的船缓缓沉入河里,将自己拉入十八层地狱。汉代以后才有了奈何桥一说的……”

我的话在这里猛地停住了,急忙再次打量着石碑。这条只干河流为什么会取名为三途川?为什么金娃娃的雕像会被三途川压住?这究竟代表着什么寓意?

不知过了多久,赵韵含用力拉着我的手臂,示意回到车里去。我恋恋不舍的这才离开,临走的时候还不忘用数位相机将那个古怪石碑的四面八方都照了下来。

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