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苹婆岛(三)
三刻钟多一点, 轮渡顺利抵达苹婆岛码头,靠岸下客。
曳西□□自去底舱揸车,阿灿领着曳东屿同苏蕤, 跟随人流走下旋梯,在码头等候。
阿灿问苏蕤,“小阿姐,订得哪家民宿?我给你们带路,冲抵船票钱。”
苏蕤睇睇手机,收到讯息,“有人接我们。”
“喔……”
阿灿竟然有些失望, 他好喜欢他们那个大哥, 相处随和, 有金不炫富, 手套盒里全是私人用品, 哪里像是租的车。
曳西疆接到三人,驶出码头, 在露天停车场就碰到来接他们的人。
苏蕤一眼认出苏映景, 喊停,曳东屿难以置信, 以为苏蕤认错人, 堂堂苏氏矿业老总,骑个绵阳小机车, 踩双人字拖出现。
曳西疆推门下车,对方取下头盔,跟他握手, 曳东屿才确信的确是苏映景本人, 跟印象中完全两个人。
苏蕤也跟着下车, 苏映景睇见女儿,掩不住笑意,“小蕤~。”
苏蕤才叫一声,“阿爸。”
“苏阿伯!!”
原来熟人那么多!阿灿祖父母家同苏家一个村社。
“估不到,你是苏阿伯的女儿,我知道你的,在大不列颠念书。”
“对,就是她。”曳东屿手肘搭在苏蕤肩头。
“你是我们村里细路的偶像啊。”阿灿讲得苏蕤一脸尴尬。
好像他们都知道她?
苏蕤有些手足无措,望住曳西疆,曳西疆拍拍阿屿,“返家先。”
*
苏映景骑着绵羊机车领路,从码头市场驶入静谧的乡村道,曳西疆将阿灿送到门口,阿灿讲明日来找他们玩。
一行人到家时,夜色已浓。
苏家老宅别有洞天,内部自然古朴,起居设施全部更换,曳西疆只需一眼,便知改建经过大师点拨。
苏映景给曳家两兄弟准备的两间客房,问苏蕤,“还记不记得自己的屋子?”
凭记忆,苏蕤找到去内院的路径,曳西疆推着行李箱,陪她一路。
曲折回廊,她在一处方门前停步,推开门,阳台外便是海岸。
海浪滚滚,她记得。
曳西疆讲赶路一日,舟车劳顿,让她泡个热水澡,早点休息。
等曳西疆同苏映景走后,苏蕤泡完澡敷面膜,手机收到简讯:
【睡不着,就开一盏台灯。】
他知道苏蕤夜里怕黑,容易惊醒。
【假装你在咯。】
苏蕤放下手机,起身找台灯开关,意外在床头墙角发现地灯,多看一圈,屋内四角都有布置。
翻新初始,设计的人就照顾到她的生活习惯。
苏蕤以为难以入梦,却在阵阵涛声中,轻易被催眠,做足一个好长的梦,梦里感受不到时间。
————
曳西疆去到沙滩晨跑一个钟头,回房冲凉,换身衫出来,睇见苏映景独坐观景露台,饮茶乘凉。
苏映景没有叫苏蕤起床,他讲难得放假,想让女儿睡到自然醒,曳西疆说好。
他询问咗一些曳老夫妇的近况,以及新闻上曼禾集团新动向的报道,其中就聊到官宣的海岛星辰。
曳西疆提起苏蕤作为实习生,一同去狮城出差,是筹备团队的一员,为项目立下汗马功劳,“朱庇特的首席设计师,很赞赏苏蕤的艺术审美。”
苏映景闻后倍感欣慰,“全靠你令小蕤去四海建设实习,这一年才让我安心,多谢你,阿疆。”他
已经从曳西疆处,得知女儿重返校园的决定。
“应该的,苏伯。”曳西疆浅笑。
聊到苏蕤,曳西疆就接到来电,问他现在在哪里。
“在观景露台乘凉。”他讲。
不必问,苏映景睇见女儿的名字。
苏蕤擦完防晒爽出门,没想到曳西疆同她老爸一齐,眼神里怪他漏掉重要信息,“阿爸。”
才落座户外椅,就有人端来早餐,是她老爸的女朋友,蒋姨。
苏蕤意识到原来她在,昨晚未出现,只是老爸给出一晚上的适应时间。
察觉苏蕤没有抵触情绪,苏映景对住两人讲:“大周山蚝仔烙,加咗番薯粉,蒋姨特意为你们煎的,叫上阿屿来尝尝。”
苏蕤才想起问:“曳东屿呢?”
起身往露台边走,曳西疆往远处望,曳东屿一早起床,提上收音设备,在沙滩上,在礁石旁,收录大自然的声响,一坐几个钟头,太入迷。
曳西疆CALL细佬上露台,曳东屿坐到苏蕤身边,献宝似的递给她一只耳机听。
?
苏蕤睇他。
他讲:“大海在唱歌。”
“唱歌?”苏蕤笑出声,“你该吃药了。”
曳东屿去敲她头,苏蕤闪到曳西疆身后,嬉笑打闹,曳西疆招呼两只细路收皮,趁热食蚝仔烙。
苏映景在一旁睇,女儿在曳家是开心的。
*
苹婆岛未有过度开发,没有新潮的旅游项目,苏映景怕年轻人觉得无聊。
“我和蒋姨呢,领你们去码头市集逛海鲜市场。”
令他们体验岛居生活。
苏蕤本来兴趣不大,但是曳西疆很照顾长辈情绪,一口答应,起身要动车,苏映景拦下他,“波子在岛上太扎眼。”
苏映景的车,是一辆老款平治SUV,方脸大灯,满满九十年代的复古味道,保养得不错。
前往市集的路上,曳东屿咋呼,“哇,比我还老,再多十年进博物馆当文博,苏伯伯钟意老爷车?”
苏映景摇头,说这辆车对他来讲不一样,苏蕤听到她老窦讲:“这是我人生中,买的第一辆车。”
码头集市不是精装修的场所,一半露天,一半室内。
水泥地,摊位四散,都是出海的渔民归港,现捞现卖,讲究原汁原味。
鱼摊呢,地上多有积水,怕他们弄脏鞋,蒋姨有提前准备一次性鞋套,递给三个年轻人,她和苏映景并没有穿。
曳西疆帮苏蕤拿过鞋套,笑讲:“唔该,我不用。”
苏映景睇睇曳西疆,“好。”
扑面而来的咸湿,活鱼大虾在水盆里蹦哒,地面湿滑。
曳西疆拉住苏蕤,“好生啲行。”顾不上自身浸湿的鞋面。
摊贩嚷嚷大周山本地话,个个自带大声公(喇叭),声量太大,听不懂就好似在吵架。
有摊主跟苏映景认识,拉住他热聊,打量曳氏兄弟与细妹,苏映景讲:“我女儿。”
“苏蕤?!”
未料到摊主叫出名字。
苏蕤吓一跳。
“哇,依家(现在)长这么大,原来细细个都不及我的腰。”
苏映景转身对女儿讲:“阿嬷抱过你的。”
苏蕤完全记不得。
摊主直夸细路女长成靓女,目光在曳氏兄弟之间流转,悄声同苏映景嘀咕几句,隐隐听不到,“…你有福气嘅。”
市场里好多人同苏映景打招呼,他们都知道苏蕤。
曳东屿讲:“估不到你在苹婆岛是明星,人人都认得。”
他们哪里认得她,他们是认得苏映景的女儿。
苏蕤不太适应,抬首睇见,苏映景同蒋姨埋首挑选海鲜,左右对比,同老板在讲价,为了几斤响螺。
她老窦一身老头衫,卖价五十文,脚踩人字拖,睇上去悠然又自得。
曳东屿提着海货,同长辈等在市场大门,苏蕤陪曳西疆去揸车,曳西疆从后视镜里扫到她的表情,“岛上的苏伯,同端坐苏氏矿业里的老总,仿佛不是同一个人。”
苏蕤沉默,“这样的父亲,我也未见过。”
不是记忆里严谨审表的工程师,不是会议开不停、永远缺席家长会的老窦,眼前人,仅仅只是一个苹婆岛的岛民,平凡无奇。
返回苏家,一行人将食材提到厨房,蒋姨手脚很快,一桌海鲜大餐好快烹饪好,饭后,又独自清理餐厨,曳西疆提出帮手,蒋姨摆手拒绝,让他们去露台上饮茶,不必管她。
苏映景拍拍曳西疆,提到前些日子,有朋友送来武夷山大红袍,让他来品鉴。
苏蕤同曳东屿在躺椅,一个追剧,一个玩游戏,曳家老大就陪长辈聊天,“蒋姨话不多。”
苏映景正在分茶,“她这个人不善言辞,怕自己嘴笨讲错话,就少说多做。”
曳西疆头一次听到苏父谈及现女友,原来,他们是同学。
蒋姨本名蒋洁,那些年没有跨海大桥,大周山群岛的学生仔,每周搭船往返越洲的学校,苏映景正是在海轮上认识她。
两个年轻人时常在客舱里,打照面,起初一直未讲话,直到有一次苏映景太累,差点坐过站。
因为勤工俭学,睡眠不足,他在客舱里瞌睡,蒋洁叫醒他,“喂,苹婆岛到咗。”
此后,每次乘船,两人才开始讲话,他才知道她是大周山淡岩岛人,与苹婆岛隔着十几海里航程。
时值高考前夕,两个年轻人从报考志愿,聊到未来规划。
苏映景是学霸,学校里好出名,蒋洁同他不是一个水准,双方互相鼓励,做到自身最好,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就好。
高考结束,苏映景以越洲府探花郎的好成绩,被名校录取,蒋洁名落孙山,填报本地专科。
北上读书前,苏映景搭船去淡岩岛看望她,鼓励她别放弃,读书一定能改变命运,约定写信保持联络。
北方名校的平台,拓宽海岛少年的视野,他在信中提及的理念,蒋洁愈发看不懂。
高考是一场考试,也是几多人人生的鸿沟。
蒋洁回信越来越少,逐渐断了联络,苏映景曾经回过一趟大周山,等他找去淡岩岛,乡亲同他讲,蒋家早已搬家。
本科毕业,苏映景如愿以偿被麻省理工录取,留学海外,同苏蕤母亲恋爱,结婚,生子,创业,事业有成。
兜兜转转,人生下半场,年过半百的老同学,在大周山重逢。
……
*
露台上,苏蕤抱着IPAD,好似睡着,日落的风大,曳西疆去到她身边,低声道:“回屋里睡。”怕她着凉。
苏蕤闭着眼讲:“……陪我走走。”
“好。”
“我也要去!”
曳东屿手上的游戏还没放下,生怕自己被抛弃,他不像大佬,没那么多话同长辈聊。
曳西疆同苏父讲一声,领着细佬与细妹,在村庄小路间穿行,在祠堂附近,被叫住。
“曳哥!!”
阿灿同一群后生仔,在铺头食白切鹅粿条汤。
“加猪皮、鹅血的,好好味。”他讲请他们。
“已食咗。”苏蕤说。
“去边度(哪里)?”
“闲逛啊~”
阿灿让他们别走,讲自己同兄弟打篮球,正缺两个,“曳哥,来不来?”
一班后生仔望住他,曳西疆取下腕表,递给细妹,“多年不练手,陪你哋玩一玩。”
祠堂不远处的水泥空地,立着两个篮筐,勉强挂住篮网。
南部湾谁人能想,曳生同埋一群半大后生仔,借着村道路灯的光,在简易的篮球场,冲锋陷阵。
阿灿一步上篮,被曳西疆盖帽,球滚到细妹脚边,她弯腰捡起来,曳西疆已立在她面前。
校园里几多男女,在篮球场边,偶然邂逅,一见钟情,毕生难忘。
苏蕤的眼底在发光。
崧山府的老相册,有一张照片,曳西疆投篮的样子,她见过。
时光匆匆而过,本不曾交错,谁想,某一日,少年穿越时空的虫洞,来到她身旁。
作者有话说:
本周完成年度要务,耽误了更新,周末尽力把进度补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