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1 / 1)

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骨生迷 2973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六十八章

  入了十月以后, 天气一下子就冷了起来。

  尤其是在村里,穆家旧宅这样的老房子,更是嗖嗖透着冷风。

  卫奚的咳疾又犯了起来, 这是他的老毛病了,往常都是从入冬前咳到开春彻底暖和之后。

  像之前沈翠和穆二胖认识他那会儿, 已经是开春了, 他就还会时不时咳上两声。

  他自己都习惯了,只说怕自己一直咳嗽影响穆二胖学习,想自己在屋里看书。若还是不成,他就早些离开书院, 等天气暖和之后, 他自己好了再回来。

  沈翠没让,给他兑换了一些系统产出针对咳疾的药品,放到饭食里调理身子。

  补药一份含有五种星际药材,售价50点。一份就能起效, 但系统的意思是吃起来就最好不断, 一口气连吃一个月,后头再偶尔吃一副, 就能把他这病根给断了。

  关乎身体健康的大事,沈翠不会吝啬,且她每个月收着卫家十两生活费, 就是因为这个才不亏心。

  只是2级书院日常一次给60点, 偶尔需要她下厨, 倒亏20, 算下来勉强能应付买药的花销。

  而书院里笔墨纸砚和大家吃饭, 则得转到现实的花销上头。别说像之前每个月能存一半了, 一月下来能存个一两银子, 那也得感谢负责买菜做饭的周氏持家有道。

  十月下旬就是卫家下人又要去府城的日子,周氏那封家书却迟迟没有写出来。

  因为要给穆云川写信,周氏这段时间分出了更多的时间来认字写字,眼下已经基本掌握了数百个常用字。

  沈翠在现代的时候看过一项统计,说掌握一千个常用字就能覆盖约九成的书面资料,一封家书而已,又不让她发什么公文,何至于这么纠结?

  后来又过几天,周氏终于憋出了一份信,家书这种东西她也不好意思找劳不语指点,只先给沈翠看。

  沈翠放眼一瞧,上头写着一些类似“我很好,家里人都很好,银钱够使,银子已经寄回去了,你自己留着,注意身体”这样的话。

  内容虽然有些干巴巴的,和文采搭不上边,但家里人写信要卖弄文采作甚?能转达最真挚的关心就好。

  尤其周氏这封书信写的认真,先拟了一份草稿,再根据草稿重点练习了那些个字,字迹比平时写的还工整不少,隐隐已经有了娟秀的模样。

  沈翠正好也给老山长写了两封信,一份用左手,署‘张生’的名,一份则是右手写,署自家书院的名字,托行脚商人给寄去了远在隔壁府城的弘乐书院。

  算着日子,送到那边也该过新年了,所以两封信都是给老山长拜年问好,论用心程度和字迹,还真是比不上周氏这封家书。

  但凡和穆云川有关的事儿,她就是想得多,心思重,不然不可能落个早亡的下场。

  沈翠夸赞道:“真写的挺好的,没什么好不好意思的。真论文采、论字,咱们书院上下,除了劳夫子,谁能比过他们?权是咱们一份心意罢了。”

  送信还得拜托卫家下人,不然自己送信要花费不少银钱,没有时间再给周氏纠结,那封家书隔了几日就被送到穆云川手里。

  中间相隔一个月,卫家下人再送来了回信。前头那封信是周氏写的,这封回信却依旧是回给一家子的家书。

  这次就不需要穆二胖来读信了,周氏自己打开,读给大家听,间或有几个不认识的字,就让穆二胖帮着认。

  穆云川的信么,其实不用读,沈翠也知道写什么,无外乎就是给她这继母表表孝心,关心弟弟几句,再关心周氏几句。

  很快周氏读完,内容还真跟沈翠想的差不离,只是多提了一嘴说没想到周氏已经认字还会写信,鼓励了她几句。

  这种模板信都把沈翠听困了,周氏却十分高兴,把那几句关于她自己的内容看了又看。

  她就是以夫为天的,即便是现在会认字写字了,依旧没改变这点。

  沈翠虽然不希望她这般,却一直没找到机会提点她。

  转眼正式入冬了,穆二胖去年得了郑氏给的新袄子还能穿,沈翠翻空了自己的衣柜,也只找到了一件去年她穿过来时候,一直穿的那件秋香绿的袄裙。

  那袄裙袖口处打了两个补丁,已经算是最好的,而其他压箱底的,破旧的实在没眼看。

  尤其是她这一年来瘦了许多,体重从60kg降到了50出头,那袄裙罩在身上空空落落的,无关合不合身、难不难看了,透风透的吓人。

  而周氏就更惨了,她一直没舍得给自己做好衣裳,身上日常穿的都是半新不旧的衣裙,今年再翻出来的也是旧袄,比沈翠那身还寒碜。

  或许是系统都看不过眼了,给她发布了一个【给书院上下置办冬衣】的任务,给的时限也算宽松,让五天内做好。

  冬衣当然直接能在系统里头买,但沈翠现在还在供着卫奚的药,那是真的穷。

  后头她就带着周氏买了点布料和棉花,由手巧的周氏负责给书院里头的人一人做一身袄子。

  周氏这会儿已经不会跟沈翠客气,说什么只给旁人做,不用给她做。沈翠怎么安排,她就怎么听,拿到布料和棉花,转头就立刻动手。

  而把女红升到1级的沈翠也能帮她打打下手。

  时间紧,任务重,想量身定做那得累坏周氏,所以沈翠就取了个巧儿——

  大棉袄采用清一色的翠竹色,不分男女,款式上更是简单,翻领对襟,袖口做的稍微窄一些,方便写字,领子也能立起来扣上,通俗点来说,就是古代版的军大衣,好脱又好穿,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能穿。

  卫恕后头过来的时候,见到这军大衣乐得不行,调笑说看著书院里的人穿成这样坐一圈,像窝了好几只熊,又笑话卫奚,说家里明明给他准备了好几件披风、大氅之类的东西,何至于穿这样笨重的袄子?

  卫奚没管他,后头入了夜,卫恕感受着墙壁窗户里透出来的冷风,冻得牙齿打颤,他拿出卫奚的大氅披上,却又发现那宽广的云袖不方便磨墨写字。

  “不成,这村里也太冷了。”卫恕把手放到炭盆上,这才觉得手是自己的。

  但也奇怪,这么冷的天,卫奚的咳嗽居然比往年好上不少,一晚上都没咳几声,卫恕想劝他冬天别待在村里的话,到了嘴边又只能咽回了肚子里。

  后头沈翠看他真要冻坏了,就另给他拿了一件——系统说的书院上下嘛,卫恕虽然是3号替补,但她怕系统也把他算上那么判定,所以也给他做了一件。

  军大衣穿到身上,卫恕把扣子从脖子扣到小腿肚,身体也总算暖和了过来,卫恕再不会嘲笑它难看笨重。

  等第二天离开的时候,他还问沈翠这袄子卖不卖,他想穿走。

  青竹书院那边虽然没有村里冷,但晚上写功课的时候,还是会感觉到冷的。

  本就是给他准备的,沈翠没另外收他的银钱,只让他下次再进村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就好。

  本以为这件事就是个小插曲,但沈翠没想到,卫恕居然还有带货能力,过了一旬他来村里,就问沈翠能不能再做几件出来,说书院同窗先开始也嫌他穿这样的袄子难看,但后头就发现它确实保暖了,问他哪里做的,他们也想去买。

  这就挺尴尬的了,虽然山长知道卫奚跟着劳不语读书了,卫恕旬休去看看弟弟很正常。

  但是卫恕稀里糊涂地成了翠微书院的编外人员,旁人就更不想到这一层。

  他不好意思跟人直接说军大衣的来处,就说自己帮着大家定一定。

  这时候沈翠的抠搜就显出好处来了,她选的布料是平价耐用的那种,即便是不太富庶的学子,也觉得自己能负担得起,跟着一起下定。

  眨眼工夫下定的就有十人,眼看着情况再发展下去不对劲了,卫恕才说自己定袄子的店铺小,接不来这么多单子,才就此打住。

  听他说了来龙去脉,沈翠没做主接或者不接,而是把周氏喊到跟前,问她的意思。

  冬日里周氏还在帮人洗衣裳,辛苦已经不用提了,手上的冻疮又红又肿,让人看着就心疼。

  系统的产出物里倒是有能治疗的特效药,但在系统里,服务对象也是有三六九等的。说直白点,就是培养对象都能用,名师劳不语部分可用,山长沈翠和杂工周氏一个等级,能用的东西很少。

  那特效药,就是不能用的。

  而沈翠能购买的现代商品里,倒也有蛤蜊油,冻疮膏那种,入冬之前,她就买了一份蛤蜊油给周氏。

  效用肯定是有,但再好的效用,也抵不过她一天四五个时辰把水泡在冷水里。

  听到能接给人做衣服的单子,周氏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但她也没一口答应,而是看向沈翠,表示听她的意思,毕竟袄子是她做的不假,但样式却是沈翠设计的。

  沈翠朝她摆摆手,让她自己决定,周氏便道:“十件袄子的话,因为款式简单、大小一致,我也做熟悉了,一日左右就能做一件,半个月之内交工,卫公子看这样可以吗?”

  青竹书院那边大多人都不缺过冬的袄子,只是跟风凑热闹而已,并不是急等着穿的,卫恕就道:“嫂夫人慢慢做,年前做完就成。”

  沈翠在旁边看着,若有所思,读书认字明白事儿理只是一遭,这些并不足以让周氏转换思维,更别说,没有经济基础,他日周氏依旧只能依附穆云川。

  眼前似乎正是个好机会?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14 12:32:25~2022-04-14 19:17: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6053208 20瓶;随风而来 10瓶;白白攀攀 5瓶;努努府右街 2瓶;丛榕、苹果笑嘻嘻、薇子、回眸浅风过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