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8 章(1 / 1)

唯一战胜国 菜鸟如林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握,但不去做则是完全没有把握,就算是失败了,时局也不会更差。

段祺瑞沉吟半响,接着叹了口气,说道:“一切全凭任公之意了,不过大总统可能还舍不得那个位置。”

老头子留下的基业已失,再维持北洋政府确实也没意思了,段祺瑞也不再坚持什么。

“大总统方面,我会前去说服。”梁启超说道,段祺瑞点了点头。

初步告捷,梁启超又跑到了总统府。

黎元洪正在吃饭,听警卫报告梁启超来了,连忙放下筷子前去迎接。

大文豪走到哪里都吃香,梁启超进了总统府,开始游说黎元洪解散北洋政府,以推华东政府上台。

黎元洪面有难色,对他来说这个总统虽然是个傀儡,但做得稳,吃穿不愁,而且是名义上的中国首脑。

因此黎元洪确实不想解散北洋政府。

梁启超口才极好,说话环环相扣,他向黎元洪分析了当前的中国时局,认为华东政府上台执政只是时间和时机问题。

当前时机已经具备,大环境也已成熟,为了国家,为了民主,黎元洪理应顺应民意解散北洋。

黎元洪被梁启超说得支支吾吾了半天,道理上说不过梁启超,只好勉强点头答应道:“解散北洋的问题,我亦赞同。”

接着黎元洪话锋一转,对梁启超说道:“不过大总统可能舍不得解散北洋吧”

以黎元洪想来,北洋是袁世凯留给段祺瑞的基业,段祺瑞应该不会轻易舍弃,因此打算把皮球踢到段祺瑞那里去。

不过黎元洪没想到的是,梁启超当即说道:“总统不必担心,大总理那边我已说服,同样愿意解散北。”

“呃……好吧”黎元洪心中郁闷得不行,怎么也想不通段祺瑞为什么会同意解散北洋政府。

若真是如此,那解散北洋政府可就是板上钉钉了,毕竟说出去的话就像是泼出去的水,若是反悔的话,以后名声可就臭了,黎元洪可没打算能一辈子坐着这个总统宝座。

梁启超走后,黎元洪的幕僚丁槐对黎元洪说道:“解散北洋确实是当前必要之举,大总统若能解散了北洋政府,定然能够留美名于青史。”

名留青史……

连幕僚都这样说了,黎元洪还能说什么。

……

梁启超出了总统府直接到了报社,再六家大型报社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论民主共和之展望》的文章。

文章开始便提及段祺瑞与黎元洪已同意解散北洋,由华东政府登台执政。接着梁启超论述了民主共和的展望,希望华东政府顺应民意,进行彻底的民主化改革。

此文章一出,整个中国为之哗然。

之所以哗然,是因为北洋政府将要解散的消息,北洋政府登上历史舞台已近六年了,真的要解散了吗?

多数人对于北洋政府解散,****统一是支持的,因为此时北洋政府准确的说只是一个空壳中央。

名义上是地方政府的华东联合自治政府却是实质上的中央政府。

华东政府的资格并不比北洋政府差,华东政府已是一个成立了近八年的政体,八年的励精图治,成就了如今的中国。

华东政府的功绩,北洋政府拍马也赶不上。

从华东政府盘踞福建之时,便与日本摩擦不断,当华东政府盘踞于华东三省时,于日本的交锋中已不落下风。

当日本欲侵占中国胶州湾时,华东政府以一地方政府之力出兵卫国,而北洋政府则是在一边观望。

最后华东政府赢得了胜利,并且在休战一年多之后再次在对日战争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

华东政府在军事上的崛起,同样见证着华东政府在经济、体制、政治上的多方面崛起,已不是北洋政府能够压制得了的了。

北洋政府早就输了,只是华东政府不去取代北洋而已。

华东政府一贯的蚕食扩张政策在一九一六年也进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这时的北洋政府,在军事上无所作为,政治上更是完全没有了基础支撑,这样的政府要解散也说得过去。

不过这个消息一出,那些北洋老少却是悲上心头,但也知道事已不可为,就等着华东政府的安置了。

而梁启超的文章迅速得到了各省师生的支持,民主自由之呼声一片高涨。

相比那些师生来说,普通百姓则希望中国能够有一个皇帝,而他们心目中的人选便是委员长夏钧。

夏钧在杭州看到梁启超的这篇文章不由郁闷,现在很被动啊

搞明主自由,目前来说是绝对不行的。很快夏钧就召开了紧急会议,针对北洋政府出现的情况进行讨论。

针对北洋政府出现的波动,章太炎建议夏钧以不变应万变,先看看情况发展再说。

夏钧接受了章太炎的建议,对北洋政府出现的波动不发表任何意见与言论,以静观时局之变。

……

时局的变化很快就超出了夏钧的预料,从种种迹象看来,北洋政府是真心想要解体了,黎元洪已经让人签署解散内阁国会的命令了。

按照规定,解散国会必须有人签署,而签署的人正是段祺瑞。

十月一日,北洋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北洋政府正式解体,而政权将交由华东政府,华东政府将成为中国的中央政府。

至于北洋政府解散后如何安置,北洋内部还在商议之中。

不过黎元洪和段祺瑞却是陆续辞职了,整个北洋政府可谓是一夜解体,而且解体得十分干脆,没有丝毫的拖拉。

而梁启超一手策划的对夏钧的逼宫行动也开始了。

首先是黎元洪、段祺瑞公开通电要求夏钧北上就职大总统。

接着梁启超还鼓动各省知识分子,意把夏钧推上总统之位。各省的知识分子对夏钧是支持的,而且很多都是大力支持的。

听闻要让夏钧当总统,一个个都高兴得不行,纷纷加入了造势范围,于是变成了好心办坏事。

……

“委员长,有紧急情况。”游正斌慌张跑进了夏钧的办公室。

“什么情况?坐下说。”夏钧连忙神色一正,心想难道是哪里受灾了?

游正斌也顾不得坐,对夏钧报告道:“今天各省主要城市都有师生走上街头,打出横幅要让您当总统。”

“什么”夏钧听了直接站了起来,瞪起了眼睛,“有这样的事?”

“是啊”游正斌说道:“是一家名为《强民报》的报社鼓动的。”

“他祖母的。”夏钧暗骂一声,对游正斌说道:“马上给我把那家报社停刊一个月。”

“那游行怎么办?”游正斌问道,“虽然游行人群不带恶意,但扩散开来总归是不好的。”

“不错,马上让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