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1 / 1)

八零之发家养娃 络缤 221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80章

  陆夏邀请于嘉南到周家村池塘垂钓,这里风景秀美,四周种着一片片竹林,还有各种野花都在争相开放。

  温暖的太阳洒在人身上,整个人都变得慵懒起来。

  对于在拥挤的城市里长大的于嘉南,对于这种天然环境是没有抵抗力的。

  若说来内地最喜欢的,莫过于这里广阔的天地了。

  于嘉南也从来没有钓过鱼,一开始也没有太大兴趣,可当钓到一条鱼的时候,那种收获的喜悦感,一下让她热衷于此。

  “今晚我要吃这些鱼!”

  “一会拿给我姐夫做,他的手艺特别地好。”

  于嘉南长这么大,还没有哪个漂亮女孩子会邀请她来钓鱼的,都是一块逛街或者吃下午茶。

  “你的安排我很喜欢。”

  “你不觉得无聊就好。”

  鱼塘里的鱼又多又蠢,于嘉南和陆夏两个新手,很快就钓了满满一桶的鱼。

  于嘉南感到尽兴时,陆夏才进入正题:

  “于小姐,你想不想赚点外快?”

  之前一直叫的是‘嘉南’,现在这么正式的称呼,也让于嘉南端严肃起来。

  “你有什么想法?”

  现在内地和港城收入差距巨大,这也使得很多内地人,偷渡也要跑过去□□工。

  都想着在港城挣钱,回内地花钱。

  于嘉南一家人虽然早早就跑到了港城,并且在那里立足下来,可经过两代的奋斗,现在也只是非常普通的家庭。

  比偷渡客好一些的是,他们有正式的身份,还有一家茶餐厅。

  门面不算大,却也能养活一家人。

  祖孙三代五人,都挤在一个二十平米左右的房子里,虽然回内地很有优越感,在港城却再也普通不过,而且那里的贫困差距更大。

  于嘉南也很想做些什么,所以才主动申请跑到内里来,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发财的机会。

  港城很多富豪在内地开放之后,都纷纷跑了过来,她觉得跟那些富豪走准没错。

  只可惜她只有满腔热血,却没有门道。

  在内地她不认识什么人,也不熟悉内地的规则。

  要不是她是奶奶带大的,学了奶奶的家乡话和国语,否则她一口粤语都不好跟内地人交流。

  内地的环境跟港城完全不同,她并不能适应这里的情况,就算有想法都不知道该怎么实施,如今她还一筹莫展。

  现在陆夏主动找上她,她当然不会错过机会。

  陆夏的手腕在于嘉南面前晃了晃,她的手腕上戴着于嘉南送给她的电子表。

  “你想走私电子表?”

  于嘉南一看就明白了,表情很是纠结。

  她之前也想过倒卖电子表,其中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可这也将会承担非常大的风险。

  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会被送进去。

  不仅如此,她对内地不熟,把货带过来也不知道怎么去兜售。

  内地沿海开放之后,治安并不好,骗子小偷强盗越来越猖獗。

  尤其做这种生意,遇见的人都不是什么善类,她一个女孩子还是有点害怕。

  “你带货进来,我负责销售出去。利润分配方式,可以按照卖出去的利润平均分配,也可以你定一个价,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面的事便与你无关。”

  于嘉南心乱了,也没有心思再钓鱼。

  “你可以不急着回答,回去好好想想再给我答复。”

  于嘉南也没有勉强自己,她知道这个时候什么心思都没了,拿走几条鱼跟陆夏告别,也没有留饭。

  陆夏让她想通了就去大个子瓜子铺找她,瓜子铺在初七的时候就已经开业。

  可一直等到服装店开业,于嘉南也没有再出现,陆夏就明白她并没有同意这件事。

  陆夏也没有太多失望,走私毕竟不是正道,虽然看着那么大的暴利在眼前挣不到,心中很是可惜,却也没有太惆怅。

  只是当时看于嘉南那么心动,还以为这件事能成呢。

  现在不成也没有太大影响,不过是少了一笔横财罢了。

  陆夏那天跟于嘉南分开之后,看天色还早,回家将陆满满带上,一起将剩下的鱼带到吴奶奶和赵爷爷家。

  两老当初非常照顾她们母女,要不是他们搭手帮忙,她的启动资金没有那么快赚到手。

  虽然跟他们的女儿有些龌龊,让彼此之间有些生分,可一码归一码。

  陆夏对于帮助过她的人,还是非常感激的。

  赵爷爷和吴奶奶看到母女俩非常地高兴,向来严肃的赵爷爷都笑得和颜悦色。

  陆满满是个小甜心,虽然平时见得少,可依然还记得两老。

  看到他们的时候,立刻绽放出大大的笑容,张开手要抱抱,可把两老给高兴坏了。

  两老逗弄了好一会,才想起一旁的陆夏。

  吴奶奶看到她带了那么多鱼,板着脸道:

  “你能来看我们就很高兴了,干嘛又糟蹋钱买了这么多东西。”

  “这些是我去鱼塘里钓的,可不是普通的鱼。”

  两老很是惊讶。

  吴奶奶:“河里的鱼这么傻?”

  “我是去鱼塘钓的。”

  吴奶奶没好气白了她一眼:“鱼塘的鱼钓上来也是要花钱的,奶奶知道你挣了点钱,可也不能这么乱花。”

  不过两老也没有拒绝,全都收下了,只要求她必须留在家里吃饭。

  陆夏从善如流,给吴奶奶打下手。

  看到陆夏还是那样勤快、手脚麻利,吴奶奶很是怀念那段时间有她们母女两陪伴的日子。

  家里有个孩子,屋子里都能暖和一些。

  吴奶奶一想到这,深深叹了一口气。

  陆夏:“吴奶奶,大过年的你叹什么气啊?”

  吴奶奶忍不住开始说起家里的糟心事,之前两老觉得自己住着也挺好。

  可自从家里住进陆夏母女,习惯了家里有孩子,她们走了之后,两老反倒是不习惯了。

  “原本我们想着,三儿子那边刚生个孩子,我和你赵爷爷身体还算健朗,去帮忙搭把手的。”

  两老的三儿子赵建军头一个妻子病逝了,隔了很久才再婚,因此孩子也要得晚,都快四十岁了才有第一个孩子。

  陆夏听到这里,还以为是什么家庭矛盾,导致两老没法过去照顾最小的孙子。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说好的房子,现在没了,我们也去不成了。”

  赵建军设计院工作,依照他的资历学历以及所作的贡献,他现在应该能分到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原本以为是板上钉钉的事,没想到临了这事又变卦了。

  “真是太欺负人了。”吴奶奶很是气愤。

  原本她还觉得自己这个儿子特别能干,能在省城设计院工作,对外说起的时候,胸脯都能挺得更高一些。

  赵建军又是个报喜不报忧的,还以为他在单位里很受重用。

  若不是他们刨根问底为啥不让他们去照顾小孙子,两老都不知道这件事。

  一开始还以为是亲家母那边想要过来照顾孩子,赵建军第二任妻子是家中独女,家里宝贝想要亲自过来照顾,他们也不能强求。

  过年的时候,吴奶奶忍不住多嘴问一句,想着也不能让亲家母一直帮带孩子吧,他们也可以搭把手。

  三儿媳一听这话,直接委屈地哭了。

  他们先还住狭窄的一室一厅里,说是一室一厅其实是自己隔起来的,加起来顶多十来个平米。

  她坐月子的时候,都是赵建军伺候的。

  白天要忙里忙外,晚上还得照顾孩子和她,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赵建军不想家里担心,所以才没说房子并没有分下来。

  这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