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1 / 1)

深空之流浪舰队 最终永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或者是兰国人吗?”

张远摇了摇头,“应当也不是吧。”

“那你觉得他们会是什么人,来自哪里……”

可能是……某些小国家?

心中沉思了一会,恍然大悟。

所有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着无数个不为人知的黑夜。

这里的正常技术人员,工资实在太高了,百万年薪起步。而且大多数人的合同只有三年,最终还是会回归地球。

三年的时间,比起动辄几十年的开发周期其实太少了点,频繁的人员流动,对整个开发工程肯定是不利的。

既然如此,对于整个文明以及某些资本家而言,必然会有一些更加“省钱”以及“经济”的方式。

即便目前的自动化工业已经相当发达,但在复杂环境中,人的作用依旧不能被轻易代替。

张远又悄悄问道:“这些人已经在这里定居了?”

“是啊,从一开始,几十年前就存在了。”

“为什么有人愿意这样?”

赵师兄笑了笑,感叹道:“你所认为的好与不好,愿意不愿意,只是相对而言的。为什么有人愿意居住在穷山恶水的地方?为什么有人居住在黄土高坡?为什么有人到现在依旧居住在农村,而不是城市?”

“比起以往的苦日子,在这里定居,又有什么不好的?只要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至少不可能有饿死的烦恼,还能生活的有滋有味的,比地球上有前途地多吧……”

张远默然,发现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他又问道:“那么,他们能够繁殖后代吗?”

赵师兄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说道,“据说,可以。”

停顿了一会,他又加了一句,“以目前的医疗水准,还是可以的。只是有一点风险,怀孕的几率并不高。”

空气中陷入死一般的沉默。张远本来想问,这样的剧烈环境变化下,一代又一代的演变,是否会形成生殖隔离,形成不同的人种?

但想来想去,这一番话他又咽了回去。

生理性的筛选,至少也得几万年的时间吧?让他来考虑这个问题,的确有些不自量力了。

第一百零五章 新文明史学

丁院士听到他们的对话,也回过头来。

他轻声感慨道:“是不是觉得有些可笑,有些无能为力?这些天,我们一直在讨论如何修复前人留下的技术隐患。但身边就有更大的隐患,而且是社会隐患、人文隐患。”

“这样的隐患,隐藏在我们的文明当中,不知道有多少。种族矛盾、意识形态冲突,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引变成大问题。就算决策层知道了,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将其解决……”

“你知道,为了开发太空,我们付出了多少吗?我们不可能因为某些隐患的而去停止开发。”

很难预测,未来的几万年会发生什么。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少了这些人,木卫二的开发,又要延长多久?

地球上的很多人可能永远不知道,有些人在为他们美好的日子默默付出着。

张远深深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人类这种生物的目光局限性,也就只有自己这一辈子。从信息学的角度,绝大多数的政治政策,都是按照“贪心算法”来布局的,也即当前状态下的局部最优解。

未来的利益要为眼前的利益让道。

想要布局几千年、几万年,实在超出了人类本身的智慧极限。

他不会因此去多愁善感些什么。就算让他本人来当决策者,也只能这样选择。

既然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

文明越复杂,越发达,个人的力量就会显得越小,就算他是联合政府的首领,又能怎么样呢?对现在的社会而言,各种势力互有掣肘,有很多东西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够改变的了。

聊到这里,赵师兄忽然说道:“关于未来的发展方面,在新文明学派,有一个深奥复杂,迄今为止依旧处于梦想中的学科,叫做新文明史学,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

“新文明史学?历史学科吗?”张远并不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但是了解并不多,两只耳朵好奇地竖了起来。

赵青锋笑了一下,“这个学科很复杂,如果用一句话解释,就是想要找到文明的全局最优解法,而不是走一步算一步的简单贪心算法。”

“我举个例子吧,文明的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十分类似。”

在古代,由于生存环境不佳,一个青少年只要有一点力气,就会被拉去干活。虽然满足了目前的生存需求,但也扼杀了未来的利益。这种培养方式被称作“局部最优解策略”,也即只考虑当下,不考虑未来。

而现代环境下,一个青少年会受到义务教育。教育这个东西,看上去并没有当前利益,只是纯粹的付出。但所学的知识,在一个人长大成年后,才会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一个人的寿命只有短短百载,而且有大量的样本,想要统筹规划,寻找人生意义上的相对较好的解法,难度并不大。

但一个文明呢?

文明是所有人口综合起来的集体,本身就有超高的复杂度,其寿命千年万年,完全超越了单个人类的寿命,如何统筹规划?

但这就是新文明史学想要研究的内容。

“在文明的发展的初期,人口稀少,科技落后,动不动就有夭折的风险。相当于人类的婴儿时期。”

“婴儿你知道吧?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还没有成熟。所以,一个文明在发展初期也是最具有可塑性的。”

“那我们呢……继承了很大一笔的遗产。”张远笑着说道,“难道是那种富二代婴儿?”

“你说的没错。”赵师兄的表情认真了起来:“我们固然有着更深厚的底蕴,相当于是富二代,但不意味着能够胡乱挥霍。”

“你觉得,对于一个文明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科技!”张远立刻回答道。

赵师兄笑了一下,做出一副“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的表情。

紧接着,他又摇了摇头:“科技相当于是文明的外功。外功你知道吧?只要肯花费力气,就能够速成的那种。”

张远皱着眉头道:“速成?科技的发展可没有那么容易……”

“这里的速成指的是小成,一些简单的科技,如果不是局限于专利,别的国家想要模仿,应当不难吧?”

“好吧……”张远暂时接受了这种说法。

“对于一个文明而言,更加重要的其实是内功,包括人文环境、政治制度、民众意识形态等等,这些东西需要慢慢培养,想要速成,基本上没有可能。”

“这些内功其实决定了科技的发展上限,也就是新文明史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张远向来对政治不太感兴趣,不过受到大学时期各种文化课的影响,也稍稍知道一些。

像南美洲、非洲的某些国家,民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