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1 / 1)

深空之流浪舰队 最终永恒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考了一阵子,这位院士摇了摇头:“不好说,但我认为,很可能是近十年最杰出的成果之一。或者,‘之一’这两个字可以去掉。”

“可是,这只是一种数值模拟的方法,而不是真正的数学本质!”

看到自己弟子有点不服气的样子,这位院士笑着说道:“不要以为湍流只是经典物理学问题,就以为它很容易。如果你深入了解过,就会知道它恐怖的难度。”

“湍流的概念及其应用早已经超出了经典物理的框架,并延伸到了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各个分支中。大到恒星演化,小到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生物物理……”

“所以,这篇论文,可以在诸多不同的领域,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最简单的,从工业的角度出发,我们更好地控制住等离子湍流,能够将核聚变装置制作地更小。你知道这一点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吗?”

这位年轻人,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那种攀比的心思渐渐熄灭了……

因为人家已经破碎虚空而去,进入了另外一种境界。

张远的第一篇论文,机器人控制理论,还算不错,但是有超越的可能,但现在,已经不在同一个位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个实验室里很安静,只剩下一片凝重的呼吸声。

惊讶。

诧异。

难以置信!

竟然拟合地这么好!

“老张,你这么急着走干什么?”夏校长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过来。

他推开门,愣了愣,“咦,大家都在?发生了什么?”

夏校长的嗓音,好像又把所有人重新拉回了人世间。

几秒钟后,“轰”地一下,整个实验室爆发出了最为猛烈的讨论声!有几个教授已经情不自禁大声笑了起来!

……

这件事情想要捂,肯定是捂不住的,各种小道消息几个小时内,开始漫天飞舞。很快,传到了《星辰学报》的编辑部内部。

这些星辰大学的编辑、教授心中有坐立不安,似乎预见,一篇论文把他们所有的论文都干趴下了。

“出现了更强的湍流问题算法?是谣言还是其他的什么?”

“怎么可能?你应该知道,这个问题有多难。”

“可微分神经网络?什么玩意?”

只有一个文章的题目,就算再怎么脑补也不可能脑补出具体的算法。

“深空大学的人因为没有重大科研成果,恼羞成怒,故意捏造出了一个谎言,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这怎么可能?谣言总归会散去,露出最后的真相。

夏校长不至于是这种蠢材吧!

分不清是好奇还是恼怒,丹尼尔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几下,吩咐道:“你打个电话确认一下。”

年轻的助手拿起手机,拨通《万物理论》的主编张小勇的号码。

“你好。”

“……是《星辰学报》编辑部吗?哈哈哈,有一篇非常厉害的论文,同行审评会在下午一点举行。如果你们有空的话,可以过来看看!”

不是张小勇没有涵养,而是他实在忍不住想要仰天大笑。

真的忍不住!

丹尼尔心中咯噔一下。

真的出现了轰动性的成果?!

他想故意不去,以减少对方对自己的羞辱。但浓郁的好奇心还是占据了上风。

“走,去看看!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

理论上,论文的审核没有那么快,经过一审、二审、三审等等,少说也得半个月。

但无奈这篇论文实在牛逼,牛逼到可以无视整个流程的地步!

……

下午一点,张远也被邀请到了整个a区的会场当中。

好吧,对于他来说,这些情况都是预料之内的。

底下全都是黑压压的人头,基本上全都是飞船里的重量级人物。

没有邀请函,连进来的资格都没有。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种全新的湍流问题模拟算法。因为时间匆忙,没有准备t,希望大家见谅。”

也没有必要多说什么,直接开门见山才是大家所需要的。

他开始在大屏幕上,描述自己的整个算法步骤。

回想起那六个月的奋斗过程,产生了一种劫后余生的幸福感。

六个月,似乎很漫长,真的很漫长,也很煎熬。

但又很短暂,区区六个月而已。

真的,仅仅只有六个月,就做出了不得的成果。

毫无疑问,张远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幸运的。

如果没有那一丝偶然的灵感,或许,他还得继续在迷雾当中,长时间地摸索下去。

六年,甚至六十年,都不稀奇!

真正的世界就是如此残酷,就好比那一副深空艺术图,光明只有小小的一个白点,黑暗才是真正的主流。

“摸索不到光明,才是宇宙中的真正常态。”

就这么思考间,他已经完全进入了状态,试图将自己摸索光明的过程,完完整整地展现给台下的观众。

甚至,他已经忘记了台下的观众,只是想要重新走一遍艰难的长征路而已。

真理的舞台,没有长幼之分,也没有肤色人种之分。唯一的区分,便是正确,以及错误,再也没有多余的中间选择。

第九十九章 榜单第一

丁兆东坐在下边,一边听着张远的演讲,一边叹息道:“三十年前,他父亲,张启明在世界级别的舞台上,展现出了一种新的湍流算法。从此以后,几乎所有的核引擎中的湍流控制部分,都采用了他的算法。”

“那时候我还是老张的同学,我的老师认为,一百年的时间,不会有更好更强的算法出现了。这个问题几乎已经做到了极致。”

“没想到,区区三十年,就轮到他的儿子,而且是同一个难题,一个更强大的算法……也许,这就是世界的一种轮回?”

隔壁一位物理教授笑着说道:“那么,你觉得这个‘可微分神经网络’的算法,能够保持多少年?湍流问题,依旧没有被彻底解决,只是一种数值模拟,虽然模拟的很好,依旧不是真正的数学本质,总是能够超越的。”

丁院士摇了摇头:“本质?哪有那么容易,几百年都没有发现的数学本质,未来几百年也不见得能够发现。”

“不好说啊,你预测一下,给个超越的时间吧。”

认真思考了一会,丁兆东道:“我们预知不到五十年以后的世界,一百年、两百年,更是无法想象,所以就说个一百年吧。”

“能够保持一百年,你对这个算法这么乐观?”

“是啊,希望未来的人类,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聪明一些,能够实现完全的超越吧!”

“呵呵,一觉睡醒,我们就能看到结果咯!”

台上……

整个大屏幕已经被写满了16次。

论述的过程也已经到达了尾声。

张远缓缓吐出胸口的浊气。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原本黯淡的宇宙,如今已经充满了光明。

“根据以上的算法,实验数据如下表……我相信,这些数据能够在实验室中非常轻易地重复。”

在这一刻,他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