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5 章(1 / 1)

深空之流浪舰队 最终永恒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层原因……譬如说,一开始科技不发达时期,匆匆制定下来的世界观、价值观,实在是太粗糙了,里边的内容仔细一想,充满了矛盾。

只有工作几千年后,才能够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将这一套给圆润,提供更好的记忆模板。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份新的记忆模板可不像先前那样,只有一些框架,而是会有着更多的知识! 局限于保密条约,他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说:虚幻实验室的内部工作人员通过认真研究后,普遍认为,目前的方法论依旧是有局限性的,在记忆灌输完成度到达98或者99之前,还能够有所进展,但之后可能就无能为力了。

必须要开发更加接近本质的方法,才能够完成半球文明的最终目的。

可是,接近本质的办法又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很是令人感到苦恼,使用一代,实验一代,研制一代是虚幻实验室的传统。

但现在前路好像断了,新一代技术又不知道应该怎么研制,只能用旧技术吊着。

“但旧技术明显潜力有限,顶多还能够坚持十年……唉,头疼!” 其实人类努力一番,是能够更快推进的,但是得造成一个缓慢进步的假象,去让半球文明满意。

这个事实甚至还没有告知半球人,张远有点害怕这群家伙得知消息后,在绝望之中爆炸。

所以对于这个机密消息,他就连自己的妻子也没有告知。

“唉,再想想办法。

尽快吧!” 就这么聊天间,音乐展览馆到了。

这一家展览厅收集了大量文明的艺术音乐,张远是一个相当怀旧的人,他找到了格利泽人的展览厅安静地坐下。

里边,每隔一个小时就会自动播放一次音乐。

时间到点后,前方投影出一些穿山甲敲锣打鼓的3d影像,是当初人类在格利泽星球,外交访问时记录下来的珍贵数据。

后方的大屏幕上,还有着一行文字介绍。

【艺术曲《远方的朋友》——格利泽文明,表演者:可多,阿莫斯,强大鹏……】 【呜——当当!啊啊啊啊啊哎!】 【欢迎远方的朋友,远方的吟游诗人啊,来到我身边,来到我身边……】 【咚咚咚!!】 “也不知道那些穿山甲,在遥远的异星球生活的好不好,是不是又重新步入了平庸低谷当中。” 作为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林萱萱也有那么一点感慨。

格利泽文明“叮叮当当”的敲击音乐,演唱声调带着一丝深层的悲壮,欣赏的人并不多,所以展览厅中坐着的也就只有寥寥几人而已。

除了人类之外,还有几只穿山甲,也在聆听自己远亲的歌声。

他们知道这一段曾经的历史,对着这些远方亲戚,抱着一种很奇怪的情绪。

基因是同样的基因,文化却不是同样的文化了…… “他们到底是否还称得上是格利泽文明呢?很难说……如果人类升华了自己,改变了思维,还算不算是人类呢?” 张远感慨着,这一边的格利泽人,其实被人们同化了好多。

后边出生的人类,没有经历过那一段往事,自然对人类接触到的第一个外星文明无感。

他们永远没办法理解,那时候人类发现外星人时候的那种心惊胆颤:宇宙中的智慧生命数量,可能比想象中的更多一些,而绝大多数的文明,都是走不出星空的沉沦者文明……这个事实,对当初的人类来说,是震撼性的。

现代人们喜欢讨论的,往往是那些无比强大的文明,也喜欢讨论自己的盟友有什么进展,谁会去讨论弱小呢? 就连地球上的国家也是如此,引发争论的往往是强大富裕的国家,弱小贫穷的边缘之地,谁会在意那里人的死活?宇宙的真相往往如此,好的人变得更好,差的人变得更差。

“唉,希望他们能够过得好一点,能够在一颗异星球重新崛起。”张远叹了一口说道:“格利泽人的基因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星球上,但比基因更加重要的是精神品质。” “咦,卡多福,你也在这里?”张远看到了一只熟悉的穿山甲,同样在展览馆中,友好地打了一声招呼。

“张教授,您好。” 这位名叫卡多福的数学家,是格利泽文明中地位坐高的一位。

当他们知道自己的远亲,曾经全民沉迷于化学药品的时候,那种心中的震撼,肯定是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吧…… 卡多福身边还有几只小穿山甲,看到张远的时候,眼睛滴溜溜地转着。

张远笑道:“你又在带孩子们吗?” “是啊,让他们听听传统的音乐也好,我们也是一个有历史的文明啊。

但我们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段历史,让他们听听吧。” 张远认真点了点头:“有心了,过去的历史的确不应该遗忘,无论它是否糟糕。” 就这么听着音乐,张远慢慢进入了迷糊状态,他喜好在公共场合睡觉的老毛病又复发了……

第七百六十九章 黑箱假说

就这么迷糊间,脑海中泛出了各种奇怪的念头,各种平时想不明白的世界难题一个又一个地浮现。

又突然间冒出了一个个奇怪的想法,把这些难题给解决了,整个人就好像上帝一般飘飘欲仙。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成为五级文明受到思维改造之后,就是这种全知全能感觉……所有的难题都变得非常简单,现在想不通的东西,在未来一个念头想通了。

实际上,这是一种睡得不太好的清明梦状态,操控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梦境,俗称白日做梦。

如果醒来之后回忆这些奇怪的想法,会发现它们完全狗屁不通,但做梦的时候又会将它们奉为真理。

当然了,也有极少量的奇思妙想是真正行得通的,传说中的门捷列夫正是在梦中寻求到灵感,捣鼓出了元素周期表。

化学家凯库勒也是在做梦的时候,梦到了苯环的结构,为后来有机化工以及高分子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远从来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在梦中解决过问题。

更可以这样说,现在的科学,已经不是一个灵感,一个闪光点就能够推动的了……很可能需要十个闪光点,甚至一百个闪光点,才能前进那么一点! 就这么混乱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当初希克斯文明的“阿贝尔-环”交流时,给他展示出的预测数学。

那种惊艳的感觉,他永远不会忘记。

在盖亚学派的理念当中,一个无穷速度的质点,勾勒出了宇宙的万事万物。

人类科学家曾经想以此为核心思想,建立一套全新的,有别于目前的物理模型,这一个雄心勃勃的想法,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