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知名的数学家回去探探亲,让他们介绍我们的世界,信服力总归会更大一些。” “明白了。” 这位工作者带着任务,离开了办公室。
“近一年的收获格外巨大啊!” 下班的时间到了,张远情不自禁感慨着,有时候他会想,如果真的能够一直这样高速发展,那该多好,一切都会变得非常和谐 只不过这是不可能的。
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一切的一切都是消化五级明科技带来的红利而已。
这种红利早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消耗殆尽。
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依赖科技进步的物种,一旦发展缓慢,内部的氛围还是会再次变化。
另一方面,所有的远征探索队,也在这一年的新年中全部归队。
算起来这些探索队已经向着四面八方探索了九个月的时间,将1光年以内的星体完整地探索了一遍。
但就是最后一支回归的探索队,带来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消息,让新人类的高层迅速做出了一系列的反应。
这个消息更是让张远大吃一惊! 在新人类与托斯明制造的那一片中子星对撞区域,也即一光年之外的区域,居然出现了一个未知的人工建筑! 这个消息的确令人感到震撼,两颗中子星对撞了之后,已经形成一个超小型黑洞了啊,怎么可能出现人工建筑? 一开始整个联盟有点儿疏忽大意了,并没有往黑洞方向进行探索,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周边的恒星上。
一直到这一探索队冒着巨大的风险,拍下了一系列的照片,才让所有都吓了一大跳! 一个完整地,围绕黑洞高速旋转的人工建筑,散发出了惊人的红外光线。
这个人工建筑在照片中,就像一根用铁丝绕成的圆环,正在飞速地旋转,一秒钟就有好几万转。
事实就这样发生了,按照科学家们解读出的遗迹信息,再加上一些大胆推断,可以认为,这个人工建筑就是传说中的“霍金环”! 由于量子效应的存在,黑洞能够散发出黑体辐射,越小的黑洞散发出的黑体辐射反而越快。
所以通过建造围绕在黑洞附近的“霍金环”,就能够顺利接受这一部分能量。
理论上,霍金环的建造,比刚体结构的戴森球更加简单一些。
毕竟只是一个圆环,可以通过高速旋转以抵消大部分的引力,从体积上讲,霍金环的建造规模也小得多。
“这个霍金环大概率是阿列夫明建造的。” 至于阿列夫明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造一个霍金环,原因就有很多了不过经过仔细探讨后,人们认为主要有两个可能。
第一是利用黑洞,大批量制造反物质。
如果一个粒子对在黑洞附近形成,由于黑洞的引力场很强,导致配对诞生的正反粒子被扯开,有可能有一个跌入事件视界,而另一个没有,从而被黑洞的引力提升成实粒子。
所以,这个霍金环,或许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诱导黑洞辐射出反物质。
第二是,阿列夫明,想要建造一个超光速通讯场所!
第七百六十二章 争论与离开(本卷完)
银河系太大了,光从一端传播到另一端,需要足足十万年。
想要统一银河系,必然需要超光速通讯这一高科技。
就连五级文明也没办法瞬间从一端跑到另外一端,到处跑来跑去也太费劲了。
按照人类对探测器遗迹的解析,五级文明的超空间引擎,速度能够达到百倍光速。
百倍光速听起来很唬人,但面临庞大的银河系,还是太慢了点。
至于为什么要将超光速通讯场所建设在黑洞附近,可能是因为黑洞本身有着极高的引力,将空间扭曲到了极点,拥有人类所不知道的某些空间性质。
当初张远见识过希克斯文明的阿贝尔环,不也在黑洞附近吗? 说不定黑洞能够和所谓的“虫洞”联系到一起,是一个天然的超光速通讯场所呢? 这一发现倒是引发许多通讯学家、物理学家的兴趣,黑洞作为宇宙中最为极端的天体,人们一直没有非常好的研究手段,对它的了解并不多。
如果黑洞真的能够与虫洞联系在一起,是不是可以利用它来“穿越”到另外的平行宇宙,或者一瞬间转移非常遥远的河外星系? “要么想办法研究一下黑洞?” “可是,有什么手段可以研究呢?” “宇宙弦怎么样?如果某一条宇宙弦恰好穿过黑洞,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 “有趣,很有趣!” 宇宙弦与黑洞的结合体,必然是小概率事件,人类到目前还没有发现过这样的星体结构。
甚至连银河系都不一定存在。
这些杂七杂八的物理猜想暂时不去多说,如果真的要畅所欲言,这些科学家能够说上三天三夜不重样的。
最后,冯舰长一拍桌子,大声道“总而言之,因为‘霍金环’这一发现,我们必须要重新启程了,继续待在这里实在是太过危险。
现在这个地方,所有的遗产全都清理完毕,继续留在这里也没什么好处。” “而霍金环的位置,距离这里大概14光年。
我们来到这里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如果在当初我们与强人工智能发生战争时,强人工智能发送了求救信号,理论上,霍金环中的不对马上就要收到信号了,谁也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 “是的,的确如此……” 虽然科学家们对霍金环非常感兴趣,可是那一个人工建筑正在快速建造当中,其防御力量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探测器基地可以比拟的。
如果真的以为自己掌握了点数字病毒的皮毛,就大剌剌地跑过去刺探,保证死的连骨头都不剩! 所以一番讨论后,大伙也只能够打消了这个念头。
尽快离开才是真理。
…… “留在这里最后的三天!” 张远非常享受新年的美好时光,在九州号交易市场中小小的消费了一笔,又资助了一些穷苦的格利泽学生,让他们上太空港口旅游。
对于这些穿山甲来说,上太空港口,拥抱更为广大的天空,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教育方式。
至于金钱……对于长久保持小康生活状态的张远而言,钱实在是太多了,数千年的积累可不是盖的。
未来的前景尚不明,不过保持谨慎乐观是他一向以来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我们又去哪里?”林萱萱问道,她看着漫天的星辰,银河系很大,但在一个强大文明的影响下,它又显得不那么大了。
谁都不知道在未来的时间里,银河系中的智慧生命,到底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