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6 章(1 / 1)

深空之流浪舰队 最终永恒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么脑浆、肠子、骨髓之类的东西,稍微屏蔽一下,打一些马赛克也好,省的把小孩子给吓坏了。

高中生的确只是小孩子很有激情,但是没什么见识的小孩子。

但也有人觉得,这些场景既然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东西,为什么要屏蔽?如果屏蔽了,教育意义毫无疑问就会下降一大截。

一位虚幻实验室的研究员正在为止抱怨不已,“我肯定反对停掉这种教育,设计各个场景也很复杂啊,这些虚拟世界是要反复使用的,不能是真正的由生命构成的世界有时候,重复利用的世界,比真实世界还要困难呢!”

这一类虚拟世界相关的东西,都得他们来经手,辛辛苦苦花了好多年。所有的npc都用上了最新的伪人算法,看上去和人类差不多。

学生们目前体验到的是西欧以及东欧的部分历史,后边还有更加残酷的东亚近代史,以及死伤千万人口的世界大战!

一直到大学毕业,才不用接受这种虚拟世界教育了

在张远年纪小的时候,非常讨厌东亚的近代史,觉得它实在是太沉重,所有的一切阅读起来都是在糟心。到现在依旧不喜欢,谁都不喜欢弱小被蹂躏的年代,但是却能够沉下心来仔细研读。

落后就要挨打!

无论是否接受,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真正的苦难史。没有付出以及牺牲,就不会取的进步。

“滴”

就在大伙聊的正开心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紧急通讯的声音,张远心中一动,是舰长室发来了会议通知。

他连忙起身,对着周边的同事说道:“有通知,先走了。”

由于现在整颗星球的地下生活区还没有挖掘好,大家待临时工作区内,所以路程倒也不算太远,搭乘轨道列车,十几分钟也就到达了舰长室。

在乘坐列车的时候,张远倒是想到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如果未来有了真正的环世界地下生活区,大家的工作地点相隔数千公里,召开紧急会议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就算现在的交通工具再快,数千公里的距离,也得花费好些时间吧。

“或者干脆转变成远程全息会议?或者利用虚拟世界技术开会?这倒是有可能的。”

走进舰长室的时候,他发现内部的气氛很沉默,好像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几位军方的专家神色严肃的站在最前方,一言不发。

张远心中咯噔一下,问向一同走进来的李振东:“咋回事?”

“我也不知道啊。”

这些军人基本上不负责内政方面的会议,这些家伙出现,说明大概率不是明内部问题,而是外部问题!

心脏的跳动速度正在加快,张远皱着眉头坐了下来,思考起一些问题:新人类明停留在宇宙虚空当中,基本防御措施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没有发出显眼的光芒,也没有过于巨大的热辐射。理论上很难被其他明发现。

最近的恒星在02光年之外,光子的数量极度稀少,更何况这附近没有宇宙弦,遇到外星人的概率也太低了吧

很快,相关的资料分发下来了。

张远的瞳孔微微一缩。

是星球上最大“南极星”太空望远镜,无意间观察到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就在几个小时前,一个大约有23倍地球质量的不明天体,从希望号战星附近019光年的位置,飞过去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 一支外星舰队

019光年,说近倒也不近,光线传播需要019年,也就是69天左右。

所以,人们观察到的影像,是69天之前发生的。

之所以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观察到不明天体,还是得益于“南极星”太空望远镜超强的观察能力,再加上这个不明天体的质量实在太大了,黯淡的星光在其周围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引力透镜现象。

人类的山海号战星,质量只有它的五百分之一!

引力透镜效应的主要原因,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畸变,使得光线经过大质量天体附近时发生弯曲。如果在观测者到光源的直线上有一个大质量的天体,则观测者会看到由于光线弯曲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像。

一位天学家解释道:“按照我们的观测,这个不明天体的速度很可能超越了光速,也就是处于曲率航行当中所以才会产生大量的虚影。”

“23倍的地球质量,很可能是许多颗星球相隔的距离比较近,又处于高速航行状态,让望远镜的观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差。”

“这个观察数据是不准确的,里边有大量的虚影存在。”

张远皱着眉头,的确,月球质量只有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而新人类明山海号战星,比月球还小得多,大概只有月球的三分之一不到。

如果星球的引力太大,对整个工业环境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开发起来也更加困难,像什么环世界太空港口,基本上是没办法建立起来的。

按照23倍的地球质量计算,岂不是有几百颗星球?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星球的超光速航行,产生了大量的虚影。

“还有更多的观察数据吗?”

一位天学家说道:“没有了,这份观测资料,也是我们无意间发现的。由于数据量不足,排除一些误差干扰,我们推测,对方舰队的星球数量,大约在1015颗左右。”

总而言之,无论怎么计算,都可以算出一支很强大的舰队,在人类身边擦肩而过,这是实锤了。

由于是69天之前发生的故事,信息是大幅延迟的,说不定下一秒钟,人类就已经发现了这一支舰队出现在附近!

这种猜测的出现,一下子就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了起来。

“先谈一谈安全性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尽快撤退?”冯舰长清了清嗓子,问道。“这一支强大的星际舰队,目的地是哪里?”

不过仔细一讨论后,所有人渐渐放下心来,因为在超光速状态下,隔着一层曲率泡,对外的信息接受能力很差,就连外星人也不能够避免这种宇宙级难题。

所以,人类能够“无意间”观察到对方,并不意味着对方能够观察到自己。

就算观察到了,也很可能会误认为是一颗孤零零的星球罢了,不大可能观察地到周边的各种飞船。在这种情况下,刻意调查的可能性并不大,被甩出行星系统的孤星在宇宙中的数量不多,但也不少,一些三体系统就会把周边的行星甩出去或者吞掉。

“这一只舰队的前进方向是哪边?”一位军官问道。

这位首席天学家回答:“应该是戴森球方向!”

戴森球方向么

张远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