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4 章(1 / 1)

深空之流浪舰队 最终永恒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类的传统五感中,眼睛是主体,眼睛所接受的信息量是最大最多的,约摸占获取信息的80-90,甚至达到90以上的信息,其次是听觉以及触觉。”

“除了视觉、听觉、触觉之外,味觉以及嗅觉这两种感知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不高,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用到。”

“味觉,感知器官是舌头,只有吃饭的时候用到,能够分辨什么东西是好吃的。”

“鼻子,闻气味的时候才会用到。”

“在座的各位,此时此刻,用到味觉以及嗅觉这两种感知了吗?”

听张远这么一说,还真的有人用力地吸了一口气,或者情不自禁舔了舔嘴唇。

鼻子自然闻不到什么东西,吸进去的空气没有任何味道,或许一开始刚刚进入会议室的时候,能够闻到一点香水味,但现在早就嗅觉疲劳了。

舌头倒是能够舔到一些汗渍,咸咸的,是因为一开始大伙吵得太激烈,导致出汗了。

张远笑了笑,说道:“所以这两种感知带来的信息量很少。我们吸进去的空气没有任何气味,咽下去的唾沫也没有任何味道,如果不是刻意提起,这些信息在我们脑海中,几乎忽略不计。”

“但这两种感知却时刻开启着,并没有消失。我们习惯它们的存在,也习惯使用它们去认知整个世界。”

“如果此时此刻,突然间有人放了毒气,被大家闻到了,大家脑海中必然会产生一条信息:有人在放毒气!”

这句话说完,许多人都哄笑起来,紧张的情绪渐渐散去。

是啊,感知能力实际上就是收集信息的一种能力,所谓的看、闻、听,都是在接收信息。

磁场感知,也是如此。

张远在屏幕上展示出了一份份实验结果:“言归正传,嗅觉以及味觉,只会在特定场合使用,但是我们可以直接抛弃它们吗?不能,一旦抛弃这些感知,人类不至于活不下去,但整个世界将会失去许多乐趣。”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超维感知实验室的设计当中,磁场感知带来的信息也是很少的。它的信息量比味觉与嗅觉稍多,和听觉同一个量级。”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忽略不计。但它无形间,又会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

“在特定的工作场合,它能够派上用场。譬如说某些高电压高磁场的场合,阅读屏幕上的文字,如果在屏幕上增添磁场内容,我们能够单位时间能够阅读到更多的信息……”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部分人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400字左右,这个信息的接收速度并不高。而磁场感知是一种空间型的感知,人在阅读屏幕中的文字时,用眼睛看到一艘飞船的描述,用磁场感知,还能够感受到这艘飞船的立体结构。

“它是一种非常好的补充。前提是我们的电子仪器也需要加以改进,增添一些适配器。”

张远洋洋洒洒解释了很多,基本意思是,这一门科技已经成熟了,可以使用在婴儿身上,而且很快就会习惯,相当于天生自带。

也可以使用在成年人身上,适用期将会更久一些,适应了之后,能够提升工作效率。

算起来,这一门科技在与托斯文明合作时期就已经发明出来了,一直到现在总计使用一千多年了,原本考虑不当的地方,也逐步完善,确实相当成熟。

所以,张远才会大胆地将其推广。

关于新人类的内政问题,他在某些时候会比较激进,但大多数时候,还是相当稳重的。

看到有人还在疑惑,张远又说道:“……大家要搞清楚,高等物种究竟比我们强在哪里?难道是肉体更加强大吗?当然不是!主要还是这里!”张远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第一是社会、哲学层次,第二是信息的接收能力,第三是信息的处理能力。”

“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我们开发了辅助大脑技术,但无限拔高人类的运算速度有用吗?在某一疆界内的确有用,人会变得很聪明,但超过某一疆界立马变得危险,飞船危险……”

“我们的思维速度没办法变成光速,交流速度慢的离谱,如果思维速度太快,感知能力又跟不上了……唉,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三者是互相制约的。”

“总而言之,解决了这三点,我们就是五级文明,明白了吧……小李,这边轮到你了。”

张远解释完这些后,走下台来,然后由身后的李博士补充说明一些细节问题,开始回答记者的一些提问。

然后,李博士又介绍了目前人机交互系统的集大成者——“个人智脑系统”。

(ps:感谢新的盟主“平行线真t帅”,感谢!)

(月底了,大家投一下月票吧!)

第六百六十一章 普及新技术(二合一)

虚幻实验室虽然分出了好多个不同的部门,但近年来,各门学科之间又有相互之间交叉的趋势。

至于“个人智脑系统”是内部合作之后,搞出来的一个小工具,曾经在士兵身上实践过,显著提高单兵战斗能力。

用着用着,发现这个系统挺好用的,于是经过多年的改良,拥有了推广的可能。所以它是一个军民融合的产物。

“个人智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整个感知到的信息给“数据化”、“模块化”,它会自动处理人脑接收到的信息,然后将这些处理后信息,重新反馈给人类。

举个简单的例子:眼睛看到了一张桌子,会直接知道桌子本身的长度,精确到毫米。

用手指触摸,还会直接知道它的表面温度。

如果用力将桌子给抬起来,还能够反馈桌子的重量。

当然了,这方面的测量并不精确,因为人类本身的感知就不太精确。“个人智脑系统”只会处理人体感知到的信息,将其整理、量化,而不是平白无故增添信息。如果人不去抬桌子,它不可能知道这桌子到底有多少重,只有抬了桌子,它才能够反馈肌肉到底用了多少力量。

李博士在讲台上介绍道:“这个系统还能够帮助检查身体状况,联动身体内的仿生学装置等等,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工具。”

“当然了,话说回来,就算没有这个系统,很多熟练工人依旧能够目测距离,也有很多人能够用手精确地感知到温度,但这一些能力,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够拥有。现在加载了个人系统后,不需要训练了,成为熟练工人的难度将会显著降低。”

“而且它能够一定程度影响到肌肉的操控有些人的手指很灵活,将一条线穿到针孔中,几秒钟就能够完成了,有些人的手却很笨,一两分钟还没办法完成。有了这个系统之后,肌肉的操控将会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