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4 章(1 / 1)

深空之流浪舰队 最终永恒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器能够轻易地看到红外线,可是那依旧是红色,并不是另外的颜色。用紫外线仪器也能够看到紫外线,但这些都是用已有的颜色来反馈的……”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脑海中添加新的眼色,譬如说这种颜色的名字叫做a,另一种颜色的名字叫做b。它们与常规的红黄蓝绿不同。”

“而且,显而易见的,这项工作不会明显提升人类的智力。”

视觉的存在与否,会明显改变人类的认知方式。盲人与正常人的认知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方面的文献有很多,先天性的盲人接触物体,形成的感知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脑海中不会形成所谓的“图像”,因为他们没有图像这个概念。

但各种颜色却不会影响智力,红绿色盲的智商与正常人的智力差不多。

先天色弱的人,难以分辨橙色以及绿色,也就是在他们的认知当中,先天少了好几种颜色,但他们智力也和正常人差不多。

“所以多几种颜色,对于人们的智力上讲,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张远继续道:“这项工作对人类的意义是治疗那一类先天失明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色彩。虽然我们的文明几乎不存在这一类的遗传病患者……”

“另一方面,也是专门为了托斯文明的交易准备的。托斯文明没有视力,想要给他们安装眼睛,得在他们脑海中写入有关颜色的概念……”

“我们还想赚一点外汇呢,6000阿米巴积分可不是一个小数字!现在没有托斯人做实验,只能先应用到我们自己身上。”

“如果我们完成了这个计划,到时候与托斯人做生意就有了更大的筹码!”

“放到其他的交易市场当中,也是相当了不起的科技,我相信可以卖一个好价钱。”

听完这一番解释后,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个项目只不过是给大家练练手,顺便能够给整个文明带来一系列的创收。这的确是非常不错的结果,6000阿米巴积分,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还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但是想要拿到手,可真的不容易啊……”一位女生想到未来的困难,豁然叹了口气。

这居然是最最简单的研究内容,不禁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居然发现掉了好几根头发,然后又长长叹了口气……

又有一位男生也情不自禁地抓了抓自己的后脑勺。

“我们是不是应该优先先研究,思考太多导致的脱发难题!这个难题已经困扰人类太久太久!”

张远开玩笑道:“这个问题不应该研究,因为发际线与战斗力成正比!发际线的位置能够方便判断战斗力,增添了沟通的速度!”

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第五百六十七章 接触……璀璨银河号!

目前的人类感知系统,通过一个名叫“T函数”的抽象数学体系来描绘。这是非常抽象复杂的东西,甚至涉及到人类的自我意识,而且还有很多缺失的部分,必须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够将其融会贯通,熟练应用。

如果能够完全描绘所谓的T函数,将其融入辅助大脑当中。那么辅助大脑软件体系的思考功能与人类大脑本身就没有太大的差别了,唯一的差别就是不能够分泌各种激素。

而激素又调节着人类的各种生理行为,于是这便涉及到了五级明的所研究的内容。

解释完这些东西后,所有人的士气已经成功激励起来了。

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条道路:先去开发一种新的颜色!

无论是创造外汇也好,还是完善T函数也罢,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张远哑然一笑,然后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

重新启动的实验室远远不仅仅是这一个,工程学方面的自不必多说,还包括了新人类明科技树的方方面面,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等。

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些实验室又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站在科技树的最前沿,开拓新的分支

时间慢慢地过去,就在两个月之后的某一天,一件大事情发生了!

一队人类外交官、记者,以及数百名士兵,称作着4艘宇宙飞船,已经接近璀璨银河号所在的那一颗星球。

“璀璨银河号”的动静实在有点奇怪,就这样待在自己的同步轨道上方,跟随着星球运动。

经过天望远镜的观察,下方的工业活动并不频繁,只是几盏核聚变电灯闪亮着,甚至好像熄灭了一盏?

这就显得越来越古怪了!

再加上双方居然一次招呼都没有打过,事出反常!

经过一番讨论后,这一分支的人类高层,向着璀璨银河号发送了一连串的电磁波信号,问候对方。

一个月过去,却依旧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这让所有的知情者都感到有点儿不对劲,再加上民间的呼声开始出现,所以干脆决定:派遣几艘飞船过去瞧瞧!

这位出征的外交官名叫沈超,曾经负责与托斯明的沟通工作,也算得上是一名老牌的外交官。时至今日,他心中还是有点儿紧张,沟通外星人他已经不紧张了,但沟通所谓的同类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当初“逃离计划”开始的时候是四百年前,他那时候还没有出生,并没有经历过那时候的社会混乱。好在队伍中有几个老人经历过,这一次是特意去探亲的,他们正在飞船里边录播节目。

老人家沙哑的嗓音回荡在电视台:“那时候我们还是学生,还没有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就发生了这种事,我的两位姐姐在那个时候也跟着离开了。”

“不知道这些年过去,这些亲友可好他们冬眠了整整三百年,应该还很年轻吧。”

这些老人想起自己为整个明奉献了一生,容颜早就苍老了,不禁唏嘘不已。

记者好奇发问:“您在那时候没有跟着亲友过去,为什么没有?您这些年是否后悔?”

其中一位老人说道:“因为我还没有体会到那种感觉,刚刚迈出校门口嘛学校里也有很多的朋友,让我不要过去。有时候也想跟着姐姐离开,但是哎,那时候很矛盾啊!”

“然后,走出了校门,就不得不开始艰苦奋斗了,有时候也会后悔,不过全都熬过来了。”

老人回忆起往事,笑着说道:“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啊,对别人的要求太苛刻了没有真正经历过,就不会有那种感受。”

对于许多话题,老人避而不谈。

就这么访谈期间,眼看着快要到达目的地,外交官沈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整理了自己的衣服,然后穿戴好动力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