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注。后续如果有什么进展,我会第一时间发布更新。”
写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整个起因经过已经非常清晰。
而且,“无意间”塑造出了一个非常优秀、正直、上进的青年人设。
宇航员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本身就是加分项目。贪图荣华富贵的人,怎么可能愿意去一穷二白之地,重启文明呢?
要不,你也捐献掉所有的奖金,抛弃所有,一起去格利泽581g?
对,就是这样!
张远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了,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喜欢高调的人,几乎不玩这些社交软件。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有些东西是必须要争的。
点击“发表”按钮。
“拖们,轮到你们上场了。快点快点!”张远脸皮发烫,忙不迭催促道。
叶开富骂骂咧咧的,很不爽地发表批评:“圈内人士,暂时不匿了。一天学习10个小时,其实是假话,这家伙每天都要学14-16个小时!嘴上笑嘻嘻,心中,恨不得理他远一点,省得某一天猝死在床上。。。”
李振东也很不服气地骂道:“为啥要帮你这个装逼侠啊!照这样说,我的品德也很高尚?我也是宇航员。”
“对,你也很高尚,高尚到一大堆姑娘倒贴。”
“有么?”
李振东翻了个白眼,写道:“拿微积分题目来消遣的人,你敢信?反正做微积分比atheatica100还要厉害……”
看着各种亲友团的评论一条条增多,还有来自母校老师的支持,这种感觉很暖。
人品好,才是真的好。
在其他人眼里,张远确实是很不错的小伙子。
转发的数量也很快上去了。
紧接着,又来了两条出乎张远预料之外的重磅炸弹。
是企业家马腾的评论:“曾经和张小友聊过一阵子,感觉颇有才华,开出了两百万年薪,让其留在地球,被拒。出价三百万,还是被拒。”
“你们知道他怎么说?”
“就算你出价两个亿,还是买不下我的心!”
下边还有一条丁董事长的评论:“哈哈,现在整个项目已经正式开工了,希望进展能够顺利吧。我突然认为,投资这么点钱实在太少了。我现在私人投资三个亿全额收购其他人的股份,不知道大伙是否接受……”
马腾急道:“丁总,你可莫坏了规矩,股份我们是不会卖的,也不可能让你吃独食!”
这群知名企业家自带大量粉丝,再加上这件事本身就有论点,很快就引发了巨大的热度,各种评论越来越多,很快就形成了一边倒的抨击。
一个小时后,张远豁然发现……
网页好像瘫痪了。
……
第六十二章 完蛋了!
莫建华的心情相当不错。
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各种头衔,果然如同保护伞一样,让他整个人变得金碧辉煌,百毒不侵。
他甚至还找了不少关系,将网络上的大量不利言论给删除了。
有几个辍学的学生,一天到晚都在想办法黑他,简直烦不胜烦。这群胡言乱语的家伙,直接让他们闭嘴就好。
“废物而已!你能耐我何?有本事自杀啊!”
关于学术委员会,那边也早就打点好了,反正自己人查自己人,真的还能查出什么不成?
“没想到那小子还和西沙大学扯上了关系,有一点点后台。都怪我事先没有调查清楚。”
“不过,西沙大学再怎么,也不可能与大比较。”
想到这里,他整个人变得很轻松。
再接下来,只要能够说服张远撤稿就行。对方撤稿后,这场风波也就过去了,他的名誉也不会有任何损害。
“无非是花多少钱的问题,一两百万总够了吧?!”想起这个预算,莫建华心中有点心疼。
罢了罢了,钱这种东西,没了可以再赚。
搞得他血亏一样。
只不过,以后可要小心一些了,所谓事不过三,如果再闹出一次风波,就连傻瓜也能看出其中的问题。
所以,莫建华正在思考,等评上科学院院士后,已经功成名就,直接过上退休生活,没必要在这一行继续混下去了……
“莫教授,有几个大公司的代表想要找您谈项目!”
突然间,他的助手打来了电话。
“好的,让他们在会议室等我。”莫建华脸色一喜。他对这些公司代表的反应非常满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篇论文带来的项目非同一般,这一次,能赚几千万甚至几个亿,都是有可能的!
“莫教授,您好。”
“王总好。”
十分钟后,莫教授和几位公司经理握了握手。
“我先介绍一下这个新出来的理论……”
在项目谈判上面,他早就已经精通异常。试探、沉默、斡旋,总是能够取得最大程度的利益。从某个方面,也算是人才了。
“莫教授,这个工程听起来难度很大啊……”
“王总,没问题,我后边有一整个专业团队!我有把握在一年之内将其完成……”
“呵呵,莫教授的水平,我们还是非常相信的。那么关于合约的问题……”
莫建华满意地点了点头。
反正,绝大多数东西直接手底下的学生去做,否则养他们干嘛?
这是锻炼!
学生帮老师打工,天经地义!
就在这么一会儿功夫,双方的合作基本谈下来了。大家也已经合作了很多次,没有太多的顾虑。
对于资本家而言,导师有没有剥削学生,和他们无关,只要项目能成就行……
突然间,王总放在桌子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莫教授,不好意思。”
王总急匆匆地走出门,接了个电话,紧接着,脸色有点奇怪地回来了。
“莫教授,不好意思,我下午有一个重要会议,关于合作方面的事,能不能过两天再谈?”
“嗯?”莫教授脸色一变。
“那行吧。”
送走了王总一行人,莫建华感到有点莫名其妙,刚刚不是很急迫吗?怎么现在又走了。
恰好,一条新闻推送从手机上弹了出来。
《新时代,新风尚,记录那些追逐梦想的青年!》
这篇新闻报道了“地球时代号”的学风建设,内容倒是平平无奇,就是些空虚的套话。
但里边还列举了几个天才少年。
其中一个就是张远,还把他的代表论文也写进去了,对,就是撞衫的那篇。
莫建华心中有点恼怒,这家媒体是“月球新闻报社”,隶属深空规划局,他鞭长莫及,没有能力去干涉。
不过,心中又产生了一种隐隐的危机感。
他是一个很有政治敏感性的人,官媒竟然默认了张远拥有这篇论文的著作权,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紧接着,他发现了网络上各种乱七八糟的评论。
“天才少年人设” k“科学院准院士人设”。
“天才少年”占据了完全的上风!
因为“准院士”再怎么说,也有个“准”字。
有个“准”和没有“准”,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张远的那篇博文,太真实了,真实到可怕。
一个宇航员,马上就要离开地球了,犯得着去抄袭别人吗?
甚至还有几个圈内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