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马老板都呆住了!两个亿也不行哦……”
王丽丽颇有点无奈,“好吧,真的搞不懂你们这群文青女,给自己找不自在。交什么朋友,一点都不想和他交朋友。”
……
就这样,整个合作事宜一共商谈了三天的时间,勾心斗角的股权分配过程、各种条款,搞得张远心力交瘁。
甚至连平时文质彬彬的鲁教授、林教授都需要参与进去,表示他们可以参与一部分的工作。
事情结束后,在一家小餐厅里边,张远正在请两个女孩子吃饭。
“我终于知道,那些大公司为什么这么富有了,完全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他们是省钱省出来的啊!”张远不由得吐槽道。
五大企业扯来扯去,挠到最后,竟然才投资了两千万,真是让人大跌眼镜。他们准备注册一个小公司,名叫“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张远作为技术提供者之一,拥有10的股份。当然了,要这10的公司股份,两百万的年薪就没有了。
“两百万的薪酬他们都要省下来,我真是服了。”
不过话虽这么说,他的心情还是相当不错。虽然捐款的时候就像狗大户一样,不过那些都是老爹留下的财产,现在却是自己赚的钱,有明显的不同。
韩紫月笑着道:“这一轮的投资叫做‘种子轮’,项目仅仅只有一个概念,只有idea却没有具体的产品或服务,又叫刷脸投资……就是,看面子给你钱。”
“他们能够投两千万,已经是给你和学院非常大的面子了!毕竟什么都没有呢,难道就靠一个概念,就让别人投几十亿不成?不可能的。”
张远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
看好归看好,实际能不能出结果,还是两回事。
韩紫月又说道:“他们不是在合作条约中,保留了优先追加投资的权利吗?如果真的出成绩了,这些大企业肯定会一窝蜂地投钱进来,后边的a轮,b轮后,c轮,就能飞速成长为一个大公司了。”
“好吧,这我也知道。现在投的少,只不过是一种风险控制。但他们真的很刁钻啊。”
张远道:“而且,后边几年后大公司,和我也没关系了。”
公司今后发展的怎么样,他无所谓的,他又不在地球,享受不到这种成就感。
基金会的人也帮他争取到了相当大的利益。按照公司章程,张远的10股份,算是固定股权,就以后融资扩股了,也还是10,不会被稀释掉。
“如果不是固定的股份,我还不如拿薪酬捐给基金会呢。”
这种分配方式其实很坑爹,百分之十的固定比例股份,不需要追加投入,就能保证自己的持股比例,算是张远赚大发了。前提是,这个项目真的能够起得来,否则也只是一场镜花水月。
事后,几位董事长还邀请他以及教授们一起吃个饭,不过张远礼貌地拒绝了,这种应酬不做也罢,反正大家都能够理解。
“还不如和你们一起吃饭呢!”
“为啥?”
张远吞吞吐吐地说道:“因为省时间。”
“和他们吃饭,不知道又要讨论多久,还要互相恭维,烦。”
一时间欢声笑语一片。
一件心事落地,张远也算心安地很,这应该是临走之前,最后的一件大事了。
看了看日期,只剩下最后一天,张远不由得有一点点哀伤。
也就是明天,自己呆在地球上的最后一天。
那一天,终于要到了。
第四十五章 一个人的末日
假期余额:1天。
张远终于体会到,叶开富离开前那种坐立不安的感受了。
心中空落落的,做什么都不给力,不想学习,不想动脑子,也不想打游戏。
甚至在床上翻来覆去,直接失眠了一个夜晚。
这种感觉,就如同世界末日即将到来。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今天应该做些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
这个话题在网络上一直经久不衰,如果末日降临,世界大乱,有的人会选择去放纵,去堕落;有的人会选择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还有的人会去表白,做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情,来弥补这辈子的遗憾……
人毕竟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就算这个地方有再多的不好,对它有再多的抱怨,也会因为太过熟悉,太过习惯而变得离不开它。
这个地方,就是自己的母星——地球。
再看了看街上来来回回的人群,一切秩序安好,这只是他一个人的世界末日而已。
张远深深叹了一口气,抛去心中的胡思乱想,加快脚步,向前方走着。
他来到王钟教授的办公室,准备把“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给捐了,即便这个公司还在注册当中。
“张远啊,你有这份心就好。我觉得,股份你暂时还是拿在手里,不要捐给基金会。”王钟教授喝了一口水,和蔼地说道。
“为什么?”张远情不自禁地问道:“基金会不是缺钱吗?”
王教授摆了摆手,感慨道:“就算缺钱,也不缺你那几百万的。”
“基金会发展到现在,一百年的时间,已经是真正的庞然大物了。它拥有的产业越来越多,有些是莫名其妙,因祸得福发展起来的,譬如说太空电梯,以及某些太空城的股份,还有一些是投资投出来的。”
王教授做了一个手势:“手伸的越长,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也就越大。”
“您的意思是……”张远有点不明白。
王教授叹了一口气:“可深空基金会的主旨是什么,为了帮助发展航空航天事业,而不是去获取大量利润,它并不是资本家,不需要长久地盈利。”
“时至今日,基金会的规模已经变得有些臃肿了,只要有权力,就会产生腐败。一个大组织,就算制度再规范,加人多了,时间久了,也就会形成混乱,里边有各种各样的阴暗面。”
“所以,你的那点股份,还是捏在自己手里吧。很多基金会参与管理的公司,反倒经营的不好。”
张远心中若有所思。
王教授笑着说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基金会不可能越来越壮大。特别是,等我们这一代人死了,下一代的人,可不一定有那种精气神,它也会慢慢衰弱的。”
“如果你有心,三百年以后,再来雪中送炭——如果基金会还在的话。”
张远诧异道:“王教授,三百年后,说不定我这个公司已经倒闭了。毕竟我只是个小股东,也不负责经营,更不会去关照它……”
王钟淡淡道:“谁预料得到最终结果呢?我还是建议你把股份先留着,把分红捐给基金会就行。基金会现在不缺资产,只是缺乏未来的保险。”
“对其他的资产捐赠者,我也是这说的。”
两人聊了很长一段时间。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王教授说的确实有道理,他们那一代人,从废墟与落魄中崛起,忧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