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修行唯在练气。”
“气,一切生命之本源。”
“练气,亦是生命本源进化的修行。”
“武道品阶分为不入品级和九品品级,不入品级需经凝气血、贯穴窍、开脉海、锻周天四道关卡,铸就武道根基之后,才可再往上登顶,练出真气,踏足九品武道之境。”
九品为“养气”,重复进行九品之前前四关卡,将气血内息从身体各处挖掘出来,尽数炼化为真气,使之渐渐充盈。
八品为“运气”,搬运体内真气,游走经络,贯通穴窍,形成其所修炼功法所有需要的行功通道。
七品为“聚气”,聚集真气于丹田之中凝成属性种子,使所有真气附带属性。
六品为“练气”,对真气进行提炼,百炼成钢。
五品为“发气”,真气离体,无形之中隔空伤人。
武道修行之处,过程与原理相差无几,九品到六品,即为武道最基础的“养,运,聚,练”四阶段,听起来只是在体内搬运真气,淬炼武者身躯,提升身体素质,与不入品级差别不大,但其实两者之间的差距却是天差地别般,哪怕就是最低品阶的九品武者,都能凭借初成的真气轻松横扫好几个不入品级的武者。
而当武者修炼到了五品,可以将真气离体外放,实力就将迎来又一次脱胎换骨般的巨大变化。
在武道一途之中,五品就是一个区分新手与高手的分水岭,只有五品以上的武者,才配称为“武道高手”这种称谓。
这种层次的真气极为凝练,哪怕离体外放,短距离内也不会消散,可以施展一定程度的中近距离打击手段,例如江湖上非常出名的百步神拳,无形剑气,无形刀气等等。
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的武者真气充沛,已可轻易练成护体真劲,仿如在身体表面穿着一层看不见的钢铁盔甲,给武者本身脆弱的身体增添一层防护罩。
一旦成为五品武者,就是所谓的“百人斩”,放在任何军队之中,都是颇受重视的中流砥柱,可任职军侯,领兵五千有余。
至于后面四品“接气”,即将自身真气与天地间无形的元气接轨,提升肉身强度,吸纳元气补充真气消耗,到了此境,真气可说是无穷无尽,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在军中就是“千人敌”,可任职校尉或者偏将,已经到了中级将领顶峰,手下兵力高达一万以上。
三品“纳气”,吸纳符合自身功法真气属性的元气入体,大幅度提升真气的属性和威力,凝气附兵,刀剑之气,拳劲掌力尽都显现,肉眼可见,威力惊人,在军中的话就是一方将领将军,手下统属若干校尉。
二品“具气”,运使真气出神入化,可凝聚成龙虎猛兽,也可变化羽翼翅膀,凌空滑翔,横渡虚空,也可用于保护自身,凝聚保护气罩,刀枪难伤,水火不侵。
笔记介绍到了这里,就算是中断了。
根据后面的零星记载来看,一品的境界非常奇妙,举手投足间便可影响外界,不是笔记的主人所能接触和理解的层次,更不是素凌轩可以奢望的层次。
在笔记的后面部分,笔记的主人特意强调了一句:
习武不修命,修命武难成!
更后面的部分,又做了附注解释。
原来武者随着练气程度的深厚,会表现出种种超越常人的能力,像是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远方的物体,听到常人听不到的蚊虫蛇蚁活动之声,或者刀枪不入,食气辟谷,徒手开石等等。
这些能力让武者拥有做到常人做不到事情的力量,在常人的眼中,无异于陆地神仙,但武者自己却必须清醒,武者终究只是人类,寿命与普通人并无不同。
这也就是所谓的“习武不修命”。
至于“修命武难成”,这句话也很好理解。
武之一道,在于修力,逆天,尽人事,如果修武还想着长寿,那还不如去转修图长生的道门道术,失去了勇猛精进的心思,武者的心思便不再纯粹,纵然力量和实力上去了,也依然无法在武道境界上走出太远,难登顶峰。
看完这本笔记,素凌轩合上低声道:“这个世界的武道发展也是奇妙,可惜我现在见识平平,还无法看出其在这部分是否比霹雳的武学体系更加精妙。可惜。”
话虽如此说,其实他心里早就有了认识。
要按笔记中的说法,这个世界的武者修炼功法似乎并不注重修命长寿,寿命也就比普通人长一些,这一点自然是比不过霹雳世界那种动则就能让人活个数百、上千年的纯粹武学功法。
再看物理层次的描写,二品境界的武者实力远不如霹雳世界先天境界的武者,就算笔记主人的武道修为和见识有限,一品武者的实力极强,但以素凌轩在过往相关典籍和杂书中并未见到破坏性极强的战斗结果这点来看,其也绝对没有达到顶先天级别的层次,更别提霹雳世界还有更强的超先天,近神级,神级高手了。
不过,他也不排除武道九品之上还有更高武力层次存在的可能就是了。
毕竟武道境界因为武者多供职于朝廷的缘故而采取了九品中正制的划分方法,而在九品官职之上还有所谓的超品,以及凌驾体系之上的皇帝,难保武道层次也不会如此。
029.墨家与公输家的恩怨
新书期,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
把笔记扔下,素凌轩又重新寻找书看。
纯粹的武道修行功法脱胎于何处已经不可考究,不过其适用最广的就是兵家的杀伐之术,随后又被融入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流派武学之内,变化极多。
故而,阐述武道理论的心得笔记也非常多。
素凌轩左看看,右看看,依靠着从小训练出来的读书方法百~万\\小!说,一目十行,很快就能将一本笔记看完。
读了一二十本武道心得笔记之后,素凌轩渐渐厌烦起来。
他所看到的笔记,讲述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哪怕就差别,也只不过旁枝末节,没有太大的阅读价值,与其在这里读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还不如去医家那里看看,起码还能学到许多药理和医术哩。
翻开一本书籍,又是记录心得的笔记,素凌轩翻了个白眼,随手就准备将书籍放下。
突然间,他的手指从书面划过,却觉得触感有异。
“咦?”
他连忙把那本书拿在手里,翻开仔细的查看。
书页上面记载的内容倒是并不稀奇,与旁边这些心得笔记相差仿佛,不过稀奇的却是,这书中的许多书页都比其他书页厚了许多,不认真去看,根本发现不了。
“难道书页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