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告一段落。
其实,朱元璋并没有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完全留给年幼的皇太孙朱允炆,而是暗自为他培养一批人,留到后世时帮助他治理国家,这批人中主要是有三个: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他们三人皆是书生,都有远大理想。
可是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究竟有多远呢?
一百六十章 如幻人生3
又过不久,(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这位伟大传奇的皇帝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后归西去了,却将皇位传给了年轻孙儿朱允炆。
朱允炆即位后,便是史称的建文帝。
他按着皇爷爷生前遗命,迅速召回一直没被重用的方孝孺,任命其为翰林侍讲;并提升黄子澄为翰林学士,齐泰为兵部尚书。此三人便成为他政权所在核心成员。
他成为皇帝后,对于叔父们可能造反的忧虑不但没有丝毫减弱,却越感强烈,他很快找来此三人,询问三人建议。
这三人的意见,有一些方向非常一致,又有另外一些方向分歧很大。方向一致的地方就是,先下手为强;分歧较大的地方就是,先确定谁为目标,拿哪位皇叔先开刀。
齐泰认为,先拿燕王朱棣为好,理由是朱棣能征善战,谋略过人,极难对付,如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他拿下,则余下诸王就会手到擒来。
黄子澄认为,应该先对付其他各王,等于是除掉燕王的助手,然后再对付燕王,这样会更容易。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允炆采取了黄子澄的意见,并很快确定了第一个目标,就是周王朱柿。周王朱柿与燕王朱棣是同母兄弟,关系亲近,正因为此,他成为被第一个剪除的皇叔。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负责执行任务的将领叫李景隆,此人乃名将李文忠之子,当真是“将门出虎子”,此位李景隆兄的“传奇”色彩甚至超越了其父李文忠,只不过他的传奇并非如同其父的英勇善战、屡建奇功,而是屡战屡败、阵前逃亡,甚至于有些间歇性弱智。
然而此人也并非一无是处,抓人拿凶还是有一套的。
他突掉大军奔赴河南周王王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将朱柿一家老老小小全部押到京城。
朱允炆为保皇位而削藩是下了极大决心的,他对这位皇叔也没讲究多少情面,直接将之贬为庶民,并迁至云南。
在前前后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朱允炆又以“贪暴残虐”、“不法事”等理由先后清除了代王和岷王。可是在对付湘王朱柏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还没等李景隆大军赶到,朱柏一家居然紧闭府门,自焚而死。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就是傻瓜也知道朱允炆后面会干什么。
朱棣不傻,他当然更知道。
他想过造反,可是那需要极大的资本和无比的智慧。
他选择了暂时的隐忍,隐忍的同时,当然也在做最坏的准备。
事态在进一步发展。
公元1399年5月,是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礼制,朱棣当然应该亲自去京城,结果他已告病为借口,派出了三个儿子前往拜祭。
等到朱棣的三个儿子到了京城,齐泰就给朱允炆建议,立刻将三人拿下,作为人质。
朱允炆当时就表示同意。偏偏此刻黄子澄兄为展露才华,一番精彩推论之后得出的结果是,如果这样做会打草惊蛇,不如将之放回以麻痹对手。
——好一个黑色幽默,五六个藩王已经被你除去,连卖鸡蛋的老婆婆都知道你要对燕王下手了,这时候居然还谈麻痹对手?
一百六十一章 如幻人生4
朱允炆有些拿不定主意。
此时,魏国公徐辉祖出面进言,意见是将三人拿下,此三人都是他的外甥,他十分了解他们,若是将此三人放走,将来等于是放虎归山,并且解释,朱高煦、朱高炽、朱高燧三人如何雄才大略勇猛过人?尤其朱高煦还很无赖,不仅不会忠于皇上,也不会忠于他的父亲。
朱允炆沉思再三,采取了推论高手黄子澄兄的意见。
后来的历史证明,徐辉祖真乃神人,光看面相,便将二十多年后事情料得一清二楚,简直堪称神算,那位朱高煦仁兄在后面的表演,其无赖、泼皮、狂妄也给历史书册添了不少精彩之处。只是他的事件与“惊龙剑”故事实在是扯不上什么关联,这里就不说他了。
此事过后不久,朱允炆的耳目得到一个消息,北平的燕王朱棣疯了!为证实此事的确切,建文帝朱允炆立刻派出亲信前去查探,得到的结果是,朱棣真的疯了。
朱允炆高兴了好一阵子,这难道是天意吗?这么可怕的对手居然自己就疯了?可是没过多久又有一份密报上来:朱棣在装疯。传递消息之人很可靠,因为这个人正是朱允炆安插在朱棣手下的叛徒。
朱允炆立刻做出行动,方案有三:第一,立刻命令使臣前往北平;第二,授意张丙(丙上有曰字)和谢贵采取行动,密切监视朱棣及其亲属的一举一动;第三,命令北平指挥使张信立刻捉拿朱棣。
几乎是如同神话般的事情发生了。那张信虽说与朱棣关系不错,但是决不会轻易背叛朝廷,正在他犹豫不决时,张信的母亲告诉他,千万不能逆天而行,现在已经有很多算命的看过天象,燕王朱棣将来要做皇帝的。
张信果然人如其名,就信他妈的了。
也不管是哪里来的神算发布消息,立刻来到燕王府找到朱棣。朱棣得知情况后,十分感激张信,对他千恩万谢。
事件从此刻激化。燕王府外喊声震天,已经被围困里外三层都是人马。朱棣面临他人生中一次最大的挑战之一,要争天下,先出来你的王府。
这位伟大的历史传奇人物,用他过人的智慧、准确的判断,通过府外士兵围而不攻,居然料到对方将领还没有取的抓拿自己的诏令,当即兵行险着,下令请张丙(丙上有曰字)、谢贵二位进府按章办事。此二位将军就这样进了燕王府,同时也踏入了鬼门关。
所谓“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府外重兵没了头领,也就不再是什么样的为难事情了。擒贼先擒王,这话太有道理了。
接下来朱棣便为自己的造反寻找了一个理由:靖国难,清君侧。
历史用事实证明,任何一次成功的造反,都必须要有打动人心的理由,朱棣造反也不例外。
于是明朝历史上的“靖难”之役由此展开。
一百六十二章 如幻人生5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