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1 / 1)

时空特警 满座衣冠胜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事也都比较容易收买,基本上没有后患。跟在苏惠兰身边的四个大丫鬟有两个是武婢,等闲三五个壮汉不能近身,另外两个懂医术、会算账、精女红、善烹饪,能帮她很大的忙。

这些人都知道,以国公府世子爷对三姑奶奶的看重,一旦三姑奶奶生下儿子,就必是世子,以后肯定会继承伯爵府。别看这座伯府现在穷困潦倒,后辈纨绔不争气,只要有未来的安国公扶持着,富裕兴旺指日可待。届时,他们这些在艰难时候一心为三姑奶奶尽忠的人必定会有好前程。

苏东辰看着带来的人各安其职,渐有章法,便对诚惶诚恐的胡胜说:“你是想做扶不上墙的烂泥还是当个真正的男人,自己选。我今天就把话放在这儿,什么时候我妹妹生下嫡子,什么时候你就可以当上会宁伯世子。”

“当真?”胡胜顿时精神大振,连声说,“大哥放心,我定痛改前非,好好跟惠兰过日子。她把身子调养好,咱们就生儿子。”

勋贵世家袭爵,并不是那么顺当,首先要嫡出,然后必须参加考核,能通过才能拿到世子的位置,以后袭爵时还要再考一次,合格后才能得到祖宗传下的爵位,如果三次不过,就只能降级袭爵甚至夺爵。会宁伯曾经几次上折,想要立胡胜为世子,可他参与考核时差得太远,已被皇上数次下旨申斥。会宁伯都不敢再上折,就怕皇帝一怒之下会夺了他们的爵位。

如今有了苏东辰的保证,胡胜忧虑尽去,只觉神清气爽。以他多年纨绔的经验,苏东辰是一条非常粗壮的金大腿,必须毫不犹豫地抱住。从此以后,他一心都在巴结讨好妻子,便是溺爱他的母亲都退了一箭之地,偷鸡摸狗的事虽然仍是免不了,却再不敢像以前那般放肆猖狂。

至于那些从会宁伯府带走的贱妾、通房、不安分的丫鬟,都会配给从苏东辰的军队里退下来的老弱残兵以及丧妻的鳏夫。这部分兵卒因自身条件太差,不大容易找到良家女子为妻,而会宁伯府出来的这些女人虽然已经是残花败柳,又是奴籍,到底年轻漂亮,两下里正好合适。她们先去作妾,若是表现良好,真心愿意跟丈夫过日子,便可除了奴籍,扶正为妻。

以前在南方,他就办过很多次这样的事,大都皆大欢喜。古代女子地位低下,谋生能力比较弱,所以很多女人一旦跟了男人生活,即使有些不满意,也多半会忍下来,若是生下一儿半女,就彻底安心了。再说那些能从战场上活着退伍的老兵,大部分都很珍惜安定的生活,对妻子都很体贴。久而久之,夫妻俩也就一条心了。

当然,逃妻不是没有,不过苏东辰都会通知官府通缉,抓回来先痛打一顿,然后给一封休书,送到田庄去干粗活。虽然不像别的大户人家那么狠,会把逃奴卖到青楼、矿区或是军中做妓,但圈禁在偏僻农庄里干活干到死,也不是什么好去处。

苏东辰从来不怕这些女子会不安于室,委屈了自己手下的兵,要是连几个弱女子都治不了,那也枉称苏家军了。

一切都有条不紊,看着事情都妥当之后,苏东辰又给苏惠兰交代了一番,吩咐她如有难处,尽管派人回娘家送信,必然有人给她撑腰。

苏惠兰一直激动得抹眼泪,并执意将苏东辰送出府门,看着他上了马车,浩浩荡荡地离去。

胡胜殷勤地扶着她回府,口口声声“夫人”,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巨变。

一日之间,她的人生天翻地覆,仿佛从地狱来到天堂。她对这个大哥充满感激,若是将来有什么事用得着她,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第22章 感应(2)

苏东辰一个人坐在马车里,拿出那个紫檀木盒,打开盖子,看着里面的一枚玉佩。

紫玉雕刻,玲珑剔透,一面是麒麟吐瑞,一面是凤凰起舞,虽说非常珍贵,却也并不是特别罕见。

他握着这块玉,细细地琢磨。可以确定,玉佩与燕离有关,但是信息仍然非常少,是雕刻这块玉佩的工匠还是卖出这块玉佩的掌柜?是与这块玉佩的来历有关还是它另有故事?想了一会儿,他仍然不明所以,便把玉佩送入空间,“杜漓,你帮我分析一下。”

“好哒。”小胖子很欢快,捧着这块玉佩就进入空间深处。

苏东辰靠着厢壁,闭目养神,心里盘算着回府后的行动。

过了一会儿,杜漓奶声奶气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父亲,这块玉佩似与荥阳郑氏有关,也就是元后娘家,先太子的外祖家。”

“哦?”苏东辰略感意外。

自元后薨逝,荥阳郑氏全力支持太子。后太子全家意外横死,荥阳郑氏所有在京赋闲的族人立刻离京,退守族地,只余在朝为官者,十几年来保持中立,只理政事,从来不问立储及后宫诸事,反而让皇帝信任有加。

皇帝一直表现出对早逝的元后和太子颇为思念,于八年前下旨,召元后的继母所出嫡幼女入宫,封为德妃,位份仅次于皇后。她入宫时,皇帝年逾不惑,宫中已有数年不再有新生儿降生,可她进宫后不久便怀孕,生下一个酷肖元后的小公主。皇帝老来得女,欣喜若狂,认为小公主是元后转世,对她倍加宠爱,一生下来就赐予封号“静敏”,一切份例皆比照嫡出的一品公主。

在后宫,德妃一直荣宠不衰,皇帝也是真心宠溺静敏公主。在前朝,出自荥阳郑氏的官员身居高位,深受信任。如此种种,都说明荥阳郑氏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极重。而太子已逝十余年,他们早已没有可支持之人,那么,他们现在倾向于哪位皇子,那位皇子便有很大的把握坐上至尊之位。这几年,拉拢荥阳郑氏的各种动作多得数不胜数,但郑氏始终保持中立,从不动摇。

苏东辰想到这儿,便有所决断,“找个机会,我要见见内阁首辅郑义成,但是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郑义成是当世大儒,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同时还是元后的亲生父亲,先太子的外祖父。这些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拉拢他,实在拉拢不了就在朝上明里暗里逼他在立储之事上表态,他都闭口不言,死硬得很。那些人虽然恼羞成怒,只是一想到他的亲外孙皇太子殿下当年死得那么惨,就不敢把他逼得太狠,都怕他一发狠,反而坑了自己的势力以及效忠的皇子。

这让皇帝很是喜闻乐见。

荥阳郑氏从东汉末年到如今,传承千余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