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9 章(1 / 1)

好想有个系统掩饰自己 梦里几度寒秋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引力一些。

不过,也仅此而已。

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庞大无比的世界之书上,有一页忽然暗淡下去。

这是扑街的征兆。

要不了多久,这一页就会消散无踪。

余烬恍惚之间,就发现自己身周的西洛芬医院不见了,空荡荡的一片昏黑。

而在他的手掌之中,此时一颗黑不溜秋的种子缓缓睁开了,明亮的大眼睛有些呆滞,好似在发懵,不过在片刻后,这颗种子就恢复了精神,然后惊喜的叫道:“大叔,我和你说,我刚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梦哎!我变成了一个吸血女妖,而且梦里也有你呢!”

余烬缓缓一笑,目光温和,略带一抹好笑之意。

“是嘛!”

本体沉睡,意识历世,可不就是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梦?

随即,他便手掌合拢,转身消失无踪。

既然千岁彻底回来了,那么这个宇宙也没有待着的必要首发

就在余烬离开的那一瞬间,永恒之主第一时间有了感首发

“又走了?”

永恒之主颇为如释重负,那种存在待在这个宇宙,哪天觉得他不该存在,那么他一身实力会遭到重创,甚至只能选择涅槃,并且只有等到这个宇宙毁灭,下个宇宙诞生,他才有机会重新回来。

“走了就千万别再回来了啊!”永恒之主忍不住祈祷起来。

这进进出出的,谁受得了啊!

……

浓雾笼罩的废弃都市世界里,这里的时间线飞奔,诡异存在成为了过去传说,相对应的曾经的繁华社会也成了传说。

眼下是幸运者和污染者和谐共生的时代,幸运者和污染者相辅相成。当然,这是表面上的,实际上这里已经没有幸存者了。

所存在的,都是污染者,只不过污染程度不一罢了。

但正所谓尽是光明,光明即黑暗。这尽是污染者,自有真正的幸存者出现,捍卫最后的人类理念。

余烬的出现,悄无声息,就是他那张脸,让人有太多的惊艳。

这是冠绝人类巅峰的颜值。

不过在女人们见色起意前,余烬又消失了,因为他发现了噩梦大世界的踪迹。

……

世界之外,及时赶来的噩梦大世界这会儿略有些呆滞。

怎么它才刚回来,那个二货就跑了?

而且那个小系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次的屏蔽之力如此强大!

令它完全感知不到分毫!

这简直不像是一个系统能够拥有的力量!

噩梦大世界再次呆滞。

“好像混沌之蛇又干了一件无心插柳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这次是好事还是坏事。”噩梦大世界这会儿的心情特别一言难尽。

果然,二货的世界里,永远不只有一个二货。

……

侠以武乱禁。

不过这样的世道,也没必要遵循什么律法规矩,自然也没有了真正的大侠。

这是北宋末年。

是不同的北宋,但却是相同的末年。

朝廷羸弱,杂兵如虎食人,百姓为求活不得不落草为寇,以至于盗匪横行,一个小小县城里头,就有可能排出个一百山大王来。

简直就是笑话一样。

一座小县城,能有几个人?这样的世道,算上老弱妇孺,满打满算,也不过千来人。

真是家家为匪,以盗为荣。

偏生这样的世道,朝廷之上却仍在歌舞盛世。

也是,对于统治阶层而言,哪个时候不是盛世?

若不然,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世道?

这时节,二月二。

龙抬头,余家三郎方弱冠。

余家三郎,全名余延郎,文武全才,也是有名的悍匪。

当然,余延郎是盗亦有道,并且自幼读书,气质文雅,所以名声还算不错。

只可惜,余延郎是庶出,不是余家长子,不然也就不用跑出来当什么悍匪了,毕竟余家不是一般的人家。

是有资格享用盛世的。

余延郎早早的把自家母亲接出了余家,免得自家母亲在余家受罪。

这一日,余延郎的母亲找到了余延郎。

余延郎见到自己母亲,就知道他母亲的来意,于是说道:“娘,你也是来劝我恭恭敬敬去给那个废物大哥祝寿的吗?”

“你能记得那是你大哥的寿辰,那么再好不过了。”

“怎么能不记得?我如下人一般无人闻,他在府内人人恭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逢他的寿辰,那简直比爹生前的排场还要大。”余延郎冷笑道,语气中满是怨气。

“延郎……”余延郎的母亲顿时语滞,一脸的黯然神伤。

“娘,就因为他余烬是长子,所以就能享受这一切?无论他做什么都是对的,哪怕什么都不管,下边的人也照样对他恭恭敬敬?”余延郎话里的怨气更加重了。

同是余家子嗣,凭什么他余烬就有这样的待遇,而他却没有?

余延郎一脸的狰狞,目光阴冷,和他在外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完全不同,没有儒雅气质,没有阳刚爽朗,没有书生意气,此时的他,活像一个怨鬼。

“延郎,有一件事,你可能一直不知道……”余延郎的母亲长叹口气,她本来不想说的,免得让自己儿子不好受,但此时不得不说了。

再隐瞒下去,她儿子要钻牛角尖了。

“余家其实早就从大族内被除名了,你父亲是被朝廷赐死的,余家能还有今日,多亏了你大哥余烬。”

“他?”余延郎呆住了,“凭什么?”

“有钱。”

213、余家兄妹

大兖州,北宋。

此北宋非彼北宋,不过这末年都是一样的窝囊便是。

大兖州有四大世家,是一等一的豪门世家,传承十多代,在大兖州一地势力扎根数百年,可谓是固若金汤。

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加上这时局动荡,朝廷先后经历失地,频繁改政策,以至于下方的税令有了多番名目,出现粮税有十八种征收法,并且这十八种税必须交完,这让让北宋多地出现了一个诡异的现象税没交完,倒欠朝廷几十担粮食。

自然,民愤爆发,本就盗匪横行的世道,出现了多地抢衙门粮食的案例,更有公然组织攻击北宋县城的。

最后,朝廷联合大兖州的四大世家,镇压了这一场“贼乱”,然后推出了一个替罪羊。

崇州府的余家。

这余家不是大兖州的四大世家,但家族势力不小,门生弟子遍布大兖州各处,有作为第五世家兴起的趋势。

所以,这余家也是活该倒霉,余家当家人直接被砍了。

知道了罪魁祸首,民愤也就消了,再加上被朝廷打怕了,本就是乌合之众,直接就散了。至于余家,自然是树倒猢狲散,诺大势力一夕之间崩溃。

许是见到了心腹大患没了,于是四大世家假惺惺派人来问候,以都是大兖州人,同气连枝的名义表示,只要余家能赔偿这次“贼乱”造成的朝廷损失,那么朝廷可以既往不咎,并且还拿出了朝廷出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