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官,则是在忙碌交权后,快速离开这个星球。匆匆忙忙中,很多本土人才审查非常简便。
五十年前,土之星执政官的选拔:至少要在基层、中层考核二十年,才能胜任执政官。现在,在风之星上很显然没有执行这个标准。
联邦现在不求风之星现秩序能维持,只求他们有点下限,别搞成惨烈的种族战争。大量核电站全部关闭,核材料全部运输太空,大量深海铀矿资料全部清空。建设大量地热能、潮汐能、太阳能发电站,保障他们的能源用度。不为别的,就是害怕自己一走,他们斗到最后丢核弹。
第三次太阳系大战让人类的菁华区域已经树立对错的标准,所有人都站在拔高的下限之上,但也仅仅是站在下限上,至于探索上限,联邦做了非常保守的准备,以不出大错为基准。
不过当下,也有一些新的理想家想“不问成败”地实践自己的正确。
融继璇从太空飞船上走了下来,用光粒控制无人机在周围扫视了一下,点开面前的监察光幕,看了一下这个星球眼下的情况。她原本焦虑的情绪,又烦躁了几分。
在数公里外的城市中,发现了一些欢庆的横幅。窜行的摩托车党,让城市中异常混乱和喧闹。
“重大胜利!”“天外人知难而退”“自由斗争!”“将权利转让给人民!”
现在风之星涌现出了大量的势力。
传统派标榜自己与天外人不懈谈判取得了重大成就,而风之星的抵抗派则是标榜天外人的撤离,是自己的斗争换来的。
尤其是联邦全面收缩兵力,不计较他们这些言论,让这些越来越极端夸张,容易引人耳目的宣传,越来越盛。
这其中,各路野心家掺杂在里面开始怂恿搞事,甚至最底层的泼皮们也趁着“打雷下雨”开始聒噪放纵一把整个星球中,权力争夺已经毫无挽救地走向了白炽化。
大重置即将到来,这个各种社会公共意识都没有建立的社会,想要真的如同现在口号中一样建立美好新社会,嗯,还很艰难。
融继璇叹了一口气,也不由的看了看太阳低沉道:“这里残渣泛起。”
然而四十分钟后。
在山顶上,融继璇找到了苏天基。
融继璇:“苏天基,你什么意思,不想走?你疯了吗?”
苏天基仰头看了看自己的爱人,缓缓道:“我想留在这里,尽自己的力量改变这里。”
融继璇:“你别开玩笑了,这个星球是什么样子,你比我清楚。”她手指着远方的城市:“他们根本不理解现代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只是想用口号来倾轧,掠夺权力。你不知道吗?”
苏天基点了点头:“所以这里需要我。”
在联邦的指挥官中,在大量放弃所有大行星的意见中,苏天基是强硬要求守住一个大行星的。但是没法得到联邦支持,故他选择驻扎在这里。联邦见他要这么做,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让融继璇劝他回来;而第二,就是由着他,为他在这个星球上配备最基础的六千人行政、军事单位,并且尝试培养本土化现代组织。
融继璇:“你不是他!风之星也不是土之星。”
两人冷场,风姿绰约的二人相互对视,目光中谁也不退让,草丛中传来虫子“咕咕”声。
苏天基:“我”
融继璇抬起手一大片光粒洒向四百米范围内。光粒能打穿二十厘米厚的土层,所有乱叫的虫子全部被烧死。
在这一片寂静和青烟弥漫中,融继英脸色冰冷地盯着苏天基:“我也不希望你成为他,更不希望,你活在他的阴影中。”
苏天基慨然一笑:“不是阴影,是阳光之下。哪里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融继璇点开了投影屏幕,界面上是大量的社会观察资料,还有复杂的民族分布,以及宗族矛盾。总而言之:均摘星变革土之星时,土之星已有了三千年的人发展,还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引导,才能把土之星捏合成现在的工业形态。
融继璇拿着这些资料看着他,用眼神斥责苏天基:“想对风之星立下这种愿景,你天真了。”
苏天基带着无奈,歉意地笑着,看着融继璇:“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土之星上最后一战,到底是谁死了。”
融继璇斥骂:“是你活了。你是个男人,不要老在过去中起不来!”
苏天基:“我必须在这里,做一些事情,证明我活着。”说到这,他握住融继璇的肩膀,缓缓挪转向下山的路,并在她耳边嘱咐道:“等我三十年,回去告诉亦双,我还有未打完的战。”
融继璇竖起手指,俏眉升煞,想要揪住苏天基耳朵,然后手被苏天基牢牢地攥住了。
苏天基低沉说道:“现在,我是这个星球的最高负责人。我言即军令。”
这时候融继璇旁边的执法智能受到命令立刻弹出来。融继璇盯着苏天基,见爱人一副铁了心的样子,泪如细线。
苏天基伸出手习惯性想要劝,但是想了一下,选择狠心扭过头。
两天后,融继璇还是走了。
苏天基抬头,目送这艘飞船喷射火舌重新飞往太空,吐了一口气,又缓缓看向了太阳。低语道:“不能总让你来扛吧,呵呵唉!说到底,这天还是你捅塌下来的。”
苏天基摊开掌心,一抹银色的发丝束在金属小盒子中安静构成了一个结。
31.21 与神同逝
宇宙历874年,经过十四年的准备,恒星控制已经基本完成。
在击星计划中,其实行星控制的技术和恒星控制一样高端。
联邦现在的恒星控制,其实也就是在太阳表面制造一层层物质薄膜,然后将太阳的电磁力朝着中心聚焦,和恒星内向引力重合打破主序星内平衡,诱发坍缩。
而行星控制是真正要抵达行星中央,完成更大规模“烧开水”活动。。
……
烧开水管道结构,是最简单便捷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模式。
行星最内部注入大量氢锂元素完成热核反应,这就是“锅炉”在加热。
核反应加热地核外一层层液态管道。其中最内部贴近地核的一层管道,是单质铝,在稍外一层是单质硅,最最外面靠近地壳的那一层是熔盐。
热量逐层逐层,由行星层面的“管道”中导引出来,然后最终在全球地下深井导出水蒸气作用下,推动轮机。
这是个“把大象装到冰箱”一样的工程,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极为困难。
任何工业零件,一旦放大化,加工难度是几何增加。
拇指大小的螺丝钉五金店可以买到,几吨重的法兰,就得重工业国的大工厂定制了。
而行星内那些“管道”,上地幔层的情况为例,内径动辄是五公里,内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