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前进(1 / 1)

九零之学霸人生 海船果心 5533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70章 前进

  专家队伍到达目的地附近的时候运气不太好, 刚一来就碰到了一场大暴雨,只能先在山区附近一家酒店修整。

  这家酒店应该是专做来山里度假的游客生意,就修在县城最靠近进山口的地方, 再往前,甚至都没有现成的水泥路了, 只有坑坑洼洼的土路,就连高轮胎的越野车开进去, 一不小心也有可能趴窝。

  暴雨时节, 土路更是变成了烂泥路, 时不时还有拦在路中间的泥浆坑,看着不起眼,直接就能吞没半辆车。

  “这几天不好进山的,路上走不了车, ”当地向导用带着本地腔的普通话说, “总要等雨歇了, 再晒几天大太阳才行, 不用担心, 很快的。”

  最早发现那个墓葬群的探险者, 则一脸骄傲的跟专家说起自己的发现,还拿出了一摞照片。

  只可惜这人显然不是一个专业的摄影爱好者,拍出来的素材模模糊糊, 也看不出太多信息。

  反而是从这人的描述里,专家们知道了更多的情况。

  “听起来不像上古时代的墓葬群啊……”一个专家失望的嘀咕道。

  “确实,更像是明朝以后当地土司部落喜欢的风格, 考古价值肯定是有的, 不过还是要亲眼看一看, 确认一下。”说话间, 几个专家的神情明显有些失望,毕竟古葵国的遗址,和明清土司墓葬群,落差不小。

  当地省文物部门的人脸色也有些难看。

  这次的考古项目,省里是花了大力气来推动的,想着要是真能发现古葵国遗址,就等于握住了一个很大的文化IP,无论是直接通过旅游拉动经济,还是长期的提高本省知名度,都有不小的助益。

  可要是结果跟预计的差了十万八千里,之前消耗掉的那些资源和人情,可就全白白送掉了。

  最重要的是,说不得就要成为全国考古界的笑话了。

  虽然失望,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现在就等着暴雨过去,然后进山考察。

  果然,就像当地向导说的那样,大雨第二天就止了,但这时候依然不适宜进山,向导说还要等太阳把路晒硬才行。

  “再等一两天蛮,这边太阳毒辣得很,不多久就能走人了。”向导说着,又好奇的看一下队伍里一个小姑娘:“这么点点大的城里娃也要进山?山里毒虫多得很,不好耍的,还是城里好耍些。”

  “这是我的学生,也是大学生哩。”赵教授替慕之云解释道。

  “这么点子大的大学生?”那个黝黑的山里汉子一脸不解,但既然这些有学问的大专家都这么说,他也就不再多问了。

  倒是另一个跟赵教授相熟的专家笑:“老赵,这真不是你在外头偷偷生的老来女?我可知道你的德行,连带新手学生都不耐烦,怎么会突然愿意带个小孩子过来玩。”

  赵教授横他一眼:“思想龌龊!瞎说什么呢,这孩子是正正经经跟我做研究的,我话可放在这里了,若干年后,她的名字,你们肯定是都能牢牢记住的!”

  他的话只换来一片嘘声。

  “也不知道老赵从哪里淘弄来的小朋友,”私下里,一个其他学校的教授跟朋友笑言,“西南的山区可不是那么好的地方,只希望那个小朋友不要呆几天就哭着喊着要走就好。”

  “小姑娘本来就娇气,”另一个人也说,“十几岁的小姑娘,难管又麻烦,真不知道老赵这是抽的什么风。”

  就连队伍里管后勤的负责人也觉得这小姑娘是个麻烦,无奈跟了个好导师,也只能被特殊照顾了。

  如是又等了两天,果真都是艳阳天,原本被泡得湿软的泥土,也在灼灼烈日的烘烤下重新变成干硬的土路,只有路上一道道痕迹,显示雨水曾经主宰过这里。

  从全国各地飞到这里的五位专家以及他们的学生总共十八人,省里的一位陪同者,以及几个专门负责安全问题的武警官兵以及一个熟悉地形的当地向导,一行总共二十五人,终于正式出发。

  一辆接一辆皮卡和越野车驶入丛林,掀起漫天的尘土,也向这片蛮荒之地宣告现代文明的强势入侵。

  但是往里越深,路变得越不好走,干硬的泥土又重新变得湿软泥烂。

  第一天傍晚,在本地向导的引领下,大家寻了一个稍微平坦的空地,就着越野车搭起帐篷,燃起篝火,欢声笑语便即刻荡漾起来。

  慕之云坐在高高的车篷上,就着即将隐没的天光——继续做题。

  “嘿小丫头,”一个身高腿长的女考察队员——应该是某位教授带来的学生,走到慕之云的车低下,扔给她一瓶饮料,“天快黑了,休息休息眼睛——你这是在写什么?”

  慕之云接过饮料,说了一声谢谢:“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对庞加莱猜想三维结构的空间变换尝试。”

  女考察队员:……哈?

  她眨眨眼睛,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庞加莱猜想……我记得是数学题吧?原来你是研究数学的。”

  她单手弹开瓶盖,一翻身也坐到慕之云身边,无意间瞥到那本摊开的笔记本,上头密密麻麻的公式,无异于精神污染。

  女队员仿佛被刺伤了眼睛一样飞快的移开目光:“难怪赵教授敢吹那么大的牛,我印象里很多数学天才都是很小就出名了,原来你也是一个。”

  “你做的课题是在考古学里引入数学方法吗?”女队员问,可是紧接着又说,“不过不用详细回答我的问题——反正我也听不懂。”

  慕之云还是认认真真的:“不是,不过你的提议听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这个世界什么没意思,”女队员爽朗的笑,“比如头上这片天,想象着自己正和若干年前的古人看着同一片星空,你不觉得也很有意思嘛?”

  女队员抬起头。

  虽然丢给慕之云的是汽水,但是她自己喝的是啤酒,淡淡的酒气从易拉罐的罐口渗出来,带着一点迷离微醺的气息,十分迷人。

  慕之云也跟着抬头。

  “嗯,也挺有意思的。”慕之云说。

  第一天的行程,虽然颠簸,到底还算轻松。

  但是到第二天,车队在一截断路上停了下来。

  “到这里车就开不进去了,里面彻底没路了,”当地向导说,“只能步行。”

  “还要走几天?”有个学生看着自己负责的巨大包裹,脸色发白。

  “不远哩,要是速度快的话,三天就能走到了。”向导很轻松的说。

  哪怕是之前就知道这次行程安排的学生,脸色也不由惨淡起来。

  毕竟写在纸面上的行程,和直面似乎没有尽头的密林,带来的压力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

  就算一些之前参与过好几次田野考察,自问自己足够能吃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

  反而是那些看着上了岁数的老专家,就算背着沉重的装备,走起来比自己的学生还要迅捷。

  “你们就是在福窝子里泡久了才这样弱不禁风,”一个年逾六旬的老教授毫不客气教训自己的学生,“想当年我们连车都没有,几十上百斤的装备全靠人力,这点重量,完全不在话下。”

  他那个学生连反驳的力气都没有了,满头大汗努力跟上队伍行进的速度。

  老教授很嫌弃的看了他一眼,继续说:“看看你这样子,连那个未成年的小丫头都比不上呢。”

  那个牛高马大,但是已经累得说不出话的学生,闻言更加自闭了。

  丛林里的路,就是这次出行最大的难题。

  这里原本大概是有路的,但是南方丛林里,小灌木和藤蔓生长速度极快,几天时间,就能把刚开辟出来的小路彻底淹没。

  要不是靠着向导对这里的熟悉,这群人分分钟就能被丛林彻底吞没。

  可即便认识路,每往前行进一公里,依然是巨大的挑战。

  丛林过于茂盛,时不时还要因为避开大型野兽,或者寻找水源而绕路,让这一趟行程更加艰苦。

  到了后期,就连之前精气神十足,喜欢大声训斥学生的几个专家教授,也同样没有了说话的力气。

  少数几个还有精神的,除了那个走在队伍最前头,进丛林就像回自己家的向导,以及几位武警战士以外,就只有慕之云了。

  刚开始,因为她年纪最小,所有人也都默认她没什么力气,设备和队伍的行李是肯定背不了的,能成功跟完全程就很不错了。

  所以出发的时候,慕之云只背着自己的行李:一个小背包,里头放着两三身换洗衣服,还有一个笔记本。

  时不时还有身强体壮的学生,或者武警官兵过来关心几句,需不需要帮忙。

  慕之云只是淡淡摇头,步履看起来很轻松。

  第一天大家走了差不多八个小时路,不少人还需要背着沉重的行李,等到安营扎寨的时候,几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时候,慕之云却依然脸不红气不喘,甚至还能帮着向导和战士们搭帐篷。

  “小丫头看不出来啊!”一个来自北方的武警很惊奇的对慕之云说,“我还以为你是第一个喊苦喊泪,说不定闹着要回去的呢,没想到你还比他们强一点。”

  这人说的是某位教授带的一个学生,明明也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这时候已经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摊在地上不肯动,还连连喊着要回家。

  跟那人比起来,这个14岁的小姑娘,反而更像成年人了。

  慕之云笑笑:“还行,我体力不错。”

  第二天的行进时间更长,路也更难走,他们甚至碰到了一条十几米长的巨大蟒蛇,把不少人都吓得魂不守舍。

  一个女生在尖叫逃跑的过程中,甚至不慎扭伤了脚。

  简单的处理过后,她走是还能走,但是已经无法背起重物,甚至还需要别人搀扶着前行。

  她的朋友,之前那个和慕之云聊过星空的女生负责扶着她,但是实在负担不起更多的一份十几斤重的行李了。

  这时候,向导已经帮着一个早就精疲力尽的学生提了行李,几位武警背负的物资更多,正当他们商量着怎么再匀一匀行李的时候,慕之云忽然直接提起那个女生的行李:“走吧,我来拿。”

  其他所有人:……?

  慕之云本来就矮,小小的个子扛着巨大的背包,甚至让人不由担心她会不会被那个十几斤重的行李直接压垮。

  但是她的神态又太轻松,似乎那个行李其实只是一个假的泡沫道具。

  慕之云轻轻松松甩了一下行李:“都说了,我的体力还不错。”

  所有人对她不由刮目相看——其中也包括本来就对她寄予厚望的赵教授。

  有那样的脑子,还有这么好的体力,这小姑娘,不正是为了考古而生的?!

  就连那个当地的向导都忍不住围着慕之云团团转,喊她“鲁遮”——据说是当地方言里森林女神的意思。

  这天晚上宿营的时候,就连几个武警都有些疲倦,也只有向导,还有力气围着慕之云继续转。

  慕之云还是那副平平淡淡的样子,一点也不像背着行李负重前行八个小时的样子。

  “练功?我没练过,”慕之云摇头,“只上过学校的体育课而已。”

  过了一会,赵教授的大弟子好奇的凑过来问慕之云:“你跟那个向导说了什么?为什么他会觉得我们学校的体育课会教武功秘籍?”

  慕之云:……她怎么知道。

  第三天,目标近在眼前,他们却需要翻越一座陡峭的高山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是一座非常嶙峋陡峭的高山,很不好过,但是两边都是深溪峡谷,所以也只有翻山一个选择了。

  之前那个扭了脚的女生,看着面前的峭壁,脸色白得像纸。

  “我实在是过不去,”她脚上的伤今天看起来更严重的,左脚踝肿得像包子一样,“要不我在这边等你们,好了,反正也不用呆几天。”

  向导当然不敢把一个女生单独放在荒山野岭里,他和武警那边领队的人交流了几句:“找个体力还行的人把她背过去吧,这应该是最简单的办法。”

  还有几位年纪大的专家,本来也想用类似的方法送过去,没想到被人家直接拒绝了:“我爬过的山比你们走过的路都多,用不着帮忙。”

  武警里身材最高大的那人接下了背伤者的活,但是他之前背的行李也是最重的,这时候交给谁来背,又需要再次商量。

  还有慕之云那边,就算小姑娘自己说没问题,但是爬山危险可不小,其他人也不敢冒着出事的风险,要她继续拿这么重的行李。

  “干脆先把一部分东西放在这边,把人送过去以后我们再来拿就是。”一个武警提议道。

  正当其他人准备点头答应的时候,慕之云不耐烦的撇嘴:“不用这么麻烦了,都说了,我力气挺大的。”

  然后,她就这么把那个刚从武警身上卸下来,差不多有三十来公斤重的行李,就像棉花一样一甩,甩到了之前那个背包上。

  两个背包堆起来,就真比她整个人还高了,但是慕之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脚步轻快的就往山上走。

  其他人:……

  难道体育课真的会教武功秘籍?赵教授的大弟子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力。

  其他人刚开始还有些不放心,但是跟在慕之云身后负责保护的那个武警,很快就发现,他需要担心的是要是赶不上那个背包比自己的还重的小女生,会不会丢面子的问题。

  远远看去,就像是背包成精,自己就能在山间自由跳跃——实在是一副有点触目惊心的画面。

  之前还非议过老赵夹带私人关系的众人,这时候都无话可说。

  毕竟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看着好像轻轻松松就能把自己扛起来,好像也不是什么值得讨论的话题。

  人群,忽然陷入一种古怪的沉默里,因为疲倦,也因为惊诧。

  这老赵,究竟是从哪里找来这么一个奇人的?

  之前那个讨论星空的女队员就更纳闷了:她不是搞数学研究的?怎么又成武林高人了?

  走到半山腰,赵教授脚底忽然一滑,又差点摔倒。

  “注意脚下,”慕之云正好在他后面,顺手搀扶了一下,又直接把他身上的行李也拿过去,“这个我帮您送到前头的空地上去。”

  赵教授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看见慕之云背上背着,手里还提着,却一点都不影响脚下的速度,三步并作两步,就超了年老体衰的赵教授一大截去。

  赵教授张张嘴,又欣慰叹口气。

  眼看着慕之云轻轻松松超过队伍一大截去,向导正想喊,就看见慕之云停在一处相对平坦的空地上,把手里肩上的行李放下。

  正当他以为慕之云是准备在那边休息等待大部队的时候,她又回来了,继续接过几个老专家身上的东西,又几步跳到那边放好。

  原来慕之云已经注意到,虽然几个老专家嘴硬说不用背,其实也到了体力透支的时候,她也不多话,直接就开始背包成精,成为山崖边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这一行人里,也不知道有多少深深的记住了背包在山涧自由跳跃的模样。

  不管怎么样,大家总算在天黑前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

  这边的荒地已经被简单的清理过,还空投下了一批不怕摔砸的物资,之前那个发现洞穴的护林人正在这里留守,看到大部队终于来了,他也显得十分激动。

  其他人看到终于有相对干爽的营地等着自己,也松了很大一口气。

  几位专家当然恨不得现在就下去看看的,只可惜天色已经暗了,不方便下洞,只能等到明天再说。

  然后,一直留守营地的护林员就看到了很奇怪的一幕:考察队的成员都对一个看起来年纪特别小的女生殷勤不已,就连那几个老专家,都舔着脸和她套近乎。

  “这人是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大人物?”护林员好奇的问向导。

  “非常,非常厉害!”向导用力点着头,“她绝对有鲁遮的血脉!不但力大无穷而且非常敏捷,你们学校教的体育可真是厉害!”

  护林员:……???

  慕之云的怪力给队员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不过,第二天,绝对的主角还是地底。

  虽然之前已经有了猜测,但是不亲眼看看,到底还是不能死心。

  这是一道悬空的洞穴,洞口的位置距离地面大概有十几米,想要进入洞穴,还必须利用绳索降下去。

  “应该还有另一个入口,”简单的对洞口环境采样以后,专家得出结论,“这个洞口是自然形成的裂隙,没有人为加工过的痕迹,也许在附近还能找到人工开凿的墓穴入口。”

  不过,在大山里漫无目的的寻找,还不如先下到洞穴里去,反而更容易寻找。

  几个队员先下到洞底,接下来一批设备,做了简单的环境筛查之后,再把几位专家慢慢接引下来。

  慕之云是跟着那批专家一起下来的。

  从裂开的洞穴里往下,最先看见的是一条地下河,他们垂直落下的位置其实是地下河的浅滩,但是第一批下来的人已经在这里铺上了简易的防水板,所以慕之云倒是没有直接踩在水里。

  可即便只是从上头过,她也能感觉到沁人心脾的凉意。

  离开地下河,再转一个弯,就到了一处非常高耸敞阔的地下溶洞大厅,这个巨大的空间几十米高,上百米宽,巨大的钟乳石柱纵观大厅,见证着这里漫长的历史。

  而钟乳石周围,则遍布着密密麻麻的暗色棺椁,一眼看过去,让人心头发毛。

  慕之云并不是一个惧怕死亡的人,也觉得这片连绵出去的墓葬群,带着一种诡异的阴森感。

  再细看,这里的棺椁形制也和中原地区的完全不同,这里的木棺都很简单,几乎都是一棵完整的树木直接刨出来的,加工工艺相当简陋,看起来,这个墓葬群的主人,应该还处于比较原始的初级加工阶段,还没有能力生产出精美复杂的工艺品。

  这一点,同样与之前对这一带土司研究的资料吻合。

  年轻人都有些失望,不过老一辈的专家,下来之前虽然嫌弃这处墓葬不算惊喜,但是真看到这么大规模的新发现,还是不由双眼放光,迫不及待的冲了上去。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05 23:43:46~2022-07-06 23:50: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千斤小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