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北蒙王庭的事情若是一个小孩子能做主,大夏也不至于打的如此辛苦了。
老和尚的住处前,轰轰地声音还在继续,众人看的腻歪了,和小明月一起坐在一旁,一边吃着随身带着的干粮一边无聊地等着。
“还要多久啊”过了一会,明月有些困了,可是被这巨大的声响吵得又睡不着,于是不耐烦地喊了一嗓子,催促道。
“快了!”
宁辰扭头回道,待看到身后坐着的一堆人后,不禁吓了一跳,这些家伙怎么都来了。
“侯,需要帮忙吗?”一位将士壮着胆子问了一句,身子却丝毫没有动弹的意思。
“是啊,侯爷,需要帮忙的话千万不要客气”见有人打头,其余的将士也纷纷起哄道。
宁辰鄙视地看了这些家伙一眼,就知道吹说大话,有本事真来啊。
“你们坐着看吧,本侯一定搞开它”宁辰感到威严受挫,连这帮家伙都敢嘲笑他了,今天就更要砸开这个龟壳找回面子。
轰轰隆隆地响声再起,宁辰下了大决心,无论如何不能再下属面前丢脸,一剑又一剑砸的更加暴力。
两个时辰后,天已经快要亮了,一位禁军将士跑了过来,喊道:“侯,皇宫来信了”
宁辰看了一眼光芒已经十分黯淡的禁制,接过信,转身走到小明月身边坐下,仔细看了起来。
众位将士也安静下来,不知道皇宫那位皇后娘娘送来什么消息。
“救兵还要十天左右才能到,娘娘让我们坚持住”宁辰看了一眼信的前半部分,抬头告知众人道。
这信是前天写的,送到这里花了一天多的时间,算算日子,他们确实还需要等十天左右。
众将士没有什么喜色,也没有任何沮丧,十天,对于他们来说有些长,不过,他们挺下去就是。
信的下半部分,长孙重点说了皇城和北蒙那边的情况。
皇城的形势依然没有太多变化,两位皇子的较量已臻至白热,三公争执了已不是一次两次,始终没能达成统一的意见。
最让他有些在意的是北蒙大军的过分平静,两朝谈判虽然还在进行,但他一点也不相信这东西,在这个世间,他是最了解凡聆月的人,他非常清楚,北蒙是绝对不可能退兵的。
如今渐渐缓和的情势,毫无疑问是一个假象,凡聆月似乎在潜移默化地给大夏的所有人传递一个态度。
两朝之间,是有谈判的可能的!
他现在远在佛国,还不确定凡聆月究竟在想什么,但是这个假象对大夏来说绝对是一大隐患。
“来人,去取笔墨来”想到这里,宁辰开口道。
“是”等在一旁的将士恭敬一礼,旋即转身朝大殿走去。
殿中不缺文房之物,不一会的工夫,笔墨便被取了过来。
宁辰接过笔墨,立刻将自己的建议写了下来,信中一再强调要长孙小心处理皇城的事情,尤其对凡聆月那边更是要倍加当心,千万不要相信任何和平的假象。
信的最后,他将这些发生的事情简单交代了一遍,让长孙莫要担心,他这边还能撑住。
“马上将信送回皇宫”宁辰折好信,递给身旁的禁军将士,正色道。
“遵命”将士领命,旋即快步离去。
经过这么一折腾,众人也都没了苦中作乐的心情,宁辰同样不愿再拖延,走到禁制前,功体提升巅峰,漫天雪花激荡,墨剑颤鸣,迅速凝霜。
轰然落下的剑光,重重斩在禁制之上,早已晦暗之极的金色光芒终于再难承受这强悍的力量,砰地一声碎裂开来。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送葬
禁制被破,小明月眼睛一亮,困意消失,起身跑了过去。
周围的禁军将士也升起了好奇心,他们也想看看,这人间佛的住处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
众人围观下,宁辰推开了前方的木门,点起烛火,发现房间内的摆设要比想象中简单许多。
一张床,一副桌椅,其他便没什么了。
门前,禁军将士的兴趣立刻被打消了大半,这破屋子,还不如那些小和尚的呢。
宁辰左右看了看,仔细寻找蛛丝马迹,他不是身后的那些棒槌,不会傻到认为这老秃驴的房间真的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破屋子,白痴才会废那力气设下禁制。
他砸了大半晚,才把这个龟壳砸开,怎么也要有点收获。
“侯,你在找什么?”一个棒槌开口问道。
“机关或者暗门”宁辰一边敲着床身,一边随意应道。
这帮家伙的智商已经没救了,他也指望不上,还是自己动手比较靠谱。
床身没有,掀开之后,一览无余,没有什么暗格,墙壁敲着也不像,声音都很瓷实,没有那种沉闷的回音。
不远处,小明月也拿着自己的小木槌这敲敲那打打,帮忙寻找,不像某些棒槌只知道大眼瞪小眼地看着。
“房顶有没有”找了一会,明月抬起头,建议道。
宁辰和众多禁军将士下意识抬头,还别说,或许真有这个可能。
“侯爷,我来”先前开口发问的棒槌自告奋勇,脚一跺,飞身而起,落在房梁上,然后开始仔细寻找。
一堆人在下方等着,仰了半天,脖子都开始有些酸的时候,房梁上的禁军将士跳了下来,苦笑地摇了摇头,什么也没发现。
宁辰也没失望,想了想,房顶没有,墙壁没有,床身也没有,那就只剩下地板。
明月显然也想到了,蹲下小小的身子,拿着小木槌,一块一块地敲着,样子专注极了。
“咦”
过了不一会,小明月突然轻咦一声,手中小木槌不断在桌子下的两块地板上敲来敲去。
宁辰走上前,挪开桌子,仔细敲了敲,也听出来这两块地板的声音明显和周围不一样。
小心掀开石板,下面出现了阶梯,看样子像是一个暗室。
宁辰拿过一盏烛火,旋即沿着阶梯走了下去。
阶梯下方很黑,借助烛火的光芒勉强能看到路,明月在后面小心翼翼地跟着,一步也敢拉下。
禁军将士们也有跟着下来的,一群大老爷们在黑漆漆的过道中,也不自觉有些紧张,紧跟着他们的侯。
这条路谁都不知道是通向哪里,反正很长,一群人走了足有一刻钟。
前方,渐渐有了光芒,很柔和,乳白色的,既不像是月光,也不像是火光。
走近一看,众人这才看清,这是一颗颗嵌在墙壁上的夜明珠,每一颗都有核桃大小,数了数,足有十七颗之多。
小明月走上前,眼巴巴地看着,想摸可惜够不着,年仅七岁的小女孩个子还没长起来,有待长高。
“后面的,留下几个人,把这些珠子挖走”
宁辰开口,本着雁过拔毛,不要白不要的原则,只要好东西,坚